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漢字]

恆[漢字]
恆[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恆(拼音:héng、gèng)屬於漢語常用字。本義為上弦月漸趨盈滿的樣子,又通“亘(gèn)”指綿延,延續,讀作gèng。月亮弦、望有常,故引申出長久、持久的意思;又引申特指恆心,用作名詞;又引申為表示行為動作的經常性,用作副詞。讀héng。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是《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異體字)

基本信息

字源解說

恆[漢字] 恆[漢字]

會意字,最早見於甲骨文(字形1、2)。初文寫作“亘(gèn)”。從“二”和“月”,“二”代表天和地,月即月亮,合起來表示月亮懸於天地間已有億萬年的時間,月圓缺往復而寓永恆之意。另外甲骨文還有從“弓”的異體(字形1)。《毛傳》解釋“如月之恆”中的“恆”為“弦”,鄭箋進一步解釋為“月上弦而就盈”。弦本弓上物,所以字從弓。一說強調月亮趨於弓形。在金文中,為區分字義,加上了“心”旁(字形3),其義殆與恆心有關;“亘”則成了“㮓”的古文。“月”和“舟”古文常混用,所以篆文中中間的“月”訛變為“舟”。秦漢文字或從月(字形6);或從舟(字形8);或從日(字形9)。從“舟”沿襲小篆之訛,從“日”則與從“月”相通。楷書作“恆(異體)”或“恆”。作“恆(異體)”者是從“月”或“舟”形體的變寫,作“恆”者則繼承了從“日”的寫法。

字形5、10、11是戰國楚系文字的特殊寫法,郭店簡、包山簡很常見。其相同之處是從“二”和“夕”,古代“月”和“夕”的寫法很相似,故以從“月”無別。其不同之處是字形5從“心”和“卜”,字形10、11則省去“心”而留下了“卜”,“卜”符非贅筆飾畫,其意難明。

文字釋義

拼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héng 永久,持久。 lasting;permanent 《詩經·小雅·小明》:無恆安處。 永恆;恆久;恆心
經常的,普通的。 constant;common 《三國志·吳主傳》:形貌奇偉,骨體不恆。 恆態:恆情;恆常;恆言
持久不變的意志。 perseverance 《論語·子路》: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做巫醫。” 有恆;持之以恆
(Héng)特指恆山。 Hengshan Mountain 《博物志》:五嶽:華、岱、恆、衡、嵩。 恆碣
〈文言〉規律;法則 law 《國語·越語下》:因陰陽之恆,順天地之常。 恆式;恆典;恆例
〈文言〉從前的,舊的(做法) 《禮記·月令》:國有大災,則帥巫而造巫恆。
《周易》卦名,詳見“恆卦”。
(Héng)姓氏用字。 恆思公(楚大夫名)
〈文言〉經常,常常。 always 《孟子·告子下》:人恆過,然後能改。 酣歌恆舞
〈文言〉猶嘗,曾。 《助字辨略》卷二:恆既訓常,而嘗與常通,轉相訓也。
gèng 〈文言〉上弦月漸趨盈滿的樣子。 crescent 《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日升月恆
〈文言〉周遍,遍及。 《詩經·大雅·生民》:恆之秬秠,是獲是畝。
〈文言〉通“亘”,綿延,延續 《漢書·敘傳上》:潛神默記,恆以年歲。

(釋義參考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原文〗

常也。從心從舟,在二之間上下。心以舟施,恆也 。

,古文恆從月。《詩》 曰:“如月之恆。”胡登切(héng)。

〖注釋〗

①心以句:桂馥《說文解字義證》:“‘施’當為‘鏇’。”

②《詩》:指《小雅·天保》。《毛傳》:“恆,弦也。”

〖譯文〗

恆,長久。由心、舟在天地之間上下往返會意。思念之心靠舟運轉,經久不衰。是恆的意思。

,是古文“恆”字。《詩經》說:“像月亮到了上弦的日子”。

說文解字注

【常也】

常當作長。古長久字只作長,淺人稍稍分別,乃或借下裙之常為之。故至《集韻》乃有一曰久也之訓。而篇、韻皆無之。此俗字之不可不正者也,時之長與尺寸之長、非有二義。

【從心舟在二之間上下】

上下猶往復也。

【心以舟施。恆也】

謂往復遙遠,而心以舟運鏇,歷久不變,恆之意也。宙下曰:舟車所極復也。此說會意之恉。胡登切,六部。俗本心上增一字,非。

【古文恆。從月】

此篆轉寫訛舛,既雲從月,則左當作緪,不當作夕也。若汗簡則左作舟,而右亦同此,不可曉。又按門部之古文閒作?。蓋古文月字略似外字,古文恆直是二中月耳。

【《詩》曰:“如月之恆”】

《小雅·天保》文,此說從月之意。非謂毛詩作緪也。傳曰:恆,弦也。按詩之恆本亦作緪,謂張弦也。月上弦而就盈,於是有恆久之義,故古文從月。

康熙字典

〔古文〕

héng ㄏㄥˊ《廣韻》《集韻》《韻會》並胡登切,音峘。《說文》:常也。

又卦名。《易·恆卦》:恆,久也。

又《禮·月令》:文繡有恆。疏:恆,故也。必因循故法也。

又《周禮·夏官·司弓矢》:恆矢痹矢,用諸散射。註:恆矢。安居之矢也。痹矢象焉。

又山名。《爾雅·釋山》:恆山為北嶽。《史記·夏本紀注》:恆山在定州恆陽縣。《風俗通》:北方恆山。恆者。常也。萬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

又州名,漢恆山郡,周武帝置恆州,因山名。

又姓。楚大夫恆惠公。

gèng ㄍㄥˋ又去聲。《轉注古音》古鄧切,音亘。《詩·小雅》:如月之恆。註:恆,古鄧反。弦也。月上弦而就盈。亦作絚。

又徧也。《詩·大雅》:恆之秬秠。註:恆,古鄧反。徧種之也。

◎按此字型制不一,《說文》《集韻》《六書統》《說文長箋》《精薀正訛》等書從月從舟,辨駁更改,或省或並,恐屬臆斷。因去古已遠,大篆,小篆已多不合,而況隷楷乎。凡講字形處,槩不贅引。

廣韻

常也。久也。亦州名,春秋時鮮虞國地,漢為恆山郡,周武帝置恆州,因山以為名。《爾雅》曰:“恆山為北嶽。”又姓,楚有大夫恆思公。胡登切。三。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宋本《廣韻》書影 宋本《廣韻》書影

( 康熙字典影印來源 )

字形書法

書寫提示

書寫演示動畫 書寫演示動畫

❶“忄”窄“亘”寬,底部“亘”高。

❷“忄”,左點在田字格橫中線。

❸“亘”,首筆橫起筆於豎中線;“日”略扁,上寬下窄,首筆豎在豎中線,框內短橫在橫中線下側;末筆橫較長,從“忄”下側起筆。

❹“亘”橫畫較多,注意間隔均勻。

書法欣賞

篆書、隸書 篆書、隸書
楷書 楷書
行書 行書
草書 草書

(書法圖片來源 )

音韻參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部韻目調韻系韻攝
廣韻胡登登開下平十七登平聲一等開口
中原音韻庚青開庚青陽平開口呼
洪武正韻何庚十八庚平聲
居鄧十八敬去聲
分韻撮要第十五登等凳德陽平

(音韻資料來源 )

拼音是heng的漢字

拼音是heng的漢字共有20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