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工業

德國汽車工業

德國是現代汽車的發祥地,是生產汽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自從1886年卡爾-本茨發明第一輛汽車至今,德國的汽車工業已經走過了120多年的發展歷程。德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也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經歷了“發明實驗”、“不斷完善”、“迅速發展”和“高科技廣泛套用”這樣四個階段。而且每一個階段的發展,一直都與德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重大事件緊密聯繫在一起。

汽車的發明實驗階段(1886~1910年)

進入工業化強國

19世紀70年代,正是西方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興起的時候,德國人抓住了從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國統一後的幾十年時間,在19世紀末創造了一個奇蹟:德國在短短的30年裡走完了英國人用了100多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道路,從而使德國躋身於世界工業化的強國之列。

汽車行業興起

德國汽車發展歷史簡畫 德國汽車發展歷史簡畫

這一時期,由於內燃機的發明和汽車的誕生,使當時德國的汽車廠紛紛湧現,一些其他行業的廠家也轉向汽車生產。1901年,全德國只有12家汽車廠,職工1773人,年產汽車884輛;而到了1908年,德國的汽車廠已達到53家,職工12 400人,年產汽車5547輛。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汽車工業已基本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工業部門,汽車製造工人5萬多人,年產量達2萬輛,這是僅次於美國的汽車產量。

汽車技術不斷完善階段(1911年-1940年)

黃金二十年

德國的汽車工業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已基本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工業部門,年產量達到2萬輛。儘管如此,由於此前的歐洲一直還處在蒸汽機統治的時代。1923年到1929年這7年時間,被稱為是德國汽車工業“黃金般的二十年代”。這一時期,汽車工業發展迅速,現代汽車技術不斷得到完善。

高速公路發展

1933年希特勒上台,希特勒把魏瑪共和國時期已經規劃好的高速公路建設和國民轎車的生產提上了日程表,把發展汽車工業及與此相關的行業擺到十分顯著的位置。汽車的誘人前景和迅速發展起來的高速公路網,使此後的三十年代再次成為德國汽車生產的“黃金時代”。

奠定基礎

到二戰爆發前,德國的汽車工業已具有相當的基礎,戴姆勒—賓士、奧迪、大眾等汽車公司均已形成一定的生產規模。從而為汽車真正成為體現20世紀30年代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這個世界上產品文化的一個主要載體之一,奠定了基礎。

汽車工業迅速發展階段(1941年-1960年)

迅速發展

二戰爆發後,德國很快捲入全面戰爭。整個二戰期間,德國的汽車工業轉而成了軍事工業的一部分,為戰爭服務。到二戰結束時,大部分汽車工廠都遭受重創,幾乎成了廢墟。所以直到進入五十年代,德國的汽車工業才真正進入了迅速發展時期。

飛速發展

國民車大眾甲殼蟲 國民車大眾甲殼蟲

1950年,聯邦德國的汽車產量達到30萬輛。隨著國內高速普及汽車以及汽車出口競爭能力的不斷提高,汽車產量大幅度上升,尤其以大眾公司的“甲殼蟲”汽車為代表,標誌著德國汽車工業開始進入飛速發展的階段。1960年,德國的汽車年產量已達200萬輛,10年內,增長了5.7倍,年均增長率達21%,從此成為歐洲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出口國。


汽車高科技廣泛套用(1961年-20世紀末)

現代科技套用

從六十年代開始,聯邦德國的汽車工業繼續以較高速度增長,經過競爭,汽車廠家由100多家到僅剩下10多家,產量卻不斷提高。許多現代科技被廣泛套用於汽車工業,汽車生產開始進入一個成熟階段。在兩德重新統一後,德國的汽車工業在不斷地進行著調整和重組。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德國的汽車工業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平穩發展

1966年,德國的汽車產量被日本超過,排名居世界第三位,並一直保持到現在。1971年,德國的汽車年產量達到400萬輛。在這以後,由於受兩次石油危機的影響,加上德國國內汽車已基本普及,德國汽車出口的勢頭也有所減慢,而進口量卻有較大增加,從而使德國汽車產量呈現下降、徘徊和低速增長的態勢。整個20世紀70年代,德國汽車工業的產量一直徘徊在300萬~400萬輛之間。而整個80年代,德國的汽車產量則一直在400萬~500萬輛之間波動。到20世紀末的1998年,德國的汽車產量達到了570萬輛。

汽車產業整合再發展階段(20世紀末至今)

重組兼併

20世紀末以來德國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國內汽車的銷售大幅下滑,自1999年以來,德國國內市場汽車銷量已累計下跌了15%。德國汽車工業開始危機四伏,進入了“多事之秋”。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起,全球汽車業發生的最重要事件莫過於資產重組、聯合兼併的浪潮了。這一時期德國汽車業發生的比較引人注目和產生較大反響的重組及聯合兼併事件主要有:賓士與克萊斯勒的合併;大眾與寶馬收購勞斯萊斯、賓利等。

面向開發中國家

2004年,德國汽車工業全球範圍內生產的汽車超過1300萬輛,占全球汽車產量的20.7%。德國國內生產的汽車557萬輛,其中轎車產量520萬輛,出口367萬輛、進口114萬輛。而德國品牌的轎車在海外的生產量則超過了422萬輛。目前,德國汽車業主要由五大公司所壟斷,他們分別為賓士(即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大眾、寶馬、歐寶和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在德國的子公司。由於飽受歐元疲軟的影響,在經歷了2010、2011年的輝煌之後,2011年世界範圍內共銷售了654萬輛汽車,2013年累計銷售汽車降到325萬輛,比2012年下降了4.02%。德國汽車業將目光轉向了開發中國家,比如中國、巴西和俄羅斯等國,德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只有10%的企業仍然堅持在德國進行新的投資。已有超過26%的德國零部件企業在東歐國家開設新廠。德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已在全球設立了1400多家獨資或合資企業。零部件行業進一步趨向集中,德國零部件企業數量將趨減少。

三分之一江山

經過幾十年的演變,世界汽車工業已基本形成了所謂“6+3”的競爭格局,基本可以代表當今世界整個汽車工業,因為這些企業的汽車產量之和已占到全世界汽車總產量的95%以上,其中德國的汽車公司為“2+1”,占了三分之一的江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