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約767~約830)

張籍(約767~約830)

唐代詩人。字文昌。原籍蘇州(今屬江蘇),遷居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貞元初,與王建同在魏州學詩,後回和州。貞元十二年(796),孟郊至和州,訪張籍。十四年,張籍北游,經孟郊介紹,在汴州認識韓愈。

張籍(約767~約830)

正文

唐代詩人。字文昌。原籍蘇州(今屬江蘇),遷居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貞元初,與王建同在魏州學詩,張籍(約767~約830)後回和州。貞元十二年(796),孟郊至和州,訪張籍。十四年,張籍北游,經孟郊介紹,在汴州認識韓愈。韓愈為汴州進士考官,張籍被薦,次年在長安進士及第。元和元年(806)調補太常寺太祝,與白居易相識,互相切磋,對各自的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張籍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幾乎失明,明人稱為“窮瞎張太祝”。元和十一年,轉國子監助教,目疾初愈。15年後,遷秘書郎。長慶元年(821),受韓愈薦為國子博士,遷水部員外郎,又遷主客郎中。大和二年(828),遷國子司業。世稱“張水部”、“張司業”。
張籍一生的詩歌創作,大致有三個時期。40歲以前為早期。他自稱:“籍在江湖間,獨以道自將。學詩為眾體,久乃溢笈襄。”(《祭退之》)韓愈稱讚他:“籍也處閭里,抱能未施邦。文章自娛戲,金石日擊撞。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病中贈張十八》)可見張籍早期就寫了不少好詩。40歲至50歲為中期。這是張籍詩歌創作的重要時期,他的優秀的樂府歌行作品,多是這一時期在貧病交迫中寫成的。50歲以後為晚期。這時,張籍官職逐步升遷,生活比較穩定。除仍寫樂府歌行外,多作近體。
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詩中廣泛深刻地反映了當時各種社會矛盾,愛憎分明地批判現實。如《塞下曲》痛陳窮兵黷武之害,反對開邊;《涼州詞》指責邊將不能收復失地,實際上是支持反侵略的正義戰爭。《築城詞》、《山頭鹿》反映當時人民除了備受戰爭之苦,還得忍受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求仙行》、《吳宮行》嘲諷統治階級思想愚蠢,生活荒淫;《董公行》歌頌“恭順從事”的正派官僚;《傷歌行》描寫了結局狼狽的簡傲豪奢之徒;《山農詞》和《賈客樂》則不但寫出農民的艱難困苦,還寫了商人的奢侈豪華。張籍的樂府詩,還善於描繪農村的風俗習慣和生活畫面。《採蓮曲》、《寒塘曲》《江村行》《樵客吟》等都用鮮明的形象表現了採蓮婦女、打魚少年、農夫、蠶婦和樵客的動作情態。《江南曲》描寫水鄉景色,明媚如畫。
張籍樂府詩藝術成就很高。他善於概括事物的對立面,在樂府詩的數篇之間或一篇之內形成強烈的對比;又善於運用素描的手法,細緻而真實地刻畫各種人物的形象。從體裁說,大都為“即事名篇”的新樂府;有時雖用舊題,但其思想內容仍與新樂府的精神一致。語言通俗淺近而又峭煉涵蓄,常以口語入詩,《白鼉鳴》、《雲童行》等幾乎全從口頭自然流出。他還著意提煉結語,往往意在言外地完成了全篇的批判和諷刺的任務,《征婦怨》、《隴頭行》等都是如此。
他的樂府,生前已為人所推服,白居易在《讀張籍古樂府》中,稱許他“尤工樂府詩,舉代少其倫”。姚合《贈張籍太祝》中,評價他“古風無手敵,新語是人知”。後世稱譽者更多。宋代王安石說他的詩“成如容易卻艱辛”。許《彥周詩話》說。“張籍王建樂府宮辭皆傑出”。元代楊士弘《唐音》則謂:“王、張樂府體發人情,極於纖悉,無不至到”,更道出了張詩的重要特點和長遠傳誦的原因。
張籍的五律,不事藻飾,不假雕琢,於平易流暢之中,見委宛深摯之致。楊慎《升庵詩話》曾指出,晚唐五律有兩派:一派學賈島,另一派如朱慶餘、陳標、任蕃、章孝標、司空圖、項斯等,則學張籍。
南唐末年張洎收集張籍詩400多首,錢公輔名為《木鐸集》12卷。南宋末年湯中以家藏元豐八年寫本為主,兼以各本校定,編為《張司業集》8卷,附錄1卷,魏峻刊刻於平江。今傳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張文昌文集》 4卷,共收詩317首。明嘉靖萬曆間刻本《唐張司業詩集》8卷,共收詩450多首,《四部叢刊》曾據以影印。1958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以它為底本,並參照現存各本進行校勘刪補,編成《張籍詩集》8卷,共收詩480多首。另據《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張籍有《論語注辨》 2卷,今佚。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