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周鈴

成周鈴

成周鈴(chéng zhōu líng),西周時期青銅鈴,此鈴平口,頂上有半環形鈕,鈴身一側傾斜,形成不平衡狀態。體內有舌,舌碰擊鈴內壁時可以發聲。通高8.5cm,寬6.5cm,重0.164kg。鈴正面有陽文2行4字:成周王鈴。標明其為成周(洛陽)王室用鈴。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文物規格

周鈴,通高8.5cm,寬6.5cm,重0.164kg。

形體特徵

成周鈴成周鈴
此鈴平口,頂上有半環形鈕,鈴身一側傾斜,形成不平衡狀態。體內有舌,舌碰擊鈴內壁時可以發聲。

鈴正面有陽文2行4字:
成周王鈴。
標明其為成周(洛陽)王室用鈴。

局部特寫

成周鈴銘文拓片成周鈴銘文拓片

關鍵字

陽文

篆刻的一種方式,即把印文鐫成凸狀,在紙上鈐蓋時印文是紅色,因而又稱為朱文

古代青銅樂器。形狀如鍾而小得多,平口或凹口,上有橋形鈕。常掛在車上、旗上或犬馬頸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