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組運輸
正文
用網路、貨板(又稱托盤)、繩扣等工具或大型容器將零散件雜貨或散貨集並成組件所進行的貨物運輸。它是擴大運輸貨件,以便實現裝卸、堆存作業機械化,提高裝卸效率的措施。發展簡況 貨物成組運輸最先是使用貨板將貨物成組。貨板成組是將貨物預先堆碼在貨板上,貨板隨同貨物裝船運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為了加速艦艇的軍需品裝卸,採用貨板隨同軍需品一起運輸,使艦艇停泊時間明顯縮短。20世紀60年代初,國際航運業以及貨主開始在貨物裝卸與運輸中大量使用貨板。在近海航運中,貨板運輸發展很快,因為它便於集中小件貨物,成組重量通常在0.5~2噸,利用叉車即可作業,也不需要許多高價運輸設備與大量投資的專業化泊位。但是,由於貨板大小受材料強度、船舶吊桿負荷等條件限制,成組件重量仍比較小,還不能大幅度提高裝卸效率。此外,使用貨板運輸,貨物包裝外露,容易發生貨損。因此,在貨流量大的大多數遠洋航線上,已為貨櫃運輸(見水路貨櫃運輸)所取代。
中國自1958年開展成組運輸。1982年,全國已有成組工具20多種,近80萬件。常用的有貨板、各種網路、雜貨盤、管子盤、鋼材鋼絲扣、各種繩扣等。大多數成組工具都可以重複使用,但在國際航運業中也有一次性使用的簡易貨板。
優越性 成組運輸的優點是:①減輕裝卸工人的勞動強度;②充分利用機械作業,減少人力作業工序和大量重複勞動;③減少配工人數,提高勞動生產率,改善勞動組織,並有助於減少工傷事故;④提高裝卸效率和泊位吞吐能力,縮短船舶和車輛在港時間,加速運輸工具的周轉;⑤便於理貨交換,減少貨損,提高貨運質量。採用成組運輸,儘管要增加成組工具的投資費用,某些船舶可能會虧載;但只要管理得當,在大多數情況下,水運部門仍能獲得經濟效益。
發展條件 發展成組運輸的關鍵是要把成組運輸納入運輸生產計畫,實行科學管理,管好用好成組工具。為此必須:①發展成組運輸專用船型,制定成組工具標準和規定標準堆碼類型;②根據受益大小,制定港口、航運和各受益單位、部門之間關於成組運輸工具的製備、維修和管理等各項費用的合理分攤辦法;③制定成組工具管理、交換和回收的辦法,明確各有關部門間的權利、義務和經濟責任;④加強原始資料的記錄和統計工作;⑤建立成組工具定時保養檢查制度,加強維修工作,確保裝卸作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