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幹親

打幹親

打幹親,也稱結乾親,以前人們認為小孩認個乾爹乾媽好養活,所以就形成了一種流行全國的保育習俗。打幹親在2014年成為一個新的反腐熱詞,屬於一種官場腐敗中的潛規則,是一些人利用乾親關係進行權錢交易和權色交易的現象。

簡介

打幹親打幹親

打幹親,原指“攀親戚”的一種形式,也就是“認乾親”、“攀親”,是帶有很溫情、很純粹的一種民俗,到了21世紀初卻似乎越來越變味,比如一提起“乾爹”,不少人就會曖昧一笑,“打幹親”被視其為金錢和情色交易的貶義詞了。

2014年,打幹親首次出現在中央巡視組對四川省的反饋中:一些幹部通過“打幹親”、“打禮”等方式拉關係,利用節日和紅白喜事收受紅包。

一些貪官熱衷於打幹親,以乾親為紐帶,別有意圖地進行感情投資,與受賄人“合夥經商”、“共分利益”,形成腐敗的保護傘。其背後折射出的是官場的“圈子文化”。

危害

打幹親打幹親

“認乾親”往往為口頭承諾,隱蔽性很強,組織監督比較難。但可以打著“人情交往”“親屬相互幫助”等幌子公開往來,進行權色交易、權錢交易

《解放日報》曾這樣報導“認乾親”的危害性:“認乾親”,作為一種民間習俗,如今被一些貪官利用,看中的恰恰就是一種“溫情脈脈的人際關係”。既然認了“乾親”,那么替其搭個橋、幫個忙就成了理所當然之事,而行賄、受賄不也成了“親情”之間的“禮尚往來”。

私情占了上風,公義就會棄如敝屣;關係粉墨登場,原則就會潰退失守;利益高於一切,法紀就會蒙塵。找靠山、搞依附、拉關係成風,官場風氣就會污濁,政治生態就會惡化。

幹部任用上的任人唯親,經濟活動里的官商勾結、權錢交易,司法過程中的以言壓法、以錢提人,往往都是害人害己。靠“打幹親”拉關係升官發財,終究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案例

打幹親打幹親

南京原市長季建業在揚州任職期間,長期住在揚州一家酒店。季建業在入住該酒店期間,時任酒店客戶經理的祝某,負責季建業在酒店的生活起居,兩人由此相識並相熟。季建業認祝某為“乾妹妹”,祝某此後不久即升任該酒店的副總經理。季建業的“乾妹妹”還有揚州市發改委官員周某和揚州市環保局一位領導。

安徽原宣州市委書記趙增軍、首都鋼鐵公司北鋼公司原黨委書記管志誠、成都市交通局原局長石全志等都與“干女兒”長期保持著不正當的男女關係。這些貪官色官有了“義父義女”這塊遮羞布,既可以躲紀檢部門的監督,又可以掩街坊鄰里之耳目。

專家點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等專家認為,一些領導幹部打著“人情交往”的幌子,廣拉關係、“勾兌”感情,有的生拉硬拽“結乾親”、“拜兄弟”,企圖架起“天線”鋪好關係路子,以謀取不正當利益。

評論指出,正因為某些領導幹部利用手中的權力,與他人“打幹親”“認乾親”,使得社會資源過分集中於內部圈子團體,損害了社會公平正義。某些人因為“打幹親”,可以平步青雲,一路風順;而另外一些人因為沒有這樣的“乾親”可打,沒有這樣的人際圈子,有能力有抱負,卻只能固定在某個層級上。

監督治理

打幹親打幹親

“打幹親”等新型貪腐現象的頻現,讓我們看到了反腐敗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因此,只有未雨綢繆,採取針對性措施,才能有效遏制新型受賄犯罪的蔓延。傳統文化提倡和而不同、群而不黨的君子之交,黨內向來主張同心同德、清清爽爽的同志情誼,反對“打幹親”。說起自己的晉級晉職,很多人深有同感地說,自己不與領導“認親戚”,但照樣被重用,可見“打幹親”的“斷言”是以偏概全。很多領導幹部在為人處世過程中,講友誼,但更講原則;講人情,更講黨性;講交情,更講規矩。應當看到,這是我們幹部隊伍的主流。

2014年,四川瀘州市紀委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各部門幹部認真自查“打幹親”(“打幹親家”“認乾爹乾媽”“認乾兄弟”“認乾兒女”等)問題,有乾親關係的必須立即解除,領導幹部要做出不“打幹親”承諾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