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建造概況

結構特點

1916年9月1日胡德號正式開工建造,其他3艘同型艦也陸續開始建造。隨著德國戰列巡洋艦建造停滯,1917年3月停建3艘同型艦,只留下建造進度較快胡德號繼續建造。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臨近結束,建造工作放慢了進度。胡德號於1918年8月下水,於1920年5月5日完工服役。胡德號完工時標準排水量41,200噸,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主力戰艦。
30年代期間胡德號進行了數次局部的改裝,拆除兩舷副炮,加裝高射炮。1929年加裝艦載飛機彈射器,1933年撤除。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大規模現代化改裝的計畫被取消。
服役歷程

1923年11月-1924年9月胡德號參加特遣艦隊進行了名為“帝國巡遊”的環球訪問。
1929-1931於朴次茅斯進行大修、改裝
1931-1936於本土艦隊服役,其間於1933年進行部分現代化改裝
1936-1939於地中海艦隊進行中立巡邏(西班牙內戰期間
1938年加裝裝甲
1939.1-1939.8於朴次茅斯進行改裝
1939.8-1940.3加入本土艦隊,其間被德軍炸彈輕微擊傷
1940.3-1940.5於達文波特進行小幅度改裝
1940.6-1940.8服役於地中海艦隊,參加了米爾斯克比戰役,在追逐法國戰列巡洋艦斯特拉斯堡號過程中主機發生故障,後修復
1940.8-1941.1參加了本土艦隊於大西洋、北海上的行動
1941年初在羅塞斯裝備了雷達
1941.5.21與“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出海參加對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搜尋
1941.5.24於丹麥海峽(冰島Reykjanestá角160海里以西,63-00'N,32-00'W)被德艦擊沉,1421人遇難,3人倖存。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了對抗德國準備建造的戰列巡洋艦,根據英國皇家海軍的“戰時緊急計畫”,計畫耗巨資建造4艘戰列巡洋艦,1916年5月31日日德蘭海戰爆發了,針對在這次海戰反映出來的問題——戰列巡洋艦防護方面的脆弱性,從1916年9月1日開始,胡德號經過重新設計繼續建造(4艘戰列巡洋艦已經鋪設龍骨,隨著後來德國放棄了建造計畫,最後只有“胡德”號建成,其餘3艘在1917-1918年被取消)。1920年完工服役,“胡德”號在皇家海軍中是最大,成本最高的主力艦,而且她的航速是當時海軍主力艦中最快的。“胡德”號被視為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成為大英帝國海上國力的象徵,她給人深刻印象,在其服役生涯中多次作為英國皇家海軍展示英國國威的禮儀艦出巡世界各國而受人矚目。大英帝國廣布全球的海外殖民地和殖民利益,需要有強大並且可以快速集結的艦隊保護和炫耀,所以戰列巡洋艦就應運而生了,並且完成這樣的任務還是勝任的,但將其用於海上戰列決戰就再次證明了是不太合適的。
“胡德”號服役後,曾被任命為本土艦隊旗艦。1936年-1939年西班牙內戰期間曾進行中立巡邏。1939年進行現代化改裝:拆除兩舷12門副炮,還拆除水下防雷裝甲設施,重新安裝了艦橋,考慮到當時的空中威脅,加裝了7座雙聯裝4英寸口徑高射炮,3座8聯裝40毫米口徑“砰砰”(pom-pom)炮,還加裝了新設計的5座20管76mm口徑火箭發射器(可算是最早的防空火箭,但防空實戰時並不可靠),這次改裝使她減少了1,200噸排水量,提高了航行速度。1940年從新服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間,1941年5月18日,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和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駛入大西洋。英國海軍在21日發現這兩艘船,海軍部正確地判斷出德艦的意圖——突入大西洋進行破交作戰,並制定了先發制人的作戰計畫。24日5時35分“胡德”號和“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發現了德艦,5時52分在23,000米的距離上,胡德號向對方開火,5時55分德艦集中火力向“胡德”號開火。交戰不到6分鐘,雙方距離接近到13,600米的距離上,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一發重800公斤的380毫米口徑穿甲彈命中了“胡德”號,引發了“胡德”號後部炮塔彈藥庫發生了毀滅性的大爆炸,後炮塔被炸飛掀到了空中,“胡德”號在爆炸處斷裂成兩截,迅速沉沒(冰島Reykjanestá角160海里以西,63-00'N,32-00'W)。全艦1418名官兵陣亡,包括艦隊指揮官蘭斯洛特·霍蘭海軍中將,僅有3人獲救。其實,“胡德”號還是具備一定戰鬥力的,只不過無巧不成書,倒霉的“胡德”號僅被“俾斯麥”號一枚380毫米口徑穿甲彈命中了艦體後部,就引起後部主炮塔彈藥庫的殉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