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與疾病

大腦功能的改變,而引起某些內臟生理功能和病理 的關係,認為是最能表現情緒的器官之一,當情緒 動脈強烈收縮,引起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


病從口入,人人皆知,但病由心生,卻一直被人們 所忽視。
心理社會因素之所以能影響身體內臟器官功能,一 般認為是通過情緒活動而實現的,積極的情緒對人 體活動常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可以提高體力和腦 力勞動的效率,使人保持健康;而消極的情緒如憤 怒、怨恨、焦慮、憂鬱、恐懼、痛苦等,如強度過 大或持續過久,可導致神經活動機能失調,由於情 緒的變化引起體內化學物質-交感神經素的改變和 大腦功能的改變,而引起某些內臟生理功能和病理 形態方面的變化。
有人研究了植物神經所控制的器官功能與不良情緒 的關係,認為是最能表現情緒的器官之一,當情緒 不暢時,會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胃部肌肉的強烈收 縮而致胃部疼痛,在易感素質傾向上,發生消化性 潰瘍。
情緒與心血管、肌肉、呼吸、泌尿、新陳代謝和內 分泌等功能也都存在著密切的關係。當情緒激動達 到高潮時便是憤怒,那時,植物神經系統中交感神 經極度興奮,大量釋放腎上腺素,而致心跳突然增 快,血壓急速升高,如患有高血壓,便容易導致腦 血管破裂,引起腦溢血;如患有冠心病,由於冠狀 動脈強烈收縮,引起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
情緒的不穩定可以引起蕁(qian)麻疹,長期的情緒不 穩定,干擾了大腦對皮膚的調節功能,引起皮膚陣 發性劇癢,皮膚肥厚呈苔蘚樣變,而發生神經性皮 炎。
心理因素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起著重要的作 用,心理障礙可以引起生理障礙,心理生理障礙, 又稱心身疾病。心身醫學改變了傳統的生物醫學模 式,提出了嶄新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心 身醫學的發展歷史雖然不長,但由於世界各國不斷 研究和日益重視,可以預見,心身醫學將成為受人 關注的重要學科,發展前途遠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