隨州打鑼鼓
簡介
打鑼鼓在鼎盛時期,曾有一方鑼鼓一方會之說。它是南北音樂交融的結晶,也是荊楚音樂之大成,對於研究湖北曲藝音樂的形成和演變有著重要價值。打鑼鼓的唱詞內容記敘了天地、人類、動植物的進化過程;揭示了華夏族逐步衍進的必然歷史規律;證實了祭祀封禪的源流;融合了周楚文化之大成;填補了與古代史籍相印證的珍貴資料空白;是後世研究古代歷史和古神話史極為難得的珍貴史料。對破釋人類起源謎團,揭示遠古華夏繁衍的軌跡和研究民俗文化也具有重要價值。
歷史
打鑼鼓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歌唱之俗,是由原始社會的“謳歌”到春秋時代莊子的“鼓盆而歌”或“擊缶而歌”,從春秋末到戰國初的“楚巫”文化到“漢樂府”音樂,逐漸演變而來。清朝末年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是打鑼鼓的鼎盛時期;“四清”運動和“文革”期間,被視為迷信活動而被取締;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打鑼鼓重獲新生。
內容
打鑼鼓演唱調式以宮調和徵調為主,主旋律為宮調,唱詞內容以史前創世神話為主。藝人身穿黑色或青色長馬褂,頭戴氈帽,上系紅絲綢,足登布鞋。木製香案前方以繪有“壽”或“太極圖”圍簾包裹,桌面蓋一紅布或紅紙,放置木製牌位三至五個,各長一尺,寬二寸,並塗以黃色。制斜三角形杏黃旗三面,供果三至五個。酒杯三至五個(茶杯)香爐一個,香五柱,臘燭架兩個,臘燭兩支,燈三盞,表三張。
主要樂器是銅鑼一面,鼓一件,直徑一尺五左右。
其內容有表演形式、儀程、唱腔、曲目、唱詞。
表演
打鑼鼓是祭祀活動的一種表現形式,而祭祀又分為室內祭祀和室外祭祀(又稱郊祭)。室內祭祀是3或5人於香案兩邊呈半圓形圍坐,由3或5人中的2人演奏鑼鼓。所有人輪流吟唱,謂之“堂鼓”。音樂始終以鑼鼓間奏為主,吟唱也始終保持一遍鑼鼓、一遍歌,輪換進行,中間無任何道白。室外祭祀是29人以上的男女表演隊,在野外曠地上圍著火堆邊歌邊舞,(鑼鼓演奏和吟唱與室內祭祀相同)謂之“摶鼓踏歌”。
儀程
當鄉人遇到喜事,或對神靈有所求時,則要遵循一定的程式∶一、設案:人員到齊後,在主家堂屋神龕前所備條桌上鋪紅布或紅紙,先生們分工行文、書寫對聯和三至五個牌位,按照規矩擺放。牌位前擺三至五個供果,供果前擺三至五個小酒杯斟茶斟酒,茶酒前擺香爐。緊靠香爐兩邊各擺蠟燭架一個,各插蠟燭一根。香爐正中,排插五炷香,香爐前點三盞燈。香案前系圍正中有大“壽”字或“太極圖”的桌簾,香案齊備。
二、揚歌:藝人依次演唱兩段詩詞。
三、詠詩定韻:首先由鼓師先詠詩一首,其他藝人也依次照其腳韻詠唱一首。
四、請神:首先請玉帝、司命諸神,然後按主人設案請各路神祗。如:老人祝壽請南北二斗;小孩做生請送子娘娘;生病許願請華佗醫仙;免災還願者,則要請財神。進入正書之後,可唱神話故事,可唱民間傳說,也可唱各類“朝書”。
唱腔
打鑼鼓的音樂牌子有[揚歌]、[五言歌]、[連四句]、[雙聲子]、[贊十字]、[五字攤板]、[十字攤板]、[釘園子樁]、[板秤砣]、[太公鉤魚]等等不同的板式唱腔。打鑼鼓的唱腔曲牌的結構,雖然並不複雜,但演唱時,卻非常富於變幻。即使是同一個曲目,也往往因地而異,情緒因演唱的情緒而波動。
曲目
打鑼鼓的演唱曲目,除《溳山祭祀歌》中所集者之外,還有《三請諸葛》、《青梅煮酒》、《擊鼓罵曹》、《三顧茅廬》、《白猿盜桃》、《三請樊梨花》、《講經說法》、《岳飛降生》、《槍挑小梁王》、《大戰愛華山》、《牛頭山救駕》、《相國寺聽書》、《王二紅觀燈》、《趙顏求壽》等等。
唱詞
每首歌的第一句唱多數以“嗯”、“呃”、“啊”開始,有五字、七字句、十字句。其具體內容有五:一、史前創世神話;二、歷史故事;三、民間神話故事;四、世俗人情故事;五、盤歌逗趣,猜謎鬥智。其中最有研究價值的是史前創世之說。它來自《神仙通鑑》,具體內容有“西方古祖二十四代”、“西祖贈寶”、“東方古祖三十代”、“三次養天育地”、“盤古開天劈地”、“三支神筆和六個月亮”、“洪水泡天”。
價值
打鑼鼓是我國古代時限最早,內容豐富、影響面廣、文學性強的一種曲藝形式。涉及到自然、社會等多門類學科,知識十分浩瀚。其主要價值:
歷史價值
打鑼鼓記敘了從“歷淵源遠無紀年,氣塵浮連無地天”的矇昧無知之時,到分天地陰陽、有山水、植物、分陰陽交媾及地球、人類、動植物進化過程。以神話傳說的形式,豐富淵博的內容,揭示了華夏族由蒙昧時代(混沌時代)逐步衍進到母權制氏族社會、父權制氏族社會、奴隸社會、封建制社會的必然歷史規律。對破譯人類起源謎團、揭示遠古華夏繁衍的軌跡有重要價值。
社會價值
打鑼鼓融儒、道、佛、巫於一爐,並嚴格地貫穿於八項(細分有十二步)儀式的程式之中。它的內容博大精深、龐雜神秘。有神仙老祖的承襲;有天、地、陰陽的成因;有蟲、鳥、族王的誕生;有山、水、農田的形成。還有天星二十八宿,五次洪水泡天,天、地、人皇的演變,以及秦、漢以來忠臣、良將、義夫、節婦的道德情操等,折射出先古人類認識史上一些古樸的唯物主義思想,證實了祭祀封禪的源流,是後世研究古代歷史和古神話史極為難得的珍貴史料。
文化價值
打鑼鼓是一種祭神時用鑼鼓伴奏、由歌師輪流吟唱的形式,屬民間歌謠中的“儀式歌”。雖只是以鼓、鑼等簡單樂器演奏,但千餘年卻長盛不衰。它所反映的文化,以區域民俗文化為主體,融合了周楚文化之大成,揭示了各種文化滲透到民俗中的審美規律。屬人文科學的一部分,填補了與古代史籍相印證的珍貴資料空白。
音樂價值
打鑼鼓的唱腔中,至今仍保留著“郢中田歌”中 “揚歌”、“雙聲子”等古老闆口和牌名。從其唱腔上看,即可見田歌的痕跡,亦與其它祭祀唱腔(如道士為亡人做道場時唱腔)有相似之處。它是南北音樂交融的結晶,亦是荊楚音樂的大成,對於研究湖北曲藝音樂的形成和衍變有著重要價值。
義烏打鑼鼓
義烏鄉俗中的“打鑼鼓”,並不是平常口語中所說的“敲鑼打鼓”,而是一種一般由6~8人組成的“鑼鼓班”。在義烏,只要辦喜事,搞慶典,主人都會請鑼鼓班來助興。誇張點說,只要在義烏待過一段時間的人,就見過鑼班的表演,只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它還是有著400多年歷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民間業餘說唱器樂組織,義烏鑼鼓班的起源在明末清初時期。“一副籮擔裝十響,吹拉彈唱喜洋洋”,就是鑼鼓班的前身和寫照。所謂十響,是指鑼鼓班一般擁有10件響器(樂器),因此,鑼鼓班又稱十響班,也有稱什錦班或坐唱班。鑼鼓班由當地農民自發組成,是古時農民為迎神賽會,慶賀豐年,操辦紅、白喜事,自我娛樂而創辦的,一般有6~12名成員,多的可以達到20人。到清末民國初期,在義烏各地曾發展到80多個班子,成員600多人。
現今義烏“鑼鼓班”的組成人員,一般都是最基本的6個人,其中3個人使用打擊樂器,稱為“武堂”,另外3個人使用管弦樂器,稱為“文堂”。“武堂”中的首席稱“鼓板”,擔任整個鑼鼓班的總指揮,他使用的樂器是大鼓(也稱“堂鼓”)、戰鼓、夾板、板眼,負責統領整個鑼鼓班的演出。“武堂”第二位稱“三件”,使用的樂器是大徽鑼、大鈸,外加一把月琴或二胡等彈拉樂器,演奏當中只要大徽鑼、大鈸空閒下來,就得馬上拿起月琴或二胡參與“文堂”伴奏。第三位稱“斗鑼”,使用的樂器是斗鑼、小鈸、狗叫鑼。“三件”與“斗鑼”,在武堂中能起到為“鼓板”助陣伴奏的作用。
“文堂”中的首席稱“正吹”或“主胡”,擔任整個鑼鼓班的副總指揮,在“鼓板”總指揮的領導下,使用的樂器是先鋒、大嗩吶(俗稱“梨花”)、徽胡、板胡、高胡。第二位稱“副吹”,使用的樂器是大嗩吶、小嗩吶(俗稱“吉子”)、笛子等吹奏樂器。第三位稱“副手”,使用的是二胡、琵琶、三弦等樂器。“副吹”與“副手”,主要為“正吹”伴奏。如果由6個人以上組成的鑼鼓班,除了使用“打擊樂器”的3個“武堂”人員不變外,新增加的人,分別以使用揚琴、二胡、笙、簫等彈拉或吹奏樂器,個個統稱為“文堂”的副手。當劇情中需要大嗩吶齊聲合奏時,這些副手也會放下胡琴或月琴,拿起大嗩吶,配合正吹、副吹一起齊聲吹奏,以提高樂隊的音質和熱鬧氣氛。
讓人叫絕的是,凡是鑼鼓班的成員,不僅僅個個都是會使用幾種民族樂器的多面手,而且人人都能充當生旦淨末醜各種文武演員的角色。每個成員除了要操演幾種自己分內的樂器外,還必須擔任表演戲劇中一兩個不同的行當角色。如唱老旦的兼唱花旦,唱老生的兼唱小生,同時活躍在戲文里,自拉自唱,自打自演。他們演出的戲文,基本上與戲台上表演的戲劇一樣,該唱的唱,該念的念。如果將鑼鼓班與劇團班子相比較,所不同的是,鑼鼓班是“只能聽見鑼鼓之聲,不見兵馬刀槍走台表演”,重在聽覺效果;而劇團班子在戲台上的表演,除了有與鑼鼓班相同的聽覺效果外,還有看得見的舞台布景與不同演員喜怒哀樂表情的視覺享受。假如鑼鼓班的聽眾與戲台前的觀眾都不在現場,單憑遠遠聽去,幾乎可以達到讓人分不清究竟哪個是鑼鼓班哪個是戲劇團在表演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