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安秧歌

懷安秧歌

懷安秧歌也稱大秧歌、軟秧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才有懷安秧歌之稱謂。1957年,懷安縣政府為扶植秧歌,曾成立“懷安縣文工團”,請周貴德來團授藝,與周學藝的有二十多名學生。

簡介

懷安秧歌:也稱大秧歌、軟秧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才有懷安秧歌之稱謂。
第九屯秧歌藝人周貴德在1949年前後,帶領一班人演出於懷安各鄉村,演出傳統劇目四十餘出,並培養了第一代女演員。

歷史

1957年,懷安縣政府為扶植秧歌,曾成立“懷安縣文工團”,請周貴德來團授藝,與周學藝的有二十多名學生。該團排演了二十多出秧歌傳統劇目,對農村秧歌音樂進行改革,整理了“懷安秧歌十一腔”,即:【扭子】(【頭性】)、【緊扭子】、(【二性】)、【三性】、【流水】、【扇風腔】、【咳咳腔】、【過街大腔】、【哈爾腔】、【四眼腔】、【山坡羊】以及【苦腔】等。
1959年,懷安萬全合併,曾組織過一次秧歌匯演。《字差》還參加過張家口地區文藝匯演。“文化大革命”前,該團解散,收集的秧歌資料亦散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