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黛拉街的鮮事

思黛拉街的鮮事

《思黛拉街的鮮事》是2007年新蕾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哈妮編著。 這是一本充滿動作的童書,是幾個孩子的“抓賊”紀錄。 這幾乎是一部兒童動作片,全書充滿了懸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讀者沒有喘息的餘地,自然而然地跟著小女主角的獨特敘述讀下去。 書中最想傳達的主題是敦親睦鄰的歸屬感。

內容簡介

思黛拉街的居民們都是普通家庭的人。這條街上的孩子們相處得比兄弟姐妹還融洽。突然有一天,一家神秘而富有的新鄰居搬到了這條街,於是發生了許多奇怪的事情:新鄰居怪異的生活方式,對鄰居們的百般挑剔,一封封神秘的信件,撕掉一半的傳真,謎一般的信號……孩子們從這些蛛絲馬跡中開始了一連串的跟蹤、調查、監視,並尋找答案……

這幾乎是一部兒童動作片,全書充滿了懸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讀者沒有喘息的餘地,自然而然地跟著小女主角的獨特敘述讀下去。

書中最想傳達的主題是敦親睦鄰的歸屬感。

作者簡介

伊莉莎白·哈妮,是畫齡16年的資深童書插畫家。在此之前她一直擔任廣告公司的美術總監,直到她首度接了一本童書的插畫工作,她才恍然大悟這才是她要做的事。16年來,伊莉莎白·哈妮與許多作家合作過,也出過自己的繪本。但是《思黛拉街的鮮事》是她第一本小說。伊莉莎白說:“我喜歡積極光明的故事。現在童書很多都是有關人際問題、離婚或單親家庭的故事,但是,我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家庭過得很快樂。

伊莉莎白非常重視小讀者們的感受,在寫作時,她極力避免說教,但又大量放入她對社會的關心。她最感不平的就是社會的不公和對人的漠視。她說:“我希望思黛拉街寫出一群屬於這條街的人。屬於一個好家庭,一群朋友,一個寵物。社區可以是好或壞的,如果一個社區讓人有信心,人們就會有歸屬感。當然啦,我也希望這是一本愉快的書,充滿情節、運作,結尾乾淨利落,而且好笑。”

獲得獎項

澳大利亞童書評議會銀獎

目錄

第一章 思黛拉街的鄰居們

第二章 別了,莉蓮姑婆

第三章 整修房子

第四章 奇怪的鄰居

第五章 假仙家庭

第六章 邊牆風波

第七章 布吉特大餐事件

第八章 幸運一舔

第九章 新圍牆

第十章 人仗狗勢

第十一章 失望的回信

第十二章 又遭投訴

第十三章 新車,又是新車

第十四章 捕狗人出擊

第十五章 海邊野餐

第十六章 神秘失火

第十七章 缺乏不在場的證據

第十八章 偽裝慘敗

第十九章 “夜眼”行動

第二十章 旅行袋的秘密

第二十一章 Chez Mireille盒子

第二十二章 “靜電”出擊

第二十三章 撕掉一半的傳真

第二十四章 收據

第二十五章 跟蹤調查

第二十六章 探個究竟

第二十七章 監視

第二十八章 最糟的一天

第二十九章 抑制不住的眼淚

第三十章 噴毒液的蜘蛛

第三十一章 尋找謎底

第三十二章 投這裡,灌那裡

第三十三章 包裹事件

第三十四章 孤注一擲

第三十五章 機場追逐

第三十六章 未解之謎

第三十七章 春天

書評

《一輩子的書》

(此書評是梅子涵為新蕾出版社出版的“國際大獎小說系列”寫的總評)

梅子涵

一個希望優秀的人,是應該親近文學的。親近文學的方式當然就是閱讀。閱讀那些經典和傑作,在故事和語言間得到和世俗不一樣的氣息,優雅的心情和感覺在這同時也就滋生出來;還有很多的智慧和見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課堂上和別的書里難以如此生動和有趣地看見的。慢慢地,慢慢地,這閱讀就使你有了格調,有了不平庸的眼睛。其實誰不知道,十有八九你是不可能成為一個文學家的,而是當了電腦工程師、建築設計師……可是親近文學怎么就是為了要成為文學家,成為一個寫小說的人呢?文學是撫摸所有人的靈魂的,如果真有一種叫作“靈魂” 的東西的話。文學是這樣的一盞燈,只要你親近過它,那么不管你是在怎樣的境遇里,每天從事怎樣的職業和怎樣地操持,是設計房子還是打制家具,它都會無聲無息地照亮你,使你可能為一個城市、一個家庭的房間又添置了經典,添置了可以供世代的人去欣賞和享受的美,而不是才過了幾年,人們已經在說,哎喲,好難看歐!

誰會不想要這樣的一盞燈呢?

閱讀優秀

文學是很豐富的,各種各樣。但是它又的確分成優秀和平庸。我們哪怕可以活上三百歲,有很充裕的時間,還是有理由只閱讀優秀的,而拒絕平庸的。所以一代一代年長的人總是勸說年輕的人:“閱讀經典!”這是他們的前人告訴他們的,他們也有了深切的體會,所以再來告訴他們的後代。

這是人類的生命關懷。

美國詩人惠特曼有一首詩:《有一個孩子向前走去》。詩里說:

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

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開的紫丁香,那么它會變成這個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雜亂的野草,那么它也會變成這個孩子的一部分。

我們都想看見一個孩子一步步地走進經典里去,走進優秀。

優秀和經典的書,不是只有那些很久年代以前的才是,只是安徒生,只是托爾斯泰,只是魯迅;當代也有不少。只不過是我們不知道,所以沒有人告訴你;你的父母不知道,所以沒有告訴你;你的老師可能也不知道,所以也沒有告訴你。我們都已經看見了這種“不知道”所造成的閱讀的稀少了。我們很焦急,所以我們總是非常熱心地對你們說,它們在哪裡,是什麼書名,在哪兒可以買到。我就好想為你們開一張大書單,可以供你們去尋找、得到。像英國作家斯蒂文生寫的那個李利一樣,每天快要天黑的時候,他就拿著提燈和梯子走過來,在每一家的門口,把街燈點亮。我們也想當一個點燈的人,讓你們在光亮中可以看見,看見那一本本被奇特地寫出來的書,夜晚夢見裡面的故事,白天的時候也必然想起和流連。一個孩子一天天地向前走去,長大了,很有知識,很有技能,還善良和有詩意,語言斯文……

同樣是長大,那會多么不一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