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阿納托爾・蓋斯丹,法國神父,在他32歲時踏上了前往中國的傳教之旅,於1907年 11月15日到達上海。那裡的神職機關給他起了中國名字――丁鳴盛,並將他分派到河北獻縣任職,這箇中國北方的普通縣城也成為了他的第二故鄉。
丁鳴盛在中國的53年正值局勢動盪、戰爭頻發的時期,他與中國百姓一起,經歷了各種戰爭和災難,將其畢生精力傾注於中國的傳教事業上。直至1961年,89歲的丁神父在獻縣辭世,成為在華最後一名外國傳教士。
內容簡介
一部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家書集。一位在20世紀初來到中國河北獻縣的法國傳教士,在50餘年的中國傳教生活中,將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美好、質樸、真誠的語言敘述給他遠在一萬多公里之外的親人。一百多封家書,我們看到了中國那個時代的風土人情,體會著跨越半個多世紀家人間的尺素傳情。十多萬字里,涉及到了人文、歷史、親情,對今天的我們,不僅是知識和信息的收穫,更多的是對寫信者的敬佩。
編輯推薦
丁神父在油燈下寫下一篇篇家信時,不會想到你我此刻坐在書桌前捧讀他寫於一個、大半個世紀前的東西,所以,他的文字是真誠、質樸和毫無造作的,這也是今天作家們鄉野採風、閉門修為、電腦前苦思所不能得到的。我們翻檢陳案,譯者尺牘勞形,還原給我們一個世紀前的美文與情思,作為今人,我們讀它,了解那個時期的歷史、人文,滿足我們對知識、信息的渴求,我們也能越過這些文字,去謂嘆人類如何在艱難、匱乏的物質生活年代互相理解和扶持,走過屬於他們的一生;去讚美親人間血緣的紐帶不因時空阻隔而滅失,相反,靠著回憶、祈禱和尺素傳情,跨越半個多世紀而歷久彌新。
・獲《鳳凰網讀書》“新書首發”首頁推薦!
・讀書頻道相繼連載推薦!
・《新京報》報導9月25日在法國大使館文化中心舉辦的《從今以後我叫“丁”》新書活動,活動當天丁神父的後人以及本書的譯者從法國遠赴北京參加活動,以下為活動現場照片:
圖書目錄
序
尺素乾坤,情滿人間
――譯者的話
重訪我的舅公當年傳教的地方
――雅克・德勒瓦勒先生1994年訪問
張家莊
丁神父故鄉今日
――212年譯者重訪丁神父故鄉
奧布爾丹1
一、告別親人,告別祖國
197年1月7日~197年1月14日
踏上旅途-法國亞眠
里昂、馬賽-南國一瞥
登上“太平洋號”郵輪
二、向中國出發
197年1月15日~197年11月15日
離開法國
從塞得港寄出首封家書
埃及掠影
在紅海中航行
從亞丁灣到科倫坡
把家信拋進大海
從新加坡到西貢
開赴香港和上海
三、踏上中國土地
197年11月15日~197年11月3日
到達上海
從今後,我的名字叫丁鳴盛
乘“西風號”中國郵輪北上
煙臺印象:熱情豪爽的山東人
到達北方,踏上堅實的土地
在天津小住
向范家圪瘩出發
四、張家莊:我的第二故鄉
197年12月2日~198年9月3日
找到了我的家
從頭學習漢語
一天的生活
聖誕家書
新年的祝福
請為我祈禱
豪華的中國晚宴
第一次照相
過中國年
神父和少年的對話
中國人的禮儀
中國的高利貸
祈禱求雨
五、開始傳教
198年9月3日~1914年8月4日
奔赴大名府
祝福母親
來中國一年
比我在歐洲幸福
管理學校
媽媽的包裹
六、難忘的親情
1921年12月6日~193年6月29日
媽媽的教養,親人的支持
農村風俗
獻縣巡迴布道
永遠記住媽媽的愛
為媽媽亡靈祈禱終生
中國形勢尚難預見
七、在戰亂中工作
1931年7月4日~1939年3月25日
內戰不斷
6歲生日
難忘的離家記憶
水災和貧困
感動上帝
任丘的土匪暴行
日本人的威脅
演好生活中自己的角色
抗戰前的天津
祝願中國和平
戰爭來臨,保持冷靜和勇氣吧
八、生命的最後歷程
1945年1月11日~1961年1月28日
艱辛歲月,堅持信仰
我們靠教民養活
日軍的罪行
中國人在學新的生活
退休:79歲結束神職工作
在中國生活5年
幸福在路的盡頭
生命中最後的願望:請親人
寄些朱古力來
丁鳴盛神父紀年表
編後記
――超越時空的善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