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溪公園[安徽合肥市廬江縣公園]

繡溪公園[安徽合肥市廬江縣公園]
繡溪公園[安徽合肥市廬江縣公園]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繡溪公園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縣城的越城中路旁,2008年4月正式開園。繡溪公園工程結合了城西調蓄工程建設,是一項集調洪蓄洪、園林景觀、人文歷史、休閒健身為一體的工程。該公園為免費公園,園林景觀和人文歷史融於一體。

基本信息

簡介

繡溪公園繡溪公園
繡溪公園位於廬江縣境內,占地9.1公頃,其中綠地面積4.1公頃,水域面積3.4公頃,開發地1.6公頃。繡溪公園大片水域為現有水域。公園以天然風光為依託,島嶼相連, 自然天成,湖中波光粼粼,荷蓮飄香;岸邊鳥鳴聲聲,綠柳成行。繡溪公園是—座寓史於景,情景交融,風光秀美的民眾公園。公園內景觀與文化交融。進入園內,正面相應的是蛟龍廣場,暗合廬江的多位蛟龍英才。側面是一座展現“丁汝昌豐功偉績”的“威海衛戰役”浮雕牆,憶當年清軍將領丁汝昌的寧死不屈的愛國精神。浮雕牆南側的“聚賢館”,館內藹氣四逸,茶香滿屋。北側為懷音廣場,借“赤壁遺雄烈,青年有俊聲”詩句來追憶三國英雄周瑜。金戈橋、戎馬橋、顧曲橋分別取意了金戈鐵馬的戰爭寫照和“曲有誤,周郎顧”才華典故。三橋通向中心島嶼,島嶼上樹木蔥蔥,桃紅柳綠,景色迷人。南邊的煮酒亭旁,古樹梅香,暗合“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歷史故事。園中建有隱秀長廊,竹影婆娑。長廊西面的休閒垂釣處,安靜宜人,卵石淺灘若隱若現,可以感受陽光、草坪、綠蔭、淺灘的美妙組合。公園東入口建有舟師台,寓史於景。2008年4月28日,廬城繡溪公園內彩旗飄揚,鑼鼓喧天,上午9:18左右,繡溪公園開園儀式隆重舉行。繡溪公園工程結合了城西調蓄工程建設,是一項集調洪蓄洪、園林景觀、人文歷史、休閒健身為一體的利民工程。該工程占地9.1公頃,其中綠化面積4.1公頃,儲水面積3.4公頃,總投資1500萬元,建設內容包括:土方工程、主體砌築工程、涵閘2座、亭院4座、觀水平台4座、拱橋(曲橋)3座、園路、路燈、綠化及藝術小品等項目。
繡溪公園工程的建成,既提高了主汛期廬城的排洪泄洪能力,又進一步合理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品味,為廬城的建設增添了新的亮點。

歷史

繡溪,初名錦繡溪,南宋前州未築城,溪與外河通。溪中有一個特別大的珠蚌,入水的人常常踩到,夜晚有時在水邊啟殼葉光,明皎如月,照地數丈。後築城,溪水才與外河隔開。
繡溪之名是取山川嫵媚之意,又名雙溪,因水分為二故名。宋朝人王之道描寫錦繡溪“畫橋雕檻接招堤,新有幽人傍繡溪,千頃淨明天上下,兩奩光映水東西。飛樓涌殿參差見,古木修篁咫尺迷。此景此時君信否,綠楊蔭里囀黃鸝。”北宋無為詩人楊傑詠《錦繡溪》:“十里喧闐錦繡川,秋韃人健趁飛鳶。花明柳暗丹青國,日薄雲濃水墨天。”可見繡溪景色的優美。
繡溪別名南池,因為在城南的緣故,宋人滿維端有《南池》詩一首,“偃月城南錦繡川,迴環亭樹曲池邊。籃輿蠟屐閒投入,竹塢花溪信步前”。錦繡溪相傳因地震而陷,年代已無法考證,清嘉慶《無為州志》記載:“溪涸,居民掘坑取水至丈余,則木多直立,猶當年屋柱也。”
解放後,“錦繡溪”更名為“繡溪公園”,政府陸續投資在公園內培植了大量花草,建立了動物園,添置了遊船,壘起了假山,並修建了一座磚木結構的五角亭,1958年又在公園內芝山上開闢了烈士陵園,建立了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後又建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豐富了公園的內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