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文

徐新文

徐新文,字藝飛,江西新建縣人,1960年出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南昌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新建縣美術書法家協會主席。 

基本信息

飛墨流韻間自有大美
——訪我省著名書法家徐新文
徐新文作品徐新文作品
徐新文書法徐新文書法
徐新文書法徐新文書法
文/徐蕾
低調質樸,這是徐新文給記者的第一印象。與他幾個小時的訪談,也印證了記者這一判斷。
深識書者唯觀神采。縱覽徐新文的書法之路,可以用“寧靜代替喧鬧,在無為中超越,在執著中升華”來概括。讀徐新文書法作品,會覺得有一股清香撲面而來,沁人肺腑,滌盪心靈,令人神怡。在他的筆下,藝術化了的漢字鮮活靈動,意態萬千,閃耀著生命之光。在淡淡的茶香與瀰漫的水墨芬芳中,著名書法家徐新文慢慢地展開了他的藝術長卷。
書如其人人如其書
了解書法的人都知道,書法藝術絕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一夜成名”並不適合書界。所以,但凡能夠稱之為“書法家”之人,必然是經歷了幾十年的磨礪與沉澱。
徐新文喜愛書法是受其父親的影響。這種與生俱來的濃厚書法情結,伴隨著他的整個從書歷程。他的父親當時在政府部門擔任秘書工作,寫得一手好字,人見人夸。在父親的薰陶下,徐新文很小就開始臨摹寫帖。學生時代,他的字就出類拔萃,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一致稱讚。
畢業後,徐新文走進了軍營,期間,他走遍北京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和美術館,近距離感受古代書法家的墨寶,感受北京濃郁的藝術氛圍,在空軍某部隊服役期間,他還參加了首屆空軍書法展覽並獲得大獎。退伍轉業後,徐新文回到了家鄉。雖工作繁忙,但他始終筆耕不輟,堅持日日臨帖,潛心修研。在一次全縣青年書法大賽上,他不僅奪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還結識了書法道路上的第一位良師——黃天璧。在黃老的悉心指導下,徐新文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書法,開啟了系統的書法訓練,遍臨各家法帖,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
楷書是書法的基礎。徐新文楷書從顏柳入門,後又學習歐體、褚逐良等諸家名帖,深究細探,奠定了紮實的基礎。為求通變,他又研習行草、篆隸,貪婪地從絢爛多姿的中國書法文化中汲取營養,並融合現代審美情趣,力求創作出帶有多元化、豐富化的個人書法風格。徐新文學書不急不躁,循序漸進,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由於他刻苦勤奮,悟性好,又先後獲得了張鑫、趙定群等著名書法家的悉心指導,眼界更為開闊,書藝日見功力,很快他便在江西書界嶄露頭角。
徐新文的書法追求一直是建立在傳統根基之上,並且追求面廣。他常說自己的書法之路其實是“追古意,師百家,展個性,寫內心”的過程。在書法上追溯傳統求意,求神、求法,博涉諸家,納百川為一流,得精粹而不囿法,於筆情墨趣中追求己意。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老一輩書法家的指導和中青年書道同仁們的支持、勉勵下,他的視野更加開闊,胸襟更加寬廣,筆法更加老辣。近年來,他的書法作品多次入展各類國家級書法展覽並頻頻獲獎。在榮譽面前,他從不張揚自己,更不隨波逐流,他腳踏實地地走自己的路,寫自己的字,真正做到書如其人,人如其書。從徐新文的作品中,仿佛看到了他在書法這條藝術道路上跋涉前行的身影,也深深感受到了他的這份執著和熱忱。
繼承傳統求變出新
對於喜愛書法的人來說,書法作品自完成之日起,便成為了藝術品,對作品和作者的解讀也就從作品本身展開。就書法本身而言,它並非對自然之象的具體描摹,也非社會文化及道德、修養、學識的具體表現,但在對書法作品的解讀過程中,又確實能感覺到上述因素的存在,從而通過作品將上述信息傳達給觀者。徐新文的作品就是他思想情感和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觀徐新文的書法作品,飄動雋逸的筆力、豐富的藝術性和良好的文化修養,是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其中透出的風雅閒適是他書法在審美情趣上的最重要的特徵。欣賞他的書作,可以看到他性情品格的自然反映和流露。
“作畫形易而神難。形者其形體也,神者其神采也。”形是物的外在表現,而神韻則是內心精神狀態的體現,書道之法亦如此。當今書法家欲有大建樹,須師古,但不泥古、不惟古,一不小心便落入“形”的旋渦而不能自拔,最終脫不了先賢的影子而難成大器。而要在書藝上得神韻,則一要天賦,二要學養。對於學養的認識,徐新文有著自己的理解:書法藝術的錘鍊要經過傳統的繼承、領悟和出新的過程。學習書法,除了要循序漸進外,還須多讀書,使心風雅,下筆則更風雅。徐新文自小就對古典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他還寫過小說、詩歌,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正所謂“書道之妙,妙在字外”,徐新文盡得箇中之味。極深的字外功夫,表現出了他深邃的思想、出眾的才情和極高的素養,他筆力的貫注和深入精微,使得作品充盈著思想性、文化性和豐厚的人文藝術。
古人云:“書者心畫也”。優秀的書法作品只有發自真情才能震撼讀者的心靈。徐新文的書法源於自學,啟蒙中沒有受到任何教育模式的限制,沒有受到各種流派的羈絆,他以自己的天賦去釋讀各種法帖,去領悟書法藝術的真諦,靠自己的藝術直覺去感受並駕馭運筆間的微妙,體味並傳達黑白構成的雅趣,把長期修煉的技巧與生活中所獲得的瞬間靈感形諸筆墨,讓蒼潤的墨色與老辣的線條寄寓自己的情懷,凸顯自己的藝術個性。
在徐新文的書法實踐中,成就最大的是他的行草書。他曾駐足“二王”書風的倜儻風流、明清諸家的汪洋恣肆,也臨寫過王鐸、米芾、黃庭堅等名家法帖,並努力貫通諸家,自求新意,隨機生髮。在用筆、用墨、結字、章法、意境上,追求氣勢的連貫、虛實的對比、條塊的組合、水墨的融匯、巧妙的穿插避讓以及激情的自由抒發構成了行草書作品的整體特徵,運筆跌宕起伏,用墨燥潤得方,灑脫中見莊重,妙法中寓古拙,給人以強烈的視覺美感,在沉毅流麗中還包含著一股靜謐雅致的悠閒之氣,使人聯想到高山流水的逸韻,感受到漁舟晚唱的愜意。
書者要有自己的個性,書法亦需追求個性。書法風格的形成,是長期臨帖磨礪與個人才思融會交合的結果。縱觀徐新文的行草作品,既不平正,也不險絕;既不為法度所縛,也不作狂形怪狀,呈現給人的是一種俊逸瀟灑、疏朗秀潤的面貌。他的俊逸瀟灑表現在結體的布局內,疏朗秀潤則深藏於整體的意境和氣韻里,在不經意中顯得意韻深遠,匠心獨具。觀徐新文書法用筆,果斷自然,沉著痛快,一派穩健大氣之勢。他的書法布白虛實分明,自然順暢,抒情達意,點畫、行氣互動、互摻中照應,作品神氣貫通且時出新意。行草書寫起來比其他書體快捷,結字、章法,墨色要一揮而就,這並非易事。觀徐新文的書法,疾弛交替,提按相間,如行雲流水,形神兼備,在微妙的誇張中,富於變化,氣韻連貫,內蘊魅力。所以,他的作品總給人一種醇厚典雅的視角美感,讓觀者回味無窮。
一個書法家,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面對傳統經典,面對書法的條線、筆墨,該如何突破自我?徐新文的作品給了我們一個答案:要不斷地交織在經典與我、我與經典中,並融會貫通,出新求變,這樣才會有所斬獲。
獨創蠟書升華境界
品味徐新文的筆健力道之美外,不難發現濃郁的書卷氣正是其一大亮點。對具有書卷氣的書法家來說,底蘊、筆力、學識、修養,能在一念之間讓人心身交融。同時,書家的作品無不透露著自己的個性和鮮明的氣息。欣賞徐新文的書作,一股健老秀勁之氣、清雅誠勁之風直撲眉宇,這氣息的獲得,首先來自作品的筆力之美。細品徐新文的書作,不難發現他的線條勁健而俊秀,舒展而灑脫,古雅中又閃現著當代人的審美取向。
徐新文書作的書卷氣還表現在他對“筆墨當即時代”的正確理解。在來自傳統有別於傳統的書法創作實踐中,這種萬變不離其宗、求新而不失法度、與時俱進的新意,不是盲目的選擇而是睿智的表現。徐新文對書法的傳統與創新深有體悟,對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哲學法則十分崇尚。清和勁秀、古典絕雅的風格他追求過;簡淡古質、緊勁含蓄的書風他體驗過;堅凝沉厚、超脫利捷的筆調也還在磨鍊中……這種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實質的探源,不時在他的書法藝術探索中體現著。
近年來,徐新文開始對書法的載體進行深層次的探索,並獨創蠟書。中國數千年歷史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均是白紙黑字,然而徐新文偏要“顛倒黑白”,他將書法所使用的墨換成了蠟,從而寫出黑紙白字、黑紙紅字、黑紙黃字。在徐新文的書房中,他的作品一眼看去,會讓人產生類似於觀看碑拓的感覺。其實,這兩者完全不同,蠟書不僅改變了傳統書法黑紙白字的格調,可以寫出多種不同顏色的字型,且字跡鮮明生動,使人耳目一新。
除了書法外,徐新文還對國畫山水、梅花頗有研究和心得。梅花自古以來為畫家青睞,徐新文不但喜歡梅花小巧玲瓏的花形,而且對其精神十分推崇。梅花往往使觀者聯想到嫩寒清曉的詩意,想到淡雅的幽香。徐新文畫中的梅花繁密多枝,那些細勁、淡色的小枝都傾斜伸張,疏影橫斜,節律自然。枝上的梅花盛開著,密密麻麻,讓人感受到了春意盎然的情趣。整體墨色酣暢,清新秀麗,雅俗共賞。徐新文的山水畫重視大自然的動感,通過或枯或淡、或乾或濕、或疾或徐的運筆,表現出一種生機盎然的情趣。
徐新文的書畫作品所表現出來對“真善美”鍥而不捨的追求,是他書卷氣最本質的表現。“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書法藝術之路何嘗不是如此呢?徐新文從小就與書法結下不解之緣,書法陪伴他走過童年,走進校園,走進軍營,走向社會,如今走進了碩果纍纍的秋天。品讀徐新文一路走過來的生活軌跡,原來是一條持續的多姿多彩、極富生命力的書法線條,我們願這些線條把徐新文的未來描繪得更加燦爛、更加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