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衍功

1939年1月,任國民黨第五軍二○○師師長。 1942年3月初,率部入緬甸對日作戰。 ”10月16日,國民政府追贈其為陸軍中將。

戴安瀾(1904―1942)字衍功,號海鷗。安徽無為人。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生。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歷任連長、營長和團長等職。1933年初,隨國民黨陸軍第二十五師北上參加長城抗戰,任該師七十三旅一四五團團長。同年,率部與敵激戰於古北口,收復失地。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後,任七十三旅旅長,率部參加平漢線漕河戰役和漳河爭奪戰。1938年率部參加魯南會戰。同年5月,奉命轉戰中艾山,與日軍激戰4晝夜,打退強敵多次進攻。不久,升任八十九師副師長。8月,參加武漢會戰,率部阻敵於瑞昌,陽新之間。1939年1月,任國民黨第五軍二○○師師長。12月,率部參加桂南會戰,擔任正面攻擊廣西崑侖關的任務。戰鬥中,親赴前沿指揮,雖負重傷,不下火線。在友軍配合下,經數日激戰,斃敵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以下4000餘人,取得崑崙關大捷。1942年3月初,率部入緬甸對日作戰。從18日開始,與日軍五十五師團激戰於同古(亦稱東瓜), 戰況極為慘烈。25日,召集團長和直屬營長緊急會議,與部屬官佐預立遺囑,指定死後代理人,下定與陣地共存亡決心。全師血戰12晝夜,堅守不退,殲敵5000餘人,掩護了英國軍隊撤退。29日晚,始奉命轉移。4月23日,率師馳援棠吉,激戰兩晝夜,終於克復。月底,日軍切斷中國遠征軍退路後,奉命向八莫、密支那撤退。5月18日夜,率所部與遭遇之敵激戰,雖胸、腹中彈,仍裹傷督戰。戰鬥結束後,率部兼程返國。26日,因傷重殉國。時年38歲。同年7月31日,骨灰運回廣西全州,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桂林行營主任李濟深主持3萬人參加的悼念安葬儀式。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鄧穎超獻輓聯、輓詞。毛澤東的輓詞為:“外侮需人御,將軍賦採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周恩來的輓聯為:“黃埔之英,民族之雄。”10月16日,國民政府追贈其為陸軍中將。1947年,骨灰移葬於安徽蕪湖小赭山。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其為革命烈士。1956年10月3日,以毛澤東主席的名義,向其遺屬頒發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近年人民政府又將其墓地修葺一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