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恭城瑤族自治縣地處五嶺之南,是桂林唯一的瑤族自治縣,向來以文廟、武廟相鄰而建聞名於世,更以很早就發明而又傳承至今的擁有瑤鄉特色的恭城油茶而出名。
習俗
俗話說“恭城土俗,油茶泡粥,祛瘴防疫,全身舒服”。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離不開油茶,喝油茶已成為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恭城人喝油茶不分季節,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在觀音鄉、三江鄉等偏遠的農村,仍保留著客人到來不分早晚,都要打油茶招待客人的習俗。村里人吃了晚飯沒事竄門,坐到一定時候,主人就會打油茶給你喝。在冬天農活清閒時,瑤民們都愛打宵夜油茶喝。農村青年結婚,年青人在鬧完洞房後,還要吵著新娘打油茶給他們喝,俗稱“喝媳婦娘油茶”。到恭城瑤鄉做客,有這樣的習慣,在喝油茶時,瑤民將米花、炒豆之類的小吃加入碗裡,喝完碗裡的油茶,一定要留些小吃在碗底,以示有餘不盡。在喝第一、二碗主人不發筷子,直到喝第三碗才送上筷子,所以你要喝三碗以上,只喝一兩碗,主人會不高興的。
正宗的恭城油茶製法特別講究,必須有專門的製作工具:一個象水瓢大小的生鐵鑄的帶“把”的“茶鍋”,一個似“7”字的木製“
打完第一鍋後,接著打第二鍋,如此重複可打五六鍋。這樣油茶一鍋一鍋打下來,感覺味道已沒有先前的濃烈,就有了“一鍋苦、二鍋呷(澀)、三鍋四鍋是好茶”之說。人們常說“恭城油茶噴噴香,既有茶葉又有姜”,這句話道出了油茶製作的真諦。
恭城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改不了喝油茶的習慣。外出求學、打工,都要帶油茶的製作工具,在外工作的人,每戶家裡必備一套;外地來恭城工作的人,都學會了喝油茶,當調離時,都要帶一套工具走,受他們的影響,家屬大都會打油茶。關於恭城油茶,有很多傳說呢。據現存的文史資料記載,宋朝太平興國年間(約977-979年),宋朝御史周渭(恭城縣平安鄉路口村人)奉旨還鄉探親,準備回京述職的當天,氣候驟變,一會兒冷一會兒熱,接連幾天的蒙沙(瘴氣),許多人病倒了。周御史是個知醫理的人,他發現眾鄉親患病是氣候影響,冷熱不合,引起傷寒流行而造成的。他想起神農嘗百草中的茶葉具有治病功效,並用茶葉治好了的鄉親們的病。相傳神農氏嘗“百草”時,嘗百足蟲中毒而僵臥林中,適逢天下小雨,雨滴經林中樹葉掉進神農口中,神農遂得清醒,乃悟出頭頂上這種樹葉有解毒作用。從那時起,華夏人民就有了“飲茶”的習俗,而神農介紹的樹葉,就是現在的“茶葉”。應該說,“恭城油茶”的根即是大多數華夏民族所飲的“泡茶”。恭城瑤民們受神農“茶能解百毒、祛病患”的影響而喝茶,故而發明了打油茶。瑤族又以雜糧為主食,為解決難於吞咽、不易消化問題,就有打油茶的延承與發展。
據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沿途百官大獻殷勤,山珍海味無盡獻上,吃得乾隆茶飯不思,見食生厭,眾御廚頓時束手無策,恐慌不已,這時一位恭城籍的御廚忽然想起家鄉的油茶之功效,就趕緊制工具,做出了一碗恭城油茶奉上御前,乾隆喝後頓時口舌生津,胃口大開。歡喜之下,御賜恭城油茶為“爽神湯”。恭城人還有個說法,叫“送油茶”,就是食品與茶同食。送油茶的食品很多,傳統的有炒米、炒花生米、排散、油炸飯鍋巴、紅薯、芋頭、玉米等,還有各種“粑粑”,如“柚子葉粑、狗舌粑、大肚粑、油堆粑、羊角粽”等。請客人喝油茶擺上一桌的小吃,看起來就像請客吃飯。
如今,“送油茶”的東西越來越豐富,增加了各種麵食、“糕點”,還有各種肉類。近幾年來,恭城縣的油茶大排檔,推出了“三鮮油茶火鍋”、“油茶魚”、“油茶雞”等,油茶火鍋里的鮮肉融入茶葉的清香後,食用起來味道更加鮮美,而煮好的油茶魚或油茶雞既有油茶的風味,又有鮮肉湯的甜美。受到了本縣及外地人的青睞,“恭城油茶”這一具有地方特色民族家庭食品,成為到恭城旅遊的人必嘗的風味食品。
有山歌這樣唱道:“瑤寨油茶譽四方,千里慕名來品嘗。因為那年喝一碗,回家三天嘴還香”。近幾年,《油茶歌》有了長足的發展,一首首“油也清香,茶也清香,瑤家的油茶四季飄香,煮著今天的喜悅,煮著明天的嚮往,豐收在茶鍋里煮熟,歡樂在茶棰下敲響……”的油茶歌更是根植恭城、響譽桂北。
為讓喜歡恭城油茶的八方賓朋共同享受瑤族同胞今天的甜蜜生活,恭城人在傳統油茶的基礎上開發出了濃縮油茶,。無倫你走到何處,隨身攜帶,就能喝到味道氣味頗類似於現場製作的油茶,是旅行送禮的佳品。真可謂“美味恭城油茶,濃縮走遍天下。”
價值
由於“恭城油茶”具有現實意義和旅遊價值,文化主管部門將“恭城油茶”申報列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恭城油茶”獲得了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發的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證書。這標誌著“恭城油茶”已經成為廣西首個地方特色小吃類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