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真步至南泉,於風景幽勝處起蘭若,躬行頭陀,持戒精嚴,勤儉為業,荒年茹草,保持了天台禪僧的本色。中宗聞其名,欲召之入京,為其師恆景所止,謂其遙敬則可,不可強求。後至天寶十載(751)二月八日入滅,報齡七十九,僧夏六十,敕賜大惠禪師。
惠真曾著《毗尼孤濟蘊》,以明律學,又撰《菩提心記》,以明教門,惜均已不存。碑傳述其法門,雲其"立教之宗,以律斷身嫌,戒降心過。應舍而常在,無行而不息。離心色則淨,皆淨則離,離則無生。內外中間,無非實際。要因四攝,成就五身。始以上觀悟入,終入蓮華正受。平等法門,究竟於此"。
惠真繼承恆景之學,頗重毗尼,主張以戒律防護身心,以此為立宗之本。又主張不著邊見,於諸法不捨不住,無知而無不知;於自心不行不息,無修而無不修。如此遠離心色兩邊,故法身清淨,清淨則出離輪迴,出離則無死無生,得無生法忍,得無生忍,法身清淨,故內外中間,無非真際,上下通透,皆是如如。要假四攝修習,成就五分法身;須待慧悟觀照,終得彼岸正果。法門平等,此為究竟。
惠真強調三學俱備,止觀雙行,可謂得天台教法之精髓。碑文又載有人問其南北教門,豈無差別,他則答道:"家家門前有長安道"。這表明他認為,諸家教法,各有所長,皆是彼岸之舟梁,涅 之要途,反對宗派偏見,主張會歸一體。其銘文稱:"本來常淨,自性無遷。漸則生頓,光依魄圓 。"表明他主張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始漸終頓,定體慧用,屬於傳統禪法的一派,這也是天台宗一貫的觀點。
惠真簡重威肅,門庭高峻,得其法者,千不及一。李華載其弟子二人,正知、法璨,一持心印,一轉義輪。此外還有屬於禪宗普寂一系的一行也曾從惠真問學,律師守直亦從其練行三年,守直下傳杼山皎然,為中唐著名詩僧。除此之外,惠真尚有一個著名的弟子彌陀承遠(712-802),柳宗元、呂溫皆為其撰碑,亦一時之選,其下傳五會法師法照,法照至代宗時為國師,影響頗著。
據柳宗元《南嶽彌陀和尚碑》,承遠始學禪宗保唐一系,為唐和尚處寂弟子,後至荊州,從學於玉泉惠真,惠真令其于衡山傳教,化眾萬計。貞元十八年(802)入滅,僧夏五十六,俗壽九十一。弟子除國師法照之外,還有弘願等,呂溫更言其前後受法弟子百有餘人,以惠詮、知明、道偵、超然等為上首。
相關詞條
-
惠果和尚碑
惠果和尚之碑全名為《大唐神都青龍寺故三朝國師灌頂阿闍黎惠果和尚之碑》,為唐代空海大師為紀念先師惠果撰文並書於長安城青龍寺東塔院。
碑刻來歷 碑文及注釋 -
大唐神都青龍寺故三朝國師灌頂阿闍黎惠果和尚之碑
請益僧空海,公元804年(延曆二十三年)五月十二日隨第十六次遣唐大使藤原葛野麻呂從難波出發,十二月二十三日到達長安,住西明寺。次年,從青龍寺惠果阿闍黎習...
歷史背景 原文 注釋 今譯 -
元寶和尚
乾隆年間,北京嘉興寺內來了一個體弱多病的孩子,這個孩子就是以後的“元寶”和尚。受封為乾隆替僧,不遠千里,來到東北,開山建寺,安僧度眾,成為萬壽寺的開山祖師。
人物簡介 主要成就 人文軼事 -
惠山泉
惠山泉相傳經中國唐代陸羽親品其味,故一名陸子泉,經乾隆御封為天下第二泉,位於江蘇省無錫市西郊惠山山麓錫惠公園內。惠山泉,被唐代茶聖陸羽稱為天下第二。被唐...
由來 歷史 地理位置 水質 異與癖 -
《智勇和尚》
《智勇和尚》是由張鵬翼導演,陳玉蓮 徐承義 午馬等主演的一部中國大陸劇情片之一。
故事梗概 -
李抱真
李抱真(733年—794年7月2日 ),本姓安,字太玄,河西人。唐朝中期名將,開府儀同三司安修仁玄孫、司徒李抱玉從父弟。 李抱真沉著多謀,小心忠謹。李抱...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親屬成員 -
智勇和尚
《智勇和尚》主要講述了明朝熹宗年間,宦官魏忠賢殘害忠良,忠良後代在少林寺避難,招致魏忠賢親自圍剿,最後被少林寺的和尚們正法的故事。本片上映於1991年,...
影片概述 內容簡介 -
法響和尚
法響和尚(553~630),俗姓李,南朝揚州海陵葛岡人(今江蘇省泰興市廣陵鎮禪師殿村人),《續高僧傳》記載其形長八尺,儀貌魁傑眉目秀異,立性威嚴。 法響...
人物事跡 相關民俗 相關景點 人物評價 -
王禎[高麗忠惠王]
王禎(1315年—1344年),高麗王朝第28任君主(1330年—1332年、1340年—1343年在位)。蒙古名寶塔失里(Buddhašri,又作“普...
人物生平 軼事典故 歷史評價 家族成員 影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