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端甫

戴端甫

戴端甫 (1889~1942),字昌珠,號武章。無為縣練溪鄉人。早年就讀於武昌陸軍學堂。1911年參加武昌起義。1916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3期。1922年任粵軍團長。1924年參與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的創建。1925年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少將處長,後兼任廣州石井兵工廠廠長。1932年任鄂豫皖三省“剿匪”(圍剿共產黨)總司令部中將參謀長,赴大別山“督剿”。1933年復出,任國民黨軍隊第17軍後勤部軍運之職,為長城古北口抗戰作出貢獻。1934年任無為縣長,改城隍廟為民眾教育館,修無為大堤,建新安橋,築湖隴斗門,造蕪無公路,開公共體育場,辟繡溪公園,葺中學校舍,辦《濡聲日報》,廢棄不合理捐稅。次年辭職歸里,一意發展仁泉字校。1938年旅居長沙,與徐庭瑤等合議解囊,辦無為公寓,作為家鄉流亡青年宿食之所,並為介紹升學或就業。1942年病故。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戴端甫 (1889~1942),字昌珠,號武章。無為縣練溪鄉人。早年就讀於武昌陸軍學堂。1911年參加武昌起義。1916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3期。1922年任粵軍團長。1924年參與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的創建。1925年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少將處長,後兼任廣州石井兵工廠廠長。1932年任鄂豫皖三省“剿匪”(圍剿共產黨)總司令部中將參謀長,赴大別山“督剿”。

戴端甫  戴端甫 

戴在任粵軍團長時,推薦家鄉8位青年,同時報考黃埔軍校,戴姓就有4人。其中“衍”字輩、稱戴端甫為叔祖,後隨中國遠征軍赴緬與日軍作戰,揚威異域、為國捐軀,被譽為“黃埔之英、民族之雄”的一百師師長戴安瀾,就是戴姓4人中的一人。其他3人也是國民黨軍高級將領。 按他的資歷及與老蔣的關係,當個大官是不成問題的。事實上,戴端甫確也在國民黨軍隊里官至中將參謀長,因對老蔣派他去大別山“督剿”紅軍持有異議,又不好明說,於是就一紙辭呈回到了故里。

民國12年,戴端甫在廣州國民革命中已聲名顯赫,又有武昌首義和參與創建黃埔軍校之功,稱之革命元老,家鄉縣長為其宗祠題匾,當在情理之中。而稱戴氏為“望族”,此語亦屬不妄。

創辦仁泉學校

不久辭職回鄉,創辦“仁泉學校”,兼設民眾夜校。開學典禮時,當時的無為縣長親自前往參加,國民黨軍政要員李宗仁、張治中、黃紹閎等也寄來匾額以示祝賀。當然,這所鄉間國小的開學典禮,能得到李宗仁等的祝賀,並不說明他們就多么重視教育,很大程度上還是衝著戴端甫個人面子來的。

戴端甫辦教育是有先進的科學理念的。“仁泉國小”在辦好本部的同時,還根據當時的無為縣及周邊一些地區的實際情況,辦了三所分校。本部和分校都開設了國語、算術、公民、體育、音樂、美術等課,按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素質教育。上公民課時,老師經常宣傳男女平等的思想,鼓勵學生剪頭髮,放小腳。老師重視對學生的思想開導,有時還組織學生到附近的村莊,去宣傳、號召貧苦農民爭取翻身解放,獲平等自由。學校以“勤廉”為校訓,引導學生正確處理知識和能力的關係,安排學生一面學習,一面實踐。有關學生方面的事務,如辦食堂,開商店,跑採購、種菜園、經營浴室、理髮,值勤等均由學生自行辦理。

社會貢獻

1933年復出,任國民黨軍隊第17軍後勤部軍運之職,為長城古北口抗戰作出貢獻。1934年任無為縣長,改城隍廟為民眾教育館,修無為大堤,建新安橋,築湖隴斗門,造蕪無公路,開公共體育場,辟繡溪公園,葺中學校舍,辦《濡聲日報》,廢棄不合理捐稅。次年辭職歸里,一意發展仁泉字校。1938年旅居長沙,與徐庭瑤等合議解囊,辦無為公寓,作為家鄉流亡青年宿食之所,並為介紹升學或就業。1939年遷往柳州。次年遷居全州。1942年病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