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人物簡介徐毓泉(1926年9月26日~2005年4月26日),字靜濤,號拙廬主人,陝西西鄉人。中學高級教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漢中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漢中市中國書畫院副院長、漢中市漢台區書法家協會主席。幼年隨父徐澤生(與王世堂書友,曾協同籌刻《稿訣集字》並書釋題跋)學習書法。工楷書、漢隸行草。曾在《書法》、日本《知遠》等雜誌發表書作、書論。作品曾在北京、新疆、江浙等地展出,並收入《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合編出版有《王世鏜先生翰墨》。徐毓泉先生參加工作後,在教學工作之餘,他更加爭朝爭夕潛心書法藝術,並逐漸拓寬、明確自己的藝術追求,楷書由魏碑上溯“滇南二爨”(即《爨寶子碑》、《爨龍顏碑》)和《嵩高靈廟碑》等名碑,兼習隸書《張遷碑》、《禮器碑》等經典名碑,行草書習“二王”法貼。同時受章草大師王世鏜《稿決集字》中“目未寓章草,落筆附荒唐”一語的啟發,悟出今草源於章草,習草而不習章草,猶無源之水。於是他遍臨《急就章》、《出師頌》等章草名帖。終使先生的草書兼有章草韻味,渾樸雄健,獨樹一幟。傳略輯入《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名鑒》、《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社會評說徐毓泉先生從事教育工作,教中學語文。業餘之暇堅持揮毫,從未懈怠。文革中,徐毓泉先生家藏甚豐的碑帖書畫悉遭劫掠。浩劫之後,他重新搜羅碑帖,更加發奮學習,以抒鬱悶之情。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書法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徐毓泉先生的書法藝術也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個人書法風格日臻完善。從文革到改革開放的年代,他始終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對所謂現代書法不苟同、不趨勢、不媚俗。曾書徐悲鴻《金剛金》集聯“獨特偏見,一意孤行”以自勉,並將客廳兼書房的斗室,起名為“拙廬”以表明心志,並常用“愛拙不媚”、“拙趣”、“寧拙毋巧”等印章表達自己的書法藝術主張。在“愛拙不媚”的主旨下,他追求書寫內容的和諧統一。看他的字,拙樸厚重,渾然雄奇,浩然大氣。近年,他的書藝里又融入懷素,王鐸大草,點畫剛鍵,氣勢激越。
徐毓泉先生從教壇退休後,廣泛參加祖國各地的書藝交流。《書法》1982年第6期發表先生的書法作品;八十年代中期先生針對國內出版社把王世鏜章草草訣歌誤為明人所書而出版,先生執筆寫了《近代章草大家王世鏜—兼述一段離奇章草案》發表於1988年第5期《書法》;1988年,先生應邀赴四川都江堰空軍療養院交流書藝,以六尺宣紙六張銜接,奮筆揮毫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氣呵成,令在場官兵嘖嘖稱賞。1989年攜漢中書法作品赴新疆吐魯番展覽交流;1990年參加由市政協組織的六人書法赴北京展出;1993年至1995年先後應邀赴甘肅成縣、江蘇泰州、江陰、浙江東陽等地展覽交流,所到之處均獲好評。《褒斜石門十三品》在改革開放以來,吸引了不少國外參觀者,近年裡徐毓泉先生僅接待日本書道訪華團,應邀交流就達45餘次。日本《知遠》書道雜誌從1995年起每年都發表先生作品。近年來,他的書法作品或刻石,被文博單位收藏,或流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港台等地;2001年徐毓泉先生作品被收入《20世紀陝西書法篆刻集》;2003年11月徐毓泉先生在《淳化閣帖杯》“二王”系列書法大賽中獲獎,作品在上海美術館展出,並收入《淳化閣帖最善本王羲之法書選》。
徐毓泉先生不僅書藝精湛,而且為人正直淳樸,不務虛名,不隨俗流,提攜後學,甘當人梯,為漢台區書法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988年1月,漢台區書法家協會成立被首推為主席以來,書協進行了四次換屆,先生以德藝雙馨連任四屆主席。漢台區書法家協會經過16年的發展,是團結的16年,發展的16年,協會年年有展覽,歲歲有活動,會員書法水平整體逐年提高。截止目前,漢台區書協中有中國書協會員2名,陝西省書協會員25名,會員中書法、篆刻作品參加過全國性展覽有15人/次,會員中書法、篆刻作品參加過全省展覽有35人/次。1990年書協剛成立兩年,徐毓泉先生就提出中青年是書協的未來,在他的倡導下,《漢台區中青年書法家十二人作品聯展》得以展出;2001年又為其中八人辦了“漢台區書協中青年八人書法回顧展”。徐毓泉先生一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但從不以人師自居。先生對於書法愛好者的求教,無不熱情接待,悉心指導。與他接觸多的學生,不但在書法上得到指導,而且在做人上亦收益良多。以至於多年以後,在外地的學生提起徐毓泉先生時,無不肅然起敬,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有的學生說:“我與徐老師交往獲益最大,還在於這些年偶遇逆境或精神迷惘之時,都得到徐老師在思想上給予的鼓勵和啟示,使我能重新為之振作,更使我能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始終保持以務實平和的心態來敬業待人……這是使我難以忘懷和終身服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