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歷史
星星之火
1925年8月,受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的委派,馬守愚回到泰安,在成立鐵路工會後,於1926年建立了泰安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泰安支部;後與王撝青(今泰安岱嶽區大汶口鎮衛家莊村人)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中共大汶口特支,並隨之形成星火燎原之勢。
不久,徂徠山下良莊鎮的山陽村、茅茨村、薛莊村、石樓村,徂徠鎮的北望村,房村鎮東南望村相繼建立了8個黨小組。遍撒了革命的火種,使處在水深火熱中的泰安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準備階段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中共北方局發出了“每一名優秀共產黨黨員,脫下長衫,到游擊隊去”的號召,抗日烽火燃遍華夏大地。在全國抗戰形勢的影響下,泰安黨組織積極投入抗戰洪流,帶領泰安人民迅速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時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黎玉從延安返回泰安。黎玉傳達了黨的有關精神,研究了山東的抗戰形勢。為了指導全省的抗日鬥爭,山東省委決定在泰安徂徠山舉行抗日武裝起義。魯寶琪回泰安建立臨時縣委,進行起義準備工作。
1937年10月下旬,泰安縣委在篦子店召開自衛團代表會議,成立了泰安縣人民抗敵自衛團,與會人員按照分工各自回鄉,實施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這次會議的召開,意味著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的舉行正式進入實質性的籌備階段。12月,洪濤由魯西北來到泰安,洪濤找到省委後,進一步加強了對徂徠山起義的領導。為做好即將開展的游擊戰爭準備工作,省委組織人員舉辦了兩期游擊戰術訓練班,由洪濤重點講解了毛澤東的游擊戰術16字訣和開展游擊戰爭的基礎知識。
1937年12月24日,韓復榘數萬大軍棄險南逃,日軍分兩路渡過黃河,占領濟南。27日,省委在篦子店召開緊急會議,黎玉、洪濤、金明、劉居英、林浩、馬馥塘、程照軒、孫陶林、武中奇、武思平等10人參加會議(當時被稱作“十人會議”)。會議根據急劇變化的形勢,研究確定了起義的具體部署,決定在泰城淪陷時正式舉行起義。
揭竿而起
1937年12月30日,日軍逼近泰安。省委機關和平津流亡學生以及當地黨員、自衛團員分兩批撤離篦子店村。洪濤、林浩率領的一部分人員攜僅有的三支槍,首先趕往徂徠山西麓的四禪寺,準備迎接各路起義人員。在等待的過程中,林浩、武中奇等成功地爭取了韓復榘部潰散的李懷英、韓德等全副武裝的五個大兵,為這支武器奇缺的隊伍生色不少。上山前,在篦子店村做好來帶有鐮刀、斧頭的紅旗,旗上繡有武中奇書寫的“游擊”二字,他還刻了印章。
另一部分由黎玉、景曉村帶領去山陽村,與程照軒、趙傑、封振武、馮平、李鎮卿等在山陽、封家莊、樓德一帶發動的人員匯合。與此同時,泰安縣委也立即通知全縣各地參加起義人員,迅速趕到徂徠山集合。
1月1日,160餘名抗日誌士聚集在徂徠山四禪寺,舉行起義誓師大會。大會由“民先”省隊部負責人孫陶林主持。省委書記黎玉宣布“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正式成立,洪濤任四支隊司令員,黎玉兼政治委員,趙傑任副司令員,林浩兼政治部主任。黎玉在講話中還闡述了在山東開展抗日游擊戰爭的意義,強調了起義部隊要嚴格執行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參加起義的人員被編為兩個中隊。省委機關、平津、濟南流亡學生和泰安縣委、泰安縣人民抗敵自衛團等共90餘人編為第一中隊,李懷英任中隊長,魯寶琪任指導員。趙傑等在山陽、封家莊一帶發動的五十餘人編為第二中隊,封振武任中隊長,程照軒任指導員。參加起義的十位婦女組成宣傳隊。
1月4日,部隊移駐徂徠山東麓光華寺。
發展壯大
1938年1月8日,萊蕪縣委發動,劉居英、程緒潤、秦雲川等帶領在萊蕪縣蓮花山起義的部隊60餘人也集結於光華寺,編為第三中隊。新泰縣委發動,由孫漢卿、董琰、單昭洪等率領的新泰縣起義部隊50餘人也陸續分批前來會合,並與原韓復榘部隊的40餘名流散官兵編成第四中隊,部隊迅速發展為400餘人。
經短期整訓後,開赴良莊茅茨等地開展抗日宣傳,擴大政治影響。
起義部隊整訓二周后,隨即開始對日偽軍作戰。部隊分為兩路;一路向東南新泰、蒙陰、黃縣、泗水地區發展;一路向東北萊蕪、淄川、博山地區發展。
1月下旬,部隊主動出擊,26日在寺嶺伏擊日軍,斃傷4人,首戰告捷,寧陽、泗水等地抗日武裝相繼加入四支隊,不到一個月起義部隊即發展到5箇中隊。
2月18日,四槐樹戰鬥又獲勝利,在四槐樹村用地雷炸毀日軍汽車2輛,斃傷其40餘人,從此軍威大振,其後歷經整編,轉戰魯中各地。
4月中旬,到博山一帶的部隊,與從清河區南下的第5軍一部會合,協同淄博地方起義部隊,襲入淄川、博山。隨後,淄博、十字路(今莒南縣城)、沂水等地的起義武裝亦編入第4支隊。截至4月,部隊發展到4000餘人,成為魯中地區的一支主要抗戰力量。
1938年12月,八路軍山東縱隊成立,四支隊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
1939年3月,四支隊取消團級機構,一、二、四3個團縮編為三個基幹營;
1940年5月,四支隊3個基幹營恢復為四支隊一團,又相繼發展成立了四支隊二團、三團;1940年9月,四支隊主力一團編為山東縱隊一旅二團,二團編為一旅三團,四支隊後方司令部改稱四支隊併兼泰山軍分區;
1941年8月,四支隊兼泰山軍分區主力編建為山縱第四旅,四支隊番號撤銷。
革命優勢
選擇在徂徠山舉行抗日武裝起義,具有四個方面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
自然優勢
一是天然的屏障優勢。山東境內的山脈主要集中分布在魯中南山區和膠東丘陵區。徂徠山位於魯中山區泰安市的岱嶽區境內,距離泰城20公里,海拔1027米,方圓250公里。北依泰山,南連蒙山山區,相望濟南,東接蓮花山、沂山,四周群山環繞。境內寺觀眾多,西有大寺(即徂徠山起義地四禪寺),東南有光華寺,山上(太平頂)有隱仙觀,天然的屏障優勢明顯。
戰略地位
《八路軍山東縱隊史》(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年出版)中這樣寫道,“徂徠山處於(山東)全省腹地。它北依泰山,南靠蒙山,東臨蓮花山,西近津浦鐵路;內有群山可屏,攻守兼宜;附近一帶各縣共產黨的力量較強,民眾基礎好,有利於開展游擊戰爭和建立抗日根據地。因此,山東省委在1937年10月研究部署全省抗日武裝起義的計畫時就已確定,省委直接領導泰安、萊蕪、新泰、寧陽、泗水等縣的黨組織,以徂徠山為集結點,發動抗日武裝起義。”
《抗日烽火遍齊魯》(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出版)一書也稱,“占據徂徠山,可以控制北面的泰(安)新(泰)、泰(安)萊(蕪),南面的新(泰)汶(上),西面的泰(安)汶(上)幾條公路和津浦鐵路等交通命脈,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二是便於和全省其他地區聯繫方便;三是這一地區黨的工作基礎較好。”
戰略地位優勢。無論從歷史上看,還是從近當代看,徂徠山特殊的地理位置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從歷史上看,早在春秋時期,吳王伐齊時的中軍就駐紮在此山,也就是現在的中軍帳。從近當代來看,徂徠山處在一個南北交匯、能進可退的優勢地理位置上。沿津浦鐵路,泰(安)新(泰)、泰(安)萊(蕪)、新(泰)汶(口)等公路可及時控制,乘勝追擊,勢如破竹;徂徠山與新(泰)蒙(陰)、淄(山)博(山)、章(丘)(蕪)等山脈相連,成為天然的戰略要塞,迴旋自如,餘地較大,是兵家可退可守的理想之地。尤為重要的是徂徠山地處魯中山區,起義一旦爆發,與其他戰略游擊區便於保持及時聯絡,相互支援。
組織基礎
黨組織發展較快的優勢。泰安是建黨比較快的地區。1926年3月第一個中共泰安黨支部建立後,很快又建立起中共大汶口特支、中共萃英中學支部、中共省立三中支部等,直至1937年8月建立泰安臨時縣委。就這樣,泰安黨組織逐漸呈現出勃勃生機,走上了發展的道路,成為徂徠山起義的組織基礎。
民眾基礎
民眾基礎好的優勢。按照省委的要求,出獄後的程朝軒和紅軍幹部趙傑成立了泰安六區區委。
程照軒(1908~1966),原名程金鑒,1908年出生於泰安縣山陽村。他在省立曲阜第二師範就讀期間,就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怒潮,後被捕入獄。出獄後回家鄉繼續開展抗日活動,擔任“泰安人民抗敵自衛團”主席。
趙傑(1913—1996),原名趙正貴,又名趙東斌,出生於河南省商城縣上石橋鎮的一個貧農家庭。1928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趙傑於1937年秋由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被派往山東,開展敵後抗日游擊戰爭。六區區委成立後,山陽、樓德、東良莊、西良莊、茅茨、白塔等村的黨員發展迅速,組織活躍,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成立抗日救國會,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等,熱情高漲。
隊伍構成
參加徂徠山起義的各路英雄,總起來看,大致有十種力量構成。
紅軍幹部
抗日戰爭爆發後,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精神,趙傑、洪 濤、廖容標、韓明柱等8位紅軍幹部先後來到山東,開展敵後抗日游擊戰爭。這也是參加徂徠山起義的重要軍事力量,他們既是指揮員,也是戰鬥員。
省委機關幹部和民先隊員
抗戰開始後,根據中央和北方局開展敵後游擊戰爭的精神,山東省委為從戰爭中摸索經驗,創出一條開展敵後游擊戰爭的路子,以指導其他各地的武裝起義和游擊戰爭,派省委機關幹部黎玉、林 浩、景曉村、武中奇、武思平等人來泰安;同時,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部全國總隊部負責人孫陶林到達濟南後,組建的“民先”山東省隊也隨省委轉移到泰安。
北方局派來的幹部
劉居英任中共北方局東北特委組織委員。1937年9月,根據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北方局書記彭真的指示,與另外三名幹部被派往山東工作。
被國民黨逮捕獲釋的共產黨員
在國共合作形成的新形勢下,山東省委與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兼第三路軍總指揮韓復榘建立了統戰關係,山東各地的中共黨員從地下和牢獄中走出來,李 林、張北華、遠靜滄、程照軒、夏天庚、侯德才、崔子明、王仲范、武冠英、周次溫、李鶴年、董 琰、李枚青、盧冠洲、劉德軒、吳道源等出獄返鄉後,回到泰安,這些經受過鐵窗考驗、血的洗禮的優秀黨員成為徂徠山起義的中堅力量。
平津流亡學生
日寇占領北平後,黨組織就號召大批黨員、民先隊員、愛國學生南下開展抗日鬥爭。當時,孟英同一些流亡學生輾轉煙臺抵濟南,專門負責迎送天津流亡學生工作。後來到泰安,用小車推著醫療用品送到篦子店,積極籌備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
泰安縣委成員
省委遷至泰安後,建立了泰安縣委,成立了“抗敵後援會”和“泰安縣人民抗敵自衛團”,隨後,夏輔仁率眾委員一起參加了徂徠山起義。
當地農民
在參加徂徠山起義眾多的志士中,農民是主體,僅山陽村(今岱嶽區良莊鎮山陽村)、封家莊(今新泰市樓德鎮封家莊)參加的農民就達到100人以上。農民陳善是全部參加起義者中的最年長者(年齡最小的是封虞臣兒子年僅13歲)。曾是軍閥張宗昌隊伍中的一員。後在程照軒引薦下,參加了革命。起義時陳善連同自己的兩個侄子一併參加。
泰城萃英中學學生
中共泰安支部建立後,馬守愚、於贊之又在萃英中學成立了中共泰安萃英中學黨支部,這也是泰安最早的中共四個支部之一。萃英中學黨支部成立後,曾發動學生成立學生自治會,赴新泰、萊蕪傳達上級黨的指示、轉送秘密檔案、協助中共泰安支部籌建中共津浦鐵路泰安工人支部等工作。許多學生棄筆從戎,衝破重重封鎖,從這裡勇敢地走上徂徠山,參加革命隊伍,成長為抗日骨幹和領導幹部。
國民黨潰兵
首先爭取到國民黨的五個大兵,分別是李懷英、韓德、徐福禮、劉玉、楊忠。洪濤、武中奇在徂徠山發現了這五個遊蕩的國民黨大兵,通過做工作,講解抗戰形勢,說服了他們,最後一塊來到徂徠山參加起義。其次,起義之後,四支隊駐紮在良莊時,有四十多個國民黨潰兵流竄到今天的徂徠鎮北望村,也被朱玉乾和武中奇爭取過來,壯大了當時的武裝力量。
當地的有關組織
當時,在徂徠山周圍的農民自發組織了一些防範土匪的組織。如紅槍會、無極道等,在黨組織的積極爭取下,也參加了這次轟轟烈烈的起義。
歷史意義
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是抗日戰爭時期山東影響較大的一次起義,創建了兩支革命黨隊伍,隨後,還召開了南上莊會議,為建立山東抗日根據地奠定了堅實基礎,無論是在中共黨史還是軍史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
一是為山東人民抗日戰爭積累了豐富經驗。
抗戰爆發後,山東省委為指導全省的抗日鬥爭,從戰爭中摸索出一條開展敵後游擊戰爭的路子,便直接領導了這次武裝起義,也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山東影響較大的一次起義。他既揭開了山東黨組織自主領導抗戰的序幕,也為今後陸續發動的魯東南地區抗日武裝起義、魯南區抗日武裝起義和湖(微山湖)西地區抗日武裝起義等影響較大的起義積累了寶貴經驗。
二是為創建山東根據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泰西起義,不但建立了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兩支革命隊伍,成為山東抗戰的重要軍事力量,還為堅持當時及此後泰安地區以至魯中、魯中南、魯西廣大地區的抗日戰爭,創造了重要條件;為建立魯中抗日根據地以及魯南、濱海抗日根據地做出了巨大貢獻,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是南上莊會議開創了山東抗日根據地。
通過南上莊會議制定的《發展和堅持山東遊擊戰爭的戰略計畫》,得到了在延安中央的肯定,毛澤東、劉少奇還批示回覆:戰略計畫尚妥,照此去做。這無疑肯定了南上莊會議取得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以此計畫確立的創建山東各根據地的計畫,那就是創立以魯中沂蒙山區為中心的根據地;向北以淄博山區為依託,開創清河地區平原游擊根據地;向南開創抱犢崮抗日根據地;向北發展開創沿海地區抗日根據地;在津浦鐵路以西,創立以梁山泊和微山湖兩塊抗日根據地;在膠東創立以大澤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
四是促進了泰安黨組織的發展壯大。
泰安地區這一階段的抗日鬥爭,是在中共山東省委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省委在領導抗日鬥爭的過程中,依靠了泰安黨的工作基礎和較好的民眾關係,因為當時泰安黨組織不但發展早,跟其他地區比力量還相對較強,這是成功的重要條件。這兩個條件有機結合,使泰安地區的抗戰形勢迅猛發展。
後世紀念
徂徠山起義遺址
徂徠山起義遺址位於泰山東南徂徠山麓四禪寺。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東省委組織發動泰安、新泰、萊蕪、泗水等地民眾和平津淪陷區的流亡學生,在此誓師,宣布抗日武裝起義,編為八路軍山東抗日游擊第四支隊。洪濤任隊長,趙傑任副隊長,黎玉任政治委員。隊伍以徂徠山為根據地,轉戰於魯中南地區,給敵人以沉重打擊,為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建設和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四禪寺原為古剎,後毀。建國後,徂徠山林場在舊址上建辦公室。1977年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為紀念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50周年,在附近建高23米的紀念碑,徐向前題寫“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武中奇題寫隸書碑文。
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
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位於徂徠山起義舊址前馬頭山,1988年立。碑高23米,用573塊泰山花崗岩石精砌而成。寓意50周年的5段50級盤道從山下直通碑前。紀念碑正面鐫刻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徐向前題寫的“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12個鎦金大字;背面刻有當年參加徂徠山武裝起義的老戰士、全國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撰書的769字碑文。
泰安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博物館
泰安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博物館是以磨山峪抗日舊址為基礎,興建起的一處進行革命優良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旨在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優秀民族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實現“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目標。
博物館座落在泰安市岱嶽區房村鎮磨山峪村北的徂徠山南麓。現已建成占地面積19800平方米的多功能展廳、教育培訓室、文物藏品庫房等博物館主體及配套設施。館內有磨山峪舊址、徂徠山抗日烈士墓群等市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兩處、珍貴文物藏品1500餘件。陳列展覽按照尊重歷史、再現歷史的原則,重點展示1938年1月1日由中共山東省委直接領導的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打響的黨領導山東人民抗戰的第一槍;展示了羅榮桓元帥當年率領115師浴血奮戰的抗戰歷程及山東抗日根據地創建鞏固發展的歷史,弘揚了徂徠山起義精神。2015年底,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博物館由山東省文物局備案確認為非國有博物館;磨山峪抗日舊址由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