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生禪寺

慈生禪寺

慈生禪寺是中國的一處寺廟,位於江西省廣昌縣盱江鎮大塘村。

簡介

慈生禪寺,位於江西省廣昌縣盱江鎮大塘村,距縣城兩公里。

有一座落在盱河東面,寺後山有一古塔,所以人們習慣稱該寺為河東「塔下寺」。寺之後,有寶塔,曰“雁塔”,亦名“慈生寺塔”。塔因寺馳名,寺因塔得名,俗稱“塔下寺”。寺塔水繞山環,曲徑通幽,山上松濤呼嘯,山下水如歌,水光塔影,禪風佛燈,相映成趣,既是禪林佛國,又是遊覽勝地。古代“廣昌十景”,此處便有兩景,即“雁塔風霜”、“ 旴水涵清”。

溯源

宋紹興八年(一一三八年,即廣昌建縣之年)「仿唐都長安慈恩寺和雁塔」模式而建寺建塔。明萬曆九年(一五八一年)重修,易名慈生禪寺。與廣昌縣同齡的慈生禪寺,歷史上飽經風霜。「文化大革命」中,寺後的六層古塔被拆毀,慈生禪寺由當地生產隊作為隊址和倉庫,才得以保存下來。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宗教政策的落實,當地信眾自發地修復慈生禪寺,生產隊將該寺房地產奉還寺內。一九八四年,經縣人民政府批准,該寺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七年,經縣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對外開放。
「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毀的古塔,目前已動工重新建造。新建的塔為勸全仿宋磚木結構,建成後十分雄偉壯觀。縣人民政府已將該寺及古塔所在的範圍規劃為河東森林公園。慈生古寺與新建的慈生塔寺,將已嶄新的面貌展現在廣昌縣城東。

構造

慈生禪寺正前面是山門,山門上由「慈生禪寺」四個金色大字。山門與寺連為一體,一進山門,便是寺的下廳。上一台階,便是塑有四大天王和彌勒、韋馱的中廳,彌勒佛兩旁有一對聯雲「深具慈忍力大肚能容容天下拂逆境上難容諸事,廣結歡喜緣滿腮會笑笑世間名利場中可笑之人」。中殿後面是一露天庭院,院中植有花草樹木,其東側是觀音堂,西側是地藏閣,再上台階,便是雄偉壯觀的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像端坐中央。寬暢的大雄寶殿可容上百人同時拜佛誦經,鍾、鼓分掛東西兩邊,法器齊全。
凡來廣昌之嘉賓,必進寺參觀、禮佛,領略宗教文化之博大精深;必臨塔居高覽勝,觀賞蓮鄉風光之磅礴秀麗。

藏品

寺藏的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廣昌籍進士、理學家、刑部尚書何喬新撰《施田碑記》,明弘治十六年鄉貢進士高仕撰《重修慈生塔記》,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賜進士出身、都察院觀政、邑人魏宗衡撰《重立施田碑記》詳細記載了寺塔幾度興衰、歷經滄桑的歷史;慈生禪寺倖存之部分磚雕、石雕、壁畫、碑刻等珍貴文物,為我們了解、研究宋、元、明、清各個歷史時期,釋、道文化與儒家傳統文化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之歷史軌跡,提供了不可多得之鄉土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