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花燈

土家花燈,是土家民間歌舞藝術。演唱的內容多是思南土家族人民民眾的生活內容,音樂輕快,悅耳動聽,動作優美,生動形象。從婉轉動人的優美唱腔、濃郁的鄉土氣息、燈戲兼容的獨特民族風格,折射出烏江流域的人文風采,從而成為戲劇百花苑中的一枝奇葩,為人們喜聞樂見。
編輯本段土家簡介
思南土家族是湘鄂渝黔邊界土家族整體中的一部分,是古代巴人的後裔,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從巴人聚居的長江之濱,順烏江而進入思南這塊土地。土家族是我國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土家族的茅古斯、擺手舞、儺舞等早已聞名於世,而思南土家花燈舞,因種種原因,外人知之甚微。自古以來,思南土家族在祭祀神靈祖先活動中、在唱歌耕種中、在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傳承演說中,均採用傳統的說唱形式進行表達和流傳。
編輯本段發展歷史
思南土家花燈,根據老藝人的追根溯源和唱詞中表現的歷史特點看,大致起源唐宋之間,風行於明代、清代。思南土家花燈到清朝末年,因受外來戲劇文化的影響,已發展成為花燈戲---高台戲,這是花燈史上的一個大的飛躍。清光緒18年,思南人羅芳林從雲南協台位子上告退還鄉。在家鄉羅家壩搭了一個正規的舞台,便把土家矮台戲,搬上了高台演出,稱之為高台戲,高台戲由此而得名。思南土家花燈、高台戲均有實的民眾基礎,它不僅為人們喜聞樂見,而且它還是土家人民歌頌正義,反對邪惡的有力武器,清朝鹹同年間,在思南爆發了以土家人民為主體的白號軍農民起義,思南到處出現自編自演的《白號軍》、《勸清軍》花燈二人轉。許家壩、文家店、大河壩、大壩場、塘頭等花燈盛行。在思南跳花燈被認為是唐朝留下360盞燈中的兩盞。即茶燈和扇子燈。
編輯本段表演形式
思南土家花燈不僅歷史源遠流長,而且表演形式也多種多樣,最初是“二人轉”。明末清初已發展到了三人出場,或一男二女,叫“雙鳳朝陽”,或“二男一女”叫“雙獅戲球”,已有的地方二男兩女叫“花燈戲”。旦角又叫么妹,男扮女裝,扎假髮辮,包頭巾,著花裙,右手執綢邊花摺扇,左手執彩巾。丑角又叫乾哥,反穿皮襖,扎腰帶,瓜皮帽子頭上戴,右手執大蒲扇。乾哥圍繞么妹轉,相互鏇轉唱跳,乾哥舞蹈動作豐富多彩,既儲蓄幽默,又滑稽可笑,在表演時,往往是乾哥先出場,藉故以道白的方式請么妹上台,么妹應聲上台開始了舞蹈。“兩旦兩醜”的“雙花燈”,近似於集體性舞蹈,在唱《開財門》時在院壩表演。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指引下,出場人數不受限制,多達二三十人,而且女性扮演旦角,改變了原先男扮女裝的傳統作法。土家花燈的組織形式,既固定又靈活。各土家山寨都有固定的花燈隊,有較為固定的排練場所,整齊的服裝道具,有專人負責,各自都有自己特色節目,召之即來,來之能演。這些組織,解放前叫燈會,由族長或閭長任會長。燈會有燈田,由會長指定專人耕種,所有收入用於燈會支付;新中國成立後,通稱業餘花燈隊,隊長由村組幹部擔任,不取任何報酬,玩燈所獲收入全部用於自身建設。
編輯本段表演曲調
思南土家花燈音樂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地方特色。曲調分燈調、正調、雜調、小調等四大類,傳統的有24大類曲牌。由於土家花燈曲調繁多,風格各異,各地有不同特色,因而有花燈“不過寨,不過坡,不過界”的說法,土家花燈音樂,傳統伴奏樂器不多,但曲牌豐富。傳統的樂器有馬鑼、大鑼、二胡、月琴、三弦、折以鼓等。鑼鼓詼諧活潑,它使用的鑼比一般鑼大而厚,聲音堅實宏亮,遠播力強,潑辣熱烈,抨擊時能發出“卜音”給人以樂觀、堅實之感。所用的馬鑼剛脆,聲音尖而美,有跳躍之感。常用的鑼鼓曲牌有“單打五”、“雙打五”、“鳳點頭”、“鷹拍翅”、“牛擦癢”、“馬咬牛”、長路眼“、”金線吊葫蘆“和”四面進“等。
編輯本段表演特點
思南土家花燈是載歌載舞、歌舞穿插進行的民間藝術,思南土家花燈舞蹈形式活潑多樣,舞姿健康優美,它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音樂聲腔上,從民間花燈、山歌曲調中去改編或移植借用。表演上,儘管構思簡單、粗糙,但已初步構成了戲劇藝術的雛型。思南土家花燈當是土家族文化的結晶,當是土家族戲曲百花園中培育出來的一朵奇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