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運用
弗洛伊德把作為人的性本能的“里比多”視作生命的動力,認為 “里比多”驅遣人的各種本能,它在人一生髮展的各個階段起著重要作用。從個人發展、心理失常、創造活動到社會習俗、宗教、文化及人類的各種行為,都是出自性本能衝動的動機,即都受“里比多”潛力的支配和推動。作家的創作就是性本能衝動的轉移、升華。弗洛伊德分析了 《俄狄浦斯王》、《哈姆萊特》和《卡拉瑪卓夫兄弟》這三部文學作品,認為作品反映的主題都是人類精神中普遍存在的戀母憎父的傾向,是作家性本能的變相發泄和滿足。在弗洛伊德看來,整個藝術創造過程,對於藝術家來說,就是他本能欲望的宣洩過程,而附麗於藝術家情結中的 “里比多”能量則是創作衝動的根源。弗洛伊德甚至認為藝術的起源,也是繫於性本能的意義之上。從這種心理動力理論出發,弗洛伊德把作家的心理活動及藝術創造與性的衝動聯繫起來。在弗洛伊德那裡,人類的一切精神活動都被認為是由性本能衝動決定的。如果說無意識是精神分析學的基礎,那么這種心理動力則是構成無意識的核心。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中,受責難和批評最多的就是這種心理動力理論,而責難和批評又共同集中在這種理論的泛性慾主義上。
心理動力理論
該理論是基於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個性動力理論。其假設是,事故是一種無意識的希望或願望的結果。這種希望或願望通過事故象徵性地得到滿足。也就是說,在某種意義上,事故是受傷害者所願望的。因而,要避免事故,就要更改人的願望滿足的方式,或者通過心理分析完全消除那種破壞性的願望。但這種理論無法提供某種手段去證實某個特定的動機會引起某個特定的事故。因此,這種理論實際上是不可行的。但是,這種理論卻從心理學的角度闡述了這樣一個觀點,即認為無意識的動機是可以改變的。與事故傾向理論相反,心理動力理論認為人的品性缺陷不是固有的、穩固的,而是可以修正的。因而一個人可能屬於具有事故傾向,但通過教育和訓練可以降低其事故率,而不必從工作中將他們排出。
遊戲認知動力理論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所提出的 一種遊戲理論。他認為,遊戲是學習新的複雜客體和事件的方法,是鞏固和擴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也是使思維和行動相結合的方法。他在研究兒童思維結構中,認為遊戲的作用是同化現實世界中的要素,而不需要對接受順應這些要素限制進行平衡約束。即遊戲只是為了使自己的經驗適合於現有結構,不發展新的認知結構。感知運動階段,兒童的練習遊戲,通過身體動作和擺弄物體進行,兒童由此得到快樂,又重複了已獲得的行為模式,實現同化過程;前運算階段的兒童,開始了象徵性遊戲,能用一種物體代表另一種物體,假設眼前不存在物體的存在,完成信號物與象徵事物聯繫的同化過程。可見兒童認知發展的階段性決定了兒童不同時期的遊戲方式,遊戲又以同化作用過程,促進兒童認知結構的發展。當兒童形成概念的能力發展後,能更準確地認識現實之時,遊戲的作用也就逐漸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