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穗率

成穗率

結出的穗中,可成穗的(不是空的,可成種的)占所有穗(包括空的、不可成實的)的比例。

種糧模範俞金則

 

成穗率成穗率
 今年57歲的俞金則是我縣橫溪鎮下陳村人。他19歲開始務農,由於酷愛鑽研農業技術,掌握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我縣有關部門把不少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範工作安排在下陳村,使該村成為我縣各項先進適用農業生產技術的試驗示範基地,俞金則本人也由此成為全縣知名的試驗示範能手和農民技術人員。由於其作工踏實,認真負責,業績突出,曾先後獲得不少獎項,並在日前舉行的台州市首屆農技標兵評比中獲得榮譽

雜交水稻制種走在全縣前列

下陳村地處我縣八都垟片,是當地的糧食主產區。該村在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至90年代初的一項核心工作便是雜交水稻制種。這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俞金則為村里技術負責人。1986年至1992年7年間,全村制種面積累計965畝,試製新組合4個,生產種子160380公斤,平均單產166.2公斤,居全縣前茅,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為了抓好病蟲害防治工作,1990年縣農業局在該村設立了一個病蟲觀察點,俞金則主要負責做燈下誘蟲和田間病蟲害情況調查,使俞金則懂得了很多植保知識,病蟲防治工作抓得好、抓得準,在創辦示範方過程中,由他負責創辦的示範方產量往往在全縣處於領先水平。1992年至2007年,他共完成縣農技推廣中心布置的各類作物區試、品比、栽培試驗31項,其中國家級試驗2項,省級試驗8項,縣市級試驗21項,總計396個小區、78個大區,為雜交水稻兩優0293、中浙優1號、國稻6號、春優58,早稻中早22、金早47,小麥溫麥10號,雜交玉米農大108,油菜浙雙72等一大批新品種(組合)在我縣大面積推廣提供了科學依據。

2003年,縣農業局在下陳村建立了100畝水稻強化栽培示範方,安排了4項(SRI秧齡、移栽密度、氮化肥用量、品種對比)75個小區的田間生產試驗及苗情觀察試驗。俞金則在擔任示範方技術輔導工作的同時,承擔了試驗研究任務,每隔5天定期觀察、記載生育進程及苗情,積累了大量翔實的試驗數據,為該項技術在我縣大面積推廣提供了可靠的理論數據。通過一年的實施,示範方獲得了全面豐收,經驗收,全方平均畝產達631.4公斤,比本村方外106畝單季稻平均畝產469公斤,畝增100多公斤,增產節本效益顯著,獲得了省市領導及專家的一致好評。

成穗率成穗率
2004年至2006年,該項技術繼續在該村進行示範,並在本縣全面推廣。他在2004年重點設立了一個SRI不同秧齡、不同密度、不同施氮量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2005年承擔了中國水稻研究所安排的“提高分櫱成穗率試驗”、“雜交稻組合在不同用氮量下生長和產量優勢研究”二項試驗任務,2006年承擔了中國水稻研究所安排的春優58秧齡、密度二項試驗任務。2006年示範的超級稻新組合“兩優0293”、“國稻6號”和“春優58”獲得成功,表現出超高產能力,為全縣2007年較大面積推廣奠定了基礎。2005年至2006年,全縣年推廣水稻強化栽培面積10萬畝,取得顯著的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

在提高試驗準確性的同時,俞金則在實踐中創新出一系列新技術措施,如改沙床旱育為菜地旱育、減少用種量、移栽前2至3天用丁草胺噴大田防除雜草、小苗期間田裡灌薄水促活防草、秧齡控制在20天以內等,這些技術措施均在全縣得到推廣套用。

在綠色稻米生產中大顯身手

去年,俞金則承包了46畝水田,早稻和連作晚稻各種了30畝,單季晚稻種了11.5畝,水稻複種面積71.5畝;今年種了綠色稻米60畝,加上早稻和連作晚稻,水稻複種面積80畝,在全縣糧油種植大戶中算是面積較大的一戶,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去年30畝早稻選用“杭959”良種,採用麥作式(中國水稻研究所安排)栽培技術,通過實施,結果產量為438.2公斤/畝,達到預期效果;30畝連作晚稻選用超級稻“春優58”良種,採用水稻強化栽培技術,平均產量為564.8公斤/畝;單季晚稻種了11.5畝,品種為“國稻6號”和“兩優0293”,採用水稻強化栽培技術,經全田實割驗收,平均產量為705公斤/畝,其中一塊2.1畝國稻6號高產田,實收畝產759公斤,另一塊0.6畝兩優0293,實收畝產735公斤,高產典型突出,在當地乃至全縣、全市有一定名氣。

成穗率成穗率
為回響縣委、縣政府打造“浙江省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號召,2007年,縣農業局在橫溪鎮鄭橋片開展首個綠色稻米生產示範基地建設,核心基地安排在下陳村,面積500畝,土壤、水源、空氣無污染,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NY/T391-2000標準要求,已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產地檢測。基地按綠色食品大米NY/T419-2000標準制定生產技術規程,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生產技術指導,俞金則組織村民成立了“仙居八都農機糧食生產合作社”,開展統一服務,嚴格按規程組織生產,實行“統一優良品種、統一生產操作規程、統一投入品供應和使用、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穫”五統一生產管理制度。生產基地建立了農業投入品監管組織和植保服務組織,確保產品質量安全,使生產的稻穀達到綠色食品大米原料標準。目前,縣委組織部把該村定為“仙居縣生態農業高層次人才暨鄉土人才實踐基地”,前來參觀考察的人絡繹不絕,該項工作還引起了中央電視台等新聞媒體的關注。

  幾十年來,俞金則為推廣水稻新品種和先進技術乃至於為仙居農業的發展奉獻了青春年華、作出了較大的貢獻。目前,雖然年近花甲,但他仍然為把仙居建設成為浙江綠色農產品基地在默默地耕耘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