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地圖:化無形資產為有形成果

戰略地圖:化無形資產為有形成果

1996年,兩位大師的第一本專著《平衡計分卡——化戰略為行動》的出版,標誌著平衡計分卡理論的確立。 至此,平衡計分卡理論形成了一個“描述戰略、衡量戰略和管理戰略”的嚴密邏輯體系。 平衡計分卡關注戰略衡量,戰略中心型組織關注戰略管理,戰略地圖關注戰略描述。

圖書信息

作 者:(美)羅伯特·卡普蘭,大衛·諾頓劉俊勇孫薇 譯 叢 書

名:出 版 社:廣東經濟出版社ISBN:9787807280521 出版時間:2005-06-01 版 次:1 頁 數:373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管理 > 戰略管理

內容簡介

一般來講,企業市值的75%以上源於傳統財務指標無法捕捉的無形資產。卡普蘭和諾頓兩位大師認為,“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1992年,他們提出了革命性的業績衡量系統——平衡計分卡,從而使企業能夠量化關鍵的無形資產,如人力、信息和文化。1996年,兩位大師的第一本專著《平衡計分卡——化戰略為行動》的出版,標誌著平衡計分卡理論的確立。平衡計分卡理論並不是僵化不變的。隨著實踐的推動,平衡計分卡理論體系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哈佛商學院出版社分別於2000年和2004年出版了平衡計分卡的續集《戰略中心型組織》和《戰略地圖——化無形資產為有形成果》。這三部著作已分別被翻譯為21種、18種和5種文字。至此,平衡計分卡理論形成了一個“描述戰略、衡量戰略和管理戰略”的嚴密邏輯體系。
三部著作關注的焦點不同。平衡計分卡關注戰略衡量,戰略中心型組織關注戰略管理,戰略地圖關注戰略描述。
今天,全球已有幾千家公司採用了平衡計分卡並取得了矣人的業績,他們不只是將平衡計分卡作為一種衡量系統,而是將其作為一種戰略管理系統。在70%~90%的戰略行動方案失敗的時候,採用平衡計分卡的公司卻有著一致的結果:迅速而成功地執行他們的戰略。那么,他們是怎樣乾的?
在過去十二年與三百多家組織合作的基礎上,兩位大師創造了一種新的工具——戰略地圖,這種創新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平衡計分卡。正如“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卡普蘭和諾頓認為,“不能描述,就不能衡量”。
卡普蘭和諾頓在本書中使用了幾十個企業組織的案例,生動地顯示了如何創建客戶化的戰略地圖,以使企業組織能夠:
·闡明戰略並與全體員工溝通;
·確定驅動戰略成功的關鍵內部流程;
·使人力、技術和組織資本投資協調一致,取得最大效果;
·揭示戰略缺陷,儘早採取糾正措施;
通過提供戰略規劃和戰略實施之間遺漏的聯繫,戰略地圖為描述、衡量、保持無形資產的協調一致並取得卓越業績提供了藍圖。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