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凌最馨

1978-1985年,積極組織推廣養殖福壽魚、尼羅羅非魚,發展羅非魚養殖業,引進、推廣更加優良的羅非魚,取代非洲鯽魚。 1985年作為廣東"推廣養殖福壽魚"項目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1~1991年,致力組建和不斷壯大廣東水產養殖技術推廣體系,成績顯著。

工程師。女,1936年11月出生,廣州人。中共黨員。曾任廣東省水產養殖技術推廣總站負責人,廣東省水產廳養殖處淡水科科長、養殖處副處長,廣東水產學會淡水漁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水產廳中等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主要貢獻:長期從事淡水養殖生產管理與科技推廣工作。3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在圍繞如何加快廣東淡水漁業的發展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貢獻。1978-1985年,積極組織推廣養殖福壽魚、尼羅羅非魚,發展羅非魚養殖業,引進、推廣更加優良的羅非魚,取代非洲鯽魚。自1978年起,密切配合珠江水產研究所引進台灣利用尼羅羅非魚、莫三比克獲得子一代--福壽魚雜交育種新技術,並及時組織鑑定和在省內採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大力推廣養殖,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和顯著經濟效益,有效推進了省內各地和省外許多地方多種良種羅非魚養殖業的蓬勃發展。1985年作為廣東"推廣養殖福壽魚"項目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86-1990年作為"順德萬畝連片池塘高產綜合技術"和"廣東雜交鯉繁育及養殖技術"、"稻田養魚技術推廣"以及"廣東省蝦配合顆粒飼料標準"等項目的組織和參加者之一,分別獲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1988年全國農牧漁業部豐收計畫二等獎、1989年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以及1990年廣東省水產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981~1991年,致力組建和不斷壯大廣東水產養殖技術推廣體系,成績顯著。一是爭取與落實1981、1982年省府關於"在魚塘面積一萬畝以上的縣成立淡水養殖技術推廣站"和"在沿海水產養殖重點縣成立海水養殖技術推廣站"的決定,在省成立了總站,14個市、52個縣成立了中心站、分站,配備技術推廣人員252人;二是以1986年韶關市配備首批山區鄉鎮漁技員為試點,1987年起爭取省財政定期專項資金作啟動,在全省各地配備了600人的鄉鎮漁技隊伍,目前全省水產養殖技術推廣隊伍已發展到2560人,這支隊伍活躍在廣大農村基層第一線,在試驗、示範、培訓、推廣以及信息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成效的工作,有力促進了廣東水產養殖事業的發展。由於長期從事水產科學技術推廣工作成績顯著,1990年獲廣東省水產局頒發"水產科學技術先進工作者榮譽證書"。參加編寫《廣東池塘養魚》(增訂本)、《尼羅羅非魚養殖前景及養殖技術資料彙編》;組織制訂、參加起草廣東漁用飼料標準《草魚配合顆粒飼料》、《蝦配合顆粒飼料》、《鰻魚配合飼料》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