捺

釋義:捺〈動〉 (形聲。從手,奈聲。本義:用手重按) 同本義 先須捺後腳,然後勒前腰。――《遊仙窟》

基本信息

漢字釋義

基本信息


聲母:n
字頭:捺
四筆號碼:7179
注音:nà
摘要:na
筆畫:11畫
部首畫:03
部首:扌部

基本字義

釋義:1.使勁摁:~手印
2.控制:~住性子好好說。
3.漢字筆畫,從上向右下的斜筆,在將寫完時略有波折。
部首查詢:03扌部

詳細解釋

捺:捺為右卜勢的筆回,它和撇相應,剛柔且見,增加楷書舒展、飛動、流美之勢,書寫要能勁健豐腴,壯實有力,進退抑揚,曲盡其姿。“八法”中稱撩為“磔”。顏真卿在《八法頌》說“磔,抑趨以遲移”,意存說明寫捺不宜快捷,而應緩進。
①逆下轉上,稍頓後轉鋒向右下;
②順勢逐漸鋪毫,下行轉平行,忌偏鋒,行運適度頓筆;
③提筆微向上回鋒,審勢出鋒並蓄意。
捺畫在唐楷諸家中收筆處形態有明顯區別,“歐體”形如“雁尾”,“顏體”形如“燕尾”,“柳體”形如“彎刀”。

古代術語

古代術語。由上方向下方板的著法。元嚴德甫晏天章《玄玄棋經》:“捺,以子按其頭曰捺,自上而按下也。”明林應龍《適情錄》:“自上而下邀住敵子曰捺。”現已不用。如圖中黑1扳,古時即稱“捺”。

琵琶演奏術語

捺,又稱“捺打”、“印”等。演奏捺的方法,是 在指關節的運動中,手指端取勢將弦身擊捺在相品位上, 使得微聲,捺與前面一音大都成上行進行。

制茶手藝

揉,搓,捺,抓。
來自國小語文冀教版6年級上冊26課《碧螺春》

拼音是na的漢字

拼音是na的漢字共有38個,如下: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