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故居結構

現存的是一路三進建築,第一進為大廳、第二、第三進均為二層樓房,展示了張溥的書房“七錄齋”起居室及復社大事記等,前後房屋樓下有迴廊相通,樓上為獨具特色的“通轉走馬樓”,堂堂相應,樓樓相通。三進後面還有一個景色別致、小巧玲瓏的小花苑,整套建築斗拱齊全,工藝精湛,布局精巧,配以圍廊廂房,是一座典型完整的明代建築。
張溥故居的價值主要在於它較完整地保存了明代“尚書府第”的建築風貌。規格較高,建築工藝精良,布局合理,古樸簡潔,其建築主要構件均為明代建築遺物。張溥故居不僅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作為明代著名學者、復社領袖的張溥的建築遺蹟,還具有很高的歷史紀念價值。
張溥文學成就

張溥一生著書3000餘卷,涉及經學、文史諸領域,有《七錄齋近集》16卷、《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118卷等。張溥於各集前均寫有題辭。此集是張溥為“興復古學”而編輯的一部規模宏大的總集。《 四庫全書總目》說:“此編則元元本本,足資檢核。”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 殷孟倫注),將各集卷首題辭首次輯成一書,並加必要注釋。是研究漢魏六朝文學及張溥著作的重要參考書。張溥其他著作有《春秋三書》32卷。《 歷代史論二編》10卷。《詩經註疏大全合纂》34卷。此外,張溥又為《 宋史紀事本末》及《元史紀事本末》補撰論正。另著有《萬寶全書》,記述了當時博奕娛樂(如象棋棋譜、中式骨牌)的概況。
張溥自幼刻苦學習的精神和青年時代反對閹黨黑暗政治創立復社進行不懈鬥爭的事跡,永遠值得後人敬仰。
故居保護
解放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對文物古建築的保護,相繼數次對故居進行了全面維修,現故居內設有“張溥和復社”陳列等展覽內容。1979年被確定為太倉縣級文保單位,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