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宮內以正殿崇政殿為首,有資政殿、寢宮隆福殿、會祥殿等100多棟大大小小的建築物。但1908年日本入侵時,日本人將京城中學遷到這裡,大部分宮殿被拆遷。慶熙宮的正門興化門現在被用作新羅酒店的大門,崇政殿則成了東國大學的一部分。現在大學遷往其它地方,崇政殿似乎正在被復修。
慶熙宮附近還有首爾歷史博物館和貞洞大街,繁華的鐘路也相離不遠。遊覽過慶熙宮後沿著貞洞大街還能繼續參觀德壽宮。而通往德壽宮的石牆道是首爾最雅致的街道之一,非常有名。
歷史
![慶熙宮](/img/0/600/nBnauM3X4UDO1MzM2gjM1EzNyITM1QTO5cjMwADMwAzMxAzL4I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光海君8年,因聽說仁王山有'旺氣',因此開始在這裡建宮殿,後來又聽說塞門洞也有'旺氣',所以光海君在異母兄弟-建起了西別宮,稱為慶德宮.建成初期,慶熙宮為國王的行宮,後來隨著規模的豁達,多為國王在此勤政,於是將東闕“昌德宮”成為西闕,受到重視。創建時多達1500餘間的建築物現僅存正殿“崇政殿”,正門“興化門”,以及後花苑的亭子“黃鶴亭”。慶熙宮建於陡坡之上,無論從建築學角度還是從藝術角度都堪稱完美之作。這宮是為了皇帝在有事時避難而建的,英祖36年(1760年)改名為慶熙宮,相對於“東闕”稱為“西闕”.
慶熙宮是依據斜坡地形所建,因此無論在建築上,還是在藝術上都蔚為壯觀,規模宏大,高宗在1905年在此建了與德壽宮相通的'天橋'.後來,日本軍在1908年在此建了京城中學,所以中心部建築遭到了破壞.當時的弘化門移到了百門寺,如今變成了新羅飯店的正門;崇政殿被移到了東國大學校內;其他的殿閣也被移到各地.
![慶熙宮](/img/9/a0f/ml2ZuM3XzUDO0gjM1YzMyUzNyITM4cjMwEzMwADMwAzMxAzL2M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因慶熙宮正處於修復之中,所以對一般人不公開,但弘化門和崇政門還可以觀看,
而且順著工程現場到小山坡上,可以看到崇政殿等一些建築的部分輪廓.在2002年,旅客們可以與修復的慶熙宮見面,而且還設有市立美術館和漢城定都600年紀念館,這些與公園相結合,成為一個大文化空間。
慶熙宮位於首爾西部,是朝鮮後期的離宮,也被稱為西闋。所謂的離宮就是指皇帝避難的地方。慶熙宮是朝鮮時代仁祖至哲宗10代皇帝的離宮。依山而建的慶熙宮既有傳統美感又具有歷史意義,當時還慶熙宮裡還有同景德宮相連的天橋,由此可知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宮闕。宮內以正殿崇政殿為首,有資政殿、寢宮隆福殿、會祥殿等100多棟大大小小的建築物。但1908年日本入侵時,日本人將京城中學遷到這裡,大部分宮殿被拆遷。慶熙宮的正門興化門現在被用作新羅酒店的大門,崇政殿則成了東國大學的一部分。現在大學遷往其它地方,崇政殿似乎正在被復修。
慶熙宮附近還有首爾歷史博物館和貞洞大街,繁華的鍾路也相離不遠。遊覽過慶熙宮後沿著貞洞大街還能繼續參觀德壽宮。而通往德壽宮的石牆道是首爾最雅致的街道之一,非常有名。
慶熙宮旅遊
慶熙宮附近還有首爾歷史博物館和貞洞大街,繁華的鐘路也距離不遠。
看點
朝鮮時代10位皇帝避難的宮殿。
介紹
慶熙宮位於首爾西部,朝鮮時代仁祖至哲宗10代皇帝的離宮,也被稱為西闋。宮內原有以正殿崇政殿為首,包括資政殿、寢宮隆福殿、會祥殿等100多棟大大小小的建築物。
日本在1908年在此建了京城中學,所以部分建築遭到了破壞。當時的弘化門移到了百門寺,如今變成了新羅飯店的正門;崇政殿被移到了東國大學校內。
交通
![慶熙宮](/img/2/941/nBnauM3XxcTO4kjN5QTM1MzNyITM1AzM5gjMwADMwAzMxAzL0E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慶熙宮位置圖](/img/f/439/nBnauM3XwEDNwQjNwUDM4gzM1QTM4kTNycjNzQTNwAzMxAzL1A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交通:捷運5號線西大門站下車,由4號出口出來,步行約15分鐘路程。
門票/開放時間
門票:進門免費。
不過宮中的首爾歷史博物館需門票:19~64歲700韓元,3~18歲300韓元;12歲以下、65歲以上者免費。
開放時間:9:00~18:00,逢周一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