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保字,
字阮鄰,浙江歸安(今浙江省吳興縣)人。清道光四至五年(1824-1825年)和道光八年(1828年)任平羅知縣。徐保字雖然是封建時代的知縣,但為平羅人民做了很多有益之事。他建義倉以賑濟災民,開溝渠以發展農牧;建義學以啟蒙鄉里,修古蹟以惠及後人。數年之間,使災後的平羅經濟迅速恢復。而他在平羅最大的功績之一,則是編纂了平羅歷史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縣誌《平羅紀略》。
道光五年(1825年),上司飭令建義倉,徐君則以“平邑地瘠民貧,一切寒薄之家概置勿問”。而把各堡富戶集中到縣署做工作讓富戶出糧,完成了2700多石義糧。還奏請朝廷,緩徵遭受旱災和雹災民眾的賦稅,並貸給他們籽種、口糧,讓他們勤懇耕種。
徐知縣還能體察民情,關心農民的疾苦。他發現鎮朔堡的42頃地,由於“新濟渠”上游有10餘公里通過沙窩,被沙子阻塞,往往斷源絕流,無法澆灌,旱荒不時威脅著人們的生活。嘉慶年間,曾準備移渠,需占洪廣堡民田而“百姓阻撓,爭訟不息”故放棄。徐知縣經過一番調查研究之後,決心要根治這一積弊。他親臨洪廣、鎮朔二堡,一面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一面組織農民突擊改渠,“三日功成”,並給被占地農民以合理補償,灌渠流暢後,兩堡人民共享其利。
徐知縣還十分熱心辦學育人。目睹“平羅社學久廢,貧寒子弟無力讀書”而深感同情和不安,於是慷慨解囊並動員社會力量捐資,在縣城西建起了義學,從外地聘請了教師,市民民眾無不稱快,爭相送子女入學,“不數月而來學者以百計”。為使這所學校能持久地辦下去,他又拿出自己的廉俸“三百串文”,以學校的名義存當商生息,作為學校的費用,他還捐資“八百八十串文”在頭閘、黃渠橋、石嘴山虞祥堡、西河堡等處各建義學一所,讓這些地區貧苦民眾的子女都有上學讀書的機會。
平羅自清雍正二年(1724年)設縣,乾隆三年(1738年),又遭強烈地震,損失慘重,之後的80餘年中一直休息涵壖,無暇編纂縣誌。道光四年(1824年),徐保字蒞任平羅,他認為“守土者章志貞教……,縣誌為出治之本,不可不搜羅而裒輯也。”因此,到位伊始,即把編修平羅縣誌列為己任。平羅由於邊患所致,“掌故殘缺,文獻寂寥……詢之吏無可考據,咨之士無可商榷槯。”修志十分困難。徐知縣到平羅主政之際,正逢災年,他一邊料理政事,千方百計賑濟災民,組織農民修水利,興農業;一邊拜訪賢士採風問俗,摘錄史料,歷時三年終於編纂出了八卷,7.4萬餘字的《平羅紀略》,其內容包括:象緯、輿地、古蹟、建置、風俗、物產、水利、賦役、祠祭、職官、武衛、選舉、人物、藝文、誌異等。比較完整地保存了平羅乃至銀北地區的大量史料。為後人進一步研究平羅及石嘴山地區歷史和風土人情等留下保貴史料。
作品
徐保字還擅長詩文,且有一定造詣和建樹。他創作的《夜宿枯蒿梁》、《新堡懷古》、《由靈沙村到廟台堡》、《昌潤渠稍晚行》、《沿河閘》、《通潤橋散步》、《初冬石嘴子山作》等詩,以現實主義的筆調,生動地描繪了平羅山川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勤奮從政,致力於改造山河的情懷,傾吐了他對貧苦民眾的同情和憂患。
附:徐保字詩詞四首
由靈沙村到廟台堡
茲鄉頻苦旱,極目斷炊煙。
核戶多逃藪,開荒半訟田。
河聲千丈落,樹色一溪連。
更指前村路,靈旗古廟偏。
昌潤渠稍晚行
戌鼓已沉沉,沙堤向晚臨。
溪聲流暗洞,燈影出遙林。
詎在均田法,難忘濟物心。
獨行風露里,不覺此宵深。
通潤橋散步
公暇攬幽勝,渠流跨土梁。
水田飛白鳥,野廟矗青楊。
小市人聲散,空街夜色涼。
蕭然塵外意,一曲在滄浪。
沿河閘
萬綠翳無際,沿堤客跨鞍。
平沙千頃闊,野水一渠寬。
老樹攔危彴,孤禽沒遠灘。
耕氓方待澤,何以撫躬安。
《平羅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