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軍抗俄

忠義軍抗俄是指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沙俄武裝占領東三省後,中國軍民自發組成忠義軍抗擊俄國殖民侵略。忠義軍是東北人民自發組成的抗俄武裝力量,堅持鬥爭3年多,進行大小戰鬥數百次,沉重打擊了俄國殖民者的侵略勢力,顯示了中國人民保衛國土的堅強決心。直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忠義軍才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

簡介

光緒二十六年(1900)沙俄武裝占領東三省後,中國軍民自發組成忠義軍抗擊俄國殖民侵略。
是年閏八月沙俄侵占我東北三省,到處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企圖建立和強化殖民統治,實現最終吞併東三省的野心。東北人民、清軍官兵和義和團不堪忍受其血腥鎮壓,自發組織武裝反抗,形成眾多的抗俄義軍,其中較強大的有三支:一是王和達、董毅敏為首的義和團餘部和農民軍。王和達(?―1902),奉天(遼寧)海龍人,貧苦農民。董毅敏,原籍山東,時在奉天通化縣一座寺觀做住持,人稱董老道。他們由於不堪忍受地主、官府欺壓而起義,後投入抗俄鬥爭,率領義和團活動在海龍、通化交界一帶的山區。二是劉永和為首的忠義軍。劉永和(約1841―?),奉天海龍人,原籍山東,獵戶。曾在吉林琿春一帶投身綠林,槍法超群,人稱劉彈子,後歸附清軍,隨琿春副都統英聯抵抗沙俄入侵。英聯兵敗後,劉永和退到吉林西南磨盤山一帶,沿途清軍兵弁和地方散勇紛紛歸附,隊伍很快發展到4000多人。他們武器精良,號稱忠義軍,為當時東北地區一支重要的抗俄力量。三是楊玉麟為首的鎮東軍。楊玉麟是蓋平(遼寧蓋縣)人,曾做捕役,綽號“十四閻王”,在吉林將軍長順鎮東營效力。俄軍入侵東北後,他領導一支數千人的隊伍,以吉林官兵名義活動在朝陽和海龍一帶。當時,參加這幾支抗俄武裝的民眾階層十分廣泛,起義隊伍成分複雜,各軍之間又獨自作戰,沒有統一的領導核心,力量單薄,無法集中兵力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
二十六年底,各路義軍迫切感到聯合抗俄、共同作戰的必要,於是劉永和率部從吉林西南回師海龍,二十七年正月(2月)與王和達、董老道的農民軍、楊玉麟的鎮東軍及李貴春、欒鴻鈞率領的抗俄武裝實現了聯合。此後這幾支抗俄軍隊統稱為忠義軍,以“御俄寇、復國土”為宗旨,集結將士約2萬人,不受官餉,亦不歸節制,獨自豎起抗俄鬥爭的大旗。忠義軍號稱40營,仍沿用原劉永和軍隊的清軍編制。劉永和自稱總統,統率全軍;與劉永和兄弟相稱的劉秉和為幫統;王和達、董老道、李貴春、楊玉麟等為統領,各率數營官兵。下設營官、幫帶、哨官等職。忠義軍的組成標誌著東北人民抗俄武裝力量日趨強大。
同年二月,屈膝於俄軍的原盛京將軍增祺企圖利用劉永和抗俄不反清的思想招撫忠義軍,但俄軍不允,企圖迫使忠義軍徹底繳械。俄軍關東司令官阿列克謝耶夫一面在鐵嶺至大孤山一線加強警戒,防止忠義軍與退守東庫魯(哲庫倫旗)一帶繼續堅持抗俄鬥爭的原盛京副都統晉昌聯合,進攻盛京(瀋陽);一面調集奉天和吉林的俄軍,在其頭目柴爾必思克和高里巴爾斯指揮下,分兵三路進犯通化、海龍,圍剿忠義軍。柴爾必思克率俄軍從奉天出發,二月二十二日(3月31日)到達興京,次日剛進入通化境內,就遭到王和達、董老道率領的忠義軍的襲擊。同時,忠義軍一支精銳騎兵在幫帶姜海山指揮下,奔赴敵後,直搗新賓堡。新賓堡地鄰省城,是興京廳所在地,距老城及清朝陵寢重地很近。忠義軍突襲新賓堡使俄軍與清政府十分恐慌,俄軍尼古拉部立即趕來救援。二十六日,姜海山率軍以逸待勞,阻擊俄軍,打死打傷20多人。二十八日,劉永和、劉秉和、楊玉麟避實就虛,率忠義軍主力從通化西北趕到新賓堡,與姜海山部會合,兵力達萬餘人。三十日,忠義軍進攻老城,後與俄軍在永陵展開激戰。劉永和準備攻下興京後進軍盛京(瀋陽),收復省城。這時,柴爾必思克率俄軍主力在通化撲空,急忙調頭回援。另外兩路俄軍也被王和達、董老道及當地民眾武裝牽制,死傷50多人。三月初三,柴爾必思克趕到興京,忠義軍又迅速撤出。至此,俄軍的圍剿計畫變為泡影,被迫退回奉天和吉林。此後,劉永和、董老道率主力回到通化一帶修整;王和達、李貴春率部進入山城鎮,準備再次阻擊俄軍。同時,忠義軍十營總巡鄭蘭亭(綽號老君爐)率一支精銳騎兵挺進鳳凰城,擴大占領區,牽制旅、大俄軍增援瀋陽。至此,西至瀋陽、鐵嶺一線,南至鳳凰,北達海龍、通化,全有忠義軍活動。
俄軍圍剿失敗後,阿列克謝耶夫於五月初指令柴爾必思克、高里巴爾斯和“護路軍”上校米申科率兵三路進犯通化、海龍、鳳凰等地,再次對忠義軍進行圍殲。此次俄軍採納了吉林將軍長順和盛京將軍增祺的建議,大力扶植地方民團,利用忠義軍叛徒組成別動隊,從抗俄武裝內部進行分化、瓦解和暗殺,對忠義軍剿撫兼施。在中外反動勢力的強大攻勢下,成分複雜的忠義軍出現分裂。楊玉麟率部出走,重新打出鎮東軍旗號,到東庫魯投奔晉昌;劉秉和、姜海山在與俄軍激戰中被俘犧牲;李貴春被叛徒刺殺;劉永和、王和達、董老道等部被迫分散作戰,忠義軍實力受到極大損失。這時,帝國主義各國正脅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要求懲辦義和團禍首。不久,在東北積極支持義和團和抗俄鬥爭的晉昌被充軍新疆。楊玉麟、劉永和等人對抗俄鬥爭前途產生動搖,於二十七年冬先後接受清廷招撫,結果被俄軍劫持到伯力,做了俘虜。王和達、董老道一部經過艱難跋涉,轉移至鴨綠江邊帽兒山,與六合拳民眾會師,繼續堅持抗俄鬥爭。忠義軍是東北人民自發組成的抗俄武裝力量,堅持鬥爭3年多,進行大小戰鬥數百次,沉重打擊了俄國殖民者的侵略勢力,顯示了中國人民保衛國土的堅強決心。直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忠義軍才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

相關

中國近代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