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縣第一中學

德清縣第一中學

浙江省德清縣第一中學,是浙江省首批綜合實踐實驗學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現有54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2694人,教職工220人,學校占地273畝,建築面積56000餘平方米。是省一級重點中學。

基本信息

簡介

浙江省德清縣第一中學是省一級重點中學、省文明學校、省衛生先進單位、省群體先進集體、省實施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先進集體、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省教科研先進集體、省科研興校百強校;是浙江省首批綜合實踐實驗學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現有54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2694人,其中高一學生701人,高二學生840人,高三學生1153人;教職工220人,學校占地273畝,建築面積56000餘平方米。現有專任教師179人,其中高級教師41人,一級教師59人。學校現有退休教職工66人。

學校資源

學校以“敬業樂群”為校訓,倡導“索真求實,尊師重道”的校風,“博採廣納,敬業愛生”的教風,“樂學多思,勤問好疑”的學風。

學校管理規範科學,學術研究氣氛濃厚,省規劃課題《普通高中選修課建設的實踐與探索》獲省第二屆教育科研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學生追求主動、和諧、健康、發展。長篇小說《零落》、《蝴蝶來過這世界》及學生習作集《苕水清影》相繼出版,在社會各界引起較大反響。近三年,高考上線率均在98%以上,其中本科率達70%以上。

“以人為本”是貫穿德清一中辦學的主旋律,“輕負擔高質量”是一中人孜孜追求的目標,形成了以綜合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模式。我校堅持的“基礎+特色”素質教育模式受到浙江省教育廳高度重視,邵宗傑、魯林岳等領導專程來我校就此進行調研,《教育信息報》、《光明日報》等媒體給予充分肯定。

所獲獎項

德清一中
德清一中

“以人為本”是貫穿德清一中辦學的主旋律,“輕負擔高質量”是一中人孜孜追求的目標,學校以教學為中心,科研興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建立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三位一體的課程結構體系,形成了以綜合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模式。學習不再以結果為終極目的,而重學生認知的過程,重創新意識的培養,重質疑精神的閃光,重實踐能力的提高。“刻苦求實,勵志創新”終於得到豐厚的回報:陳筱芬、蘇俊同學分別獲得全國中學生化學、物理競賽一等獎;何蕾蕾、陳杰同學撰寫的《早園竹早出筍——留養種竹的探索》一文獲第三屆全國青少年生物百題活動優秀項目國家二等獎;崔利靜同學利用課餘時間創作出27萬字的長篇小說《零落》(由中國文聯出版社發行);我校朝花文學社社員集體創作的25萬字精品彙編《苕水清影》(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郭黎霞同學業餘創作的近13萬字的長篇小說《蝴蝶來過這世界》(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王希同學創作的10萬字的《美麗邂逅》(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等等。我校堅持的“基礎+特色”素質教育模式受到浙江省教育廳高度重視;邵宗傑、魯林岳等領導專程來我校就此進行調研;《教育信息報》進行專版討論;《光明日報》等媒體給予充分肯定。2005年12月9日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召集全國近20個省市的專家、學者來校調研,並召開中語會創新寫作教學年會,對我校學生小說創作現象給予高度的讚譽。

音體美教育精彩紛呈、碩果纍纍。蔡靜同學獲省聲樂大賽二等獎,張曉菊獲鋼琴獨奏市一等獎,舞蹈《桑園情》獲省三等獎,校健美隊獲省首屆一級重點中學韻律操大賽三等獎,學校航模隊在1997年浙江省航模比賽中獲團體第一名,夏斯卿同學獲F3—E項目金牌,陳昕曄在全國首屆科幻繪畫比賽中獲省二等獎,蔡靜在省中小學生藝術節中獲三等獎,並有效地培養出了一批體育藝術的特長生。

歷屆英才

建校六十二年來,教學碩果纍纍,學校先後為國家培養了兩萬餘名優秀畢業生,共獲縣文科類、理工科類、外語類、藝術類狀元38人,其中陳筱芬為89屆高考理科類全省第六名,朱曉征為91屆高考文科類全省第七名,黃復旦為2004屆高考藝術類全省第一名,是我縣考生在歷次高考中取得的最佳成績。這些年來,德清一中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大、中國人大、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外交學院、北京廣播學院、上海交大、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山大學、西安交大、浙江大學等全國知名學府輸送了像姚強、桂業偉、薛雷、盧莉莎、陳筱芬、朱曉征、封穎、張梁、任濤、王鍶、任宇丹等一大批優秀畢業生。數百名學生現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等留學或工作,成績斐然。

發展前景

德清一中
德清一中

今日的德清一中繼承傳統、開拓創新,不斷取得新成績,得到新發展。已獲得: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省文明學校、省衛生先進單位、省群體先進集體、省實施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先進集體、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省教科研先進集體,省科研興校百強校;浙江省首批綜合實踐實驗學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等光榮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