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面對舞台,瀏覽千變萬化的面影;心想文化,解讀含義紛繁的風流。其實,戲劇舞台是社會心理的操演,是文化表情的變化,是生活法則的虛擬,是公共秩序的安排,這是我近年在文化交流層面上思考戲劇現象時候的立足點。在這樣的思考背景下,於戲劇面影乾變萬化的表情中,我專著地去捕捉“文化風流”的含義。在大約近20年的時間裡,我十分注意戲劇活動場所作為社會秩序安排、生活狀態操演”的公眾空間性質,雖然顯得“虛擬”,但是它的內容卻實指現實存在。當我考察“中、美戲劇交流的近現代歷史情況的時候,我強烈感受到,戲劇交流,從來不單純是一個藝術技術層面上的問題,交流當中,技術問題往往上升成為文化問題,種族問題,文化勢力問題,甚至意識形態問題。在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語境和現實要求下,這種“技術問題”背後藏著的內容更為搶眼,更為活躍,更會不可避免地干擾文化交流的理想狀態的存在與運行。
文化交流的理想狀態是什麼?在與同行分享研究心得,與研究生上課的自由討論當中,有人似乎認為,文化交流有一種理想狀態,那就是讓藝術說話,憑文化交流,不必去管幹擾和控制交流“單純”進行的那些非藝術、非文化的內容。抽象地說,大家都明白。但是,到具體的交流活動發生的時候,就變得十分現實、而且不單純了。藝術怎么說話?文化_女口何交流?在藝術說話與文化交流的具體過程當中,研究者會發現:意識形態、種族歷史、國家強勢、現實需要等等“交流語境”的成分會讓“交流”無法“單純”。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