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黃庭內景外景經

御書黃庭內景外景經

御書黃庭內景外景經,內容和形式均十分相似,實為同一經書的不同傳本。兩書以七言歌訣形式傳述養生修煉原理,為歷代道教徒及修身養性者所重視。《黃庭外景經》文詞清新,易於傳誦,而《黃庭內景經》的內容比《外景經》完備,且多有發揮。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御書黃庭外景經》一卷,清乾隆九年(1744年)高宗弘曆墨筆楷書寫本。每半開7行,行15字,無行格,上下雙邊,版框23.3cm×12.7cm。經折裝。兩冊合裝於仿宋錦函套內,再盛放於立式雕漆匣中。匣之正面刻道教神仙圖案,背面刻“大清乾隆季敬制”字樣,年款兩側有雙龍戲珠圖案,底部為海水波紋。匣長15.5cm,寬8.6cm,高34.4cm。
御書黃庭內景外景經御書黃庭內景外景經
《御書黃庭內景外景經》為道教經典,原藏“玄穹寶殿”。經書正文前有明黃蠟箋泥金彩繪雲龍紋護頁,扉頁繪老子像,卷末繪護法神像。無序跋。《御書黃庭內景經》卷端題“太上黃庭內景玉經”,內分上清章第一、上有章第二、口為章第三以及黃庭章第四等共三十六章,末書“乾隆九年歲在甲子暮春之初九洲清晏御筆”。《御書黃庭外景經》卷端書“太上黃庭外景經”,末書“乾隆九年甲子春正敬書”。兩冊末尾鈐有“乾隆宸翰”和“惟精惟一”兩璽。
《黃庭經》有《上清黃庭內景經》和《上清黃庭外景經》兩種,內容和形式均十分相似,實為同一經書的不同傳本。兩書以七言歌訣形式傳述養生修煉原理,為歷代道教徒及修身養性者所重視。另有《黃庭中景經》,因成書晚,影響小,一般不包括在《黃庭經》之內。“黃庭”一詞見於漢代,古人認為,黃為中央之色,庭乃四方之中,五行土居中。其序云:“黃者,二儀之正色。庭者,四方之中庭。近取諸身,則脾為主;遠取諸象而天
歷史性質御書黃庭內景外景經
理自會。”黃主脾,主中央,亦人身之中間部位;庭為階前空地,引伸為“空”。景者,象也,亦即用靜功修養導致玄關出現時之“中空現象”。至於“內景”、“外景”,《荀子·解蔽》篇有“濁明外景,清明內景”之說。《外景經》主張“扶養性命守虛無,恬淡無為何思慮”以達到養生長壽之目的,並主張“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所致為專年”。《黃庭外景經》文詞清新,易於傳誦,而《黃庭內景經》的內容比《外景經》完備,且多有發揮。該書以古代醫學有關臟腑、經絡、精氣理論的相關知識作為內修成仙的生理根據,強調固氣煉精,使腦、心、脾等內象與天地日月等外象相一致,而實現己身的長生不老。

歷史性質

歷史上有不少書法家及文學家喜好《黃庭經》,或書寫法帖,或為文作序。《黃庭經》不著撰人名氏及時代,相傳為西晉南嶽夫人魏華存撰。晉王羲之有《黃庭經》楷書,被視為歷代傳刻之佳品。此本為清乾隆帝所書,一是表明他對此經的重視,二是希望通過書寫此經達到修煉自身的目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