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臀前肛鰻

後臀前肛鰻

後臀前肛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糯鰻亞目通鰓鰻科的其中一個種。本魚僅在台灣宜蘭縣南方澳發現一尾。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後臀前肛鰻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鰻鱺目 Anguilliformes
亞目:糯鰻亞目 Muraenidae
科:通鰓鰻科Synaphobranchidae
屬:前肛鰻屬 Dysomma
種:後臀前肛鰻 D. opisthoproctus

分布

後臀前肛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糯鰻亞目通鰓鰻科的其中一個。本魚僅在台灣宜蘭縣南方澳發現一尾。

特徵

本魚無鱗,具有胸鰭。上頜較下頜長。前上頜骨齒2枚。上頜骨齒細小,形成齒帶。下頜骨齒1列,為較大之犬齒;鋤骨齒5枚。前上頜骨齒與鋤骨齒為複合齒,每一枚複合齒之基部有一小丘狀組織。背鰭起於胸鰭稍後。脊椎骨數120。體長為體高的15.6倍;尾長為頭與軀幹的6.7倍;頭長為吻長的5.1倍。口裂超過眼之後緣。眼小,有尾鰭。肛門至鰓裂之距離小於頭長。體褐色,下方較淡;背鰭、臀鰭為白色

生態

屬於底棲魚類,在150公尺深處捕獲,僅有一尾,可能以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為食。

經濟利用

不具經濟價值。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十六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