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悖亂
拼音
bèi luàn
出處與詳解
1、惑亂;昏亂。
①《荀子·性惡》:“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
②《呂氏春秋·察今》:悖亂不可以持國。
③《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王翦 謝曰:‘老臣罷病悖亂,唯大王更擇賢將。’”
④唐 柳宗元《非國語上·料民》:“則是 幽 之悖亂不足以取滅,而料民者以禍之也。”
⑤《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王翦再拜曰:‘老臣罷病悖亂,心力俱衰,惟大王更擇賢將而任之。’”
⑥清 袁枚《隨園隨筆·經注迂謬》:“為子孫者,不應悖亂至此。”
2.猶叛亂。
①晉 乾寶《搜神記》卷六:“是時 趙王 悖亂,遂與六國反,外接 匈奴 以為援。”
②唐柳宗元《賀誅淄青逆賊李師道狀》:“蠢爾凶渠,敢行悖亂……逞豺聲以欺天,恣狼心而犯上。”
③宋 王讜《唐語林·識鑒》:“臣恐一日有播越之禍,悖亂之患,莫不由此曲也。”
④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今為日已久,依然負嵎抗拒,置若罔聞,則非純為政治可知,無非借政治改革以文其悖亂之行,為號召徒黨之具。”
3.猶悖逆。
①《周書·蘇綽傳》:“若有深奸巨猾,傷化敗俗,悖亂人倫,不忠不孝,故為背道者,殺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②《新唐書·張鎰傳》:“由是賤不得乾貴,下不得凌上,教本既修,悖亂不萌。” 參見“ 悖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