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日

恆星日

子午線兩次對向同一恆星的時間間隔(某地經線連續兩次通過同一恆星與地心連線的時間間隔)叫做恆星日,恆星日是以遙遠的恆星為參考系是地球自轉360度的周期。由於地球公轉,影響了恆星日的時間長短。每顆恆星距離地球的距離都是以“光年”為單位,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以“千米”為單位,對恆星日的長短影響極其微小可忽略不計。

基本信息

簡介

恆星日恆星日
地球自轉一周實際所需的時間(23小時56分4秒),也就是地球同一條經線對某一個恆星周期所需的時間。一個恆星日等於23小時56分4秒。

在天文學上,定義恆星日的不是具體的恆星,而是黃道對於天赤道的升交點,即牡羊宮第一點,就是北半球的春分點。但是春分點在不斷的西移(歲差),所以天文學上的恆星日與太陽日還是有區別的。

當地球位於A點時,太陽、恆星、地心、地球上某一點O點位於同一條直線上。地球位於B點時,地球已經自轉了360度,O點又位於恆星與地心的連線上,所以,從A點到B點為恆星日。地球位於C點時,地球自轉了360.59‘,此時,O點位於太陽與地心的連線上,從A點到C點為一個太陽日。

因為地球自轉不斷變慢,所以恆星日將越來越長。

來源

恆星日和太陽日恆星日和太陽日
自古以來,地球運動給人們提供了計量時間的依據,給出兩種天然的時間單位,這就是日和年。“日”是指晝夜更替的周期,古時人們用圭表測日影的方法來測定日的長度,如某天正午太陽位於正南方時,表影最短,從這一時刻起算到第二天正午,太陽再次位於正南,表影最短的時間間隔就是一天,也就是一個真太陽日。

恆星日只在天文工作中使用,實際生活中我們所用的“日”是指晝夜更替的周期,顯然更接近於真太陽日。根據真太陽日制定的時間系統稱為“真太陽時”。連線一個地方正南正北兩點所得的直線為子午線,子午線和鉛垂線所決定的平面是正南正北方向的子午面。某地天文子午面兩次對向同一恆星的時間間隔叫做恆星日,恆星日是以恆星為參考的地球自轉周期。如果把時間單位,定義為某地天文子午面兩次對向太陽圓面中心(即太陽圓面中心兩次上中天)的時間間隔,則這個時間單位就稱作真太陽日,簡稱真時,也叫視時。它是以太陽為參考的地球自轉周期。恆星日總是比真太陽日要短一些。這是因為地球離恆星非常遙遠,遠到從恆星上看來,地球似乎是不動的,地球的公轉軌道相對於如此遙遠的距離已變作一個點了。從這些遙遠天體來的光線是平行的,無論地球處於公轉軌道上的哪一點,某地子午面兩次對向某星的時間間隔都沒有變化。比較起來,太陽離地球卻近多了,從地球上看,太陽沿黃道自西向東移動,一晝夜差不多移動1度。對於某地子午面來說,當完成一個恆星日後,由於太陽已經移動,地球自轉也是自西向東,所以地球必須再轉過一個角度,太陽才再次過這個子午面,既完成了一個真太陽日。

恆星日只在天文工作中使用,實際生活中我們所用的“日”是指晝夜更替的周期,顯然更接近於真太陽日。根據真太陽日制定的時間系統稱為“真太陽時”。

與太陽日的關係

1恆星日=23小時56分4.09894秒,短於人們日常使用的太陽日。

1)我們假設地球只有一面對著太陽公轉(像月亮一樣),那么'恆星日"只有一天而“太陽日”是0。

2)我們假設地球只有公轉沒有自轉,那么會出現什麼情況呢?那么“恆星日”就是0,而“太陽日”就是一年。
事實是地球有公轉又有自轉,那么把公轉多出的一天平均在每一天,於是太陽日=23小時56分4秒加+24小時/恆星年=24小時。恆星日是地球的自轉周期。地球公轉導致恆星日比太陽日多出一天,那么一回歸年的恆星日是366天。

與時間相關的

時間單位 取法自然:銀河年 · 默冬章 · · · · 日[時間概念]
人為單位: · · · · · · 年代 · 世紀 · 千年
天文的年 交點年· 回歸年· 恆星年· 近點年· 儒略年
天文的月 交點月· 回歸月· 恆星月· 近點月· 朔望月
天文的日 儒略日· 太陽日· 恆星日· 曆書日
天文的時 恆星時· 民用時· 曆書時
時間標準 國際原子時· 協調世界時(UTC)·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GMT)· 地球時(TT)· 力學時(DT)
授時與守時 授時原時· 曆元· 歲差· 均時差· 偕日升
守時地方平時· 時區· 標準時間
其他 剎那· 時辰地支)· · 大時· 晝夜平分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