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兵[工藝美術大師]

張小兵[工藝美術大師]

張小兵,工藝美術大師。

基本信息

簡介

張小兵在雕刻在創作中張小兵在雕刻在創作中

張小兵,男,漢族,祖籍長安(外祖父家是聞名陝北的米脂縣楊家溝馬氏家族),1966年出生於陝西省綏德縣城,綏德中學畢業後參軍,復員後曾被分配到神府煤田工作。為追求藝術,下海闖蕩多年,工藝雕刻與創作從未間斷,現為陝西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第二屆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藝術夢想

《白菜》作品《白菜》
張小兵在孩童時期,就對工藝美術有著一份獨有的熱愛。在生活水平還比較困難的時代,他沒有零花錢去買玩具,出於好奇,就用紙、泥、木頭等親手製作玩具,供自己和夥伴們玩耍,甚至還能換取別人買來的玩具。他對工藝美術的真正認知,還是從上學時期開始的。在一次放學的路上,同班同學撿到一枚頂端雕有精美獅子的銅印章,他如獲至寶,愛不釋手,當即就用口袋裡僅有的倆毛錢把它買下,每天都要仔細揣摩它的紋路,晚上還要欣賞它的精美圖案,就連睡覺也要帶著他進入夢鄉。正是這枚銅印章,啟迪了他追求工藝雕刻的夢想,樹立了他堅持工藝雕刻的信念,開啟了他走向工藝雕刻的大門。

藝術追求

石鼓作品《石鼓》
張小兵從小酷愛工藝雕刻,四方找尋名師希望得到指點,但卻四處碰壁,求教無門,拜師無望,與藝無緣。經歷過這般挫折,並沒有動搖他對理想的追求。他痛下決心,立志要把這門手藝學到手,就用鉛做為原材料,從最簡單、最基本的雕刻加工入手,不斷揣摩,不斷觀察,不斷練習,終於做出一些簡單的人物、動物、山水、花卉等基本造型。就這樣,由簡入繁,冬去春來,夜以繼日,作品漸漸成熟,像模像樣,漸漸得到了周圍人們的誇讚,也得到了父母的認可與支持。他參軍復員後曾被分配到神府煤田工作。為了藝術追求,他很早就放棄工作,闖蕩商海,辦起了工藝品商店,一邊經營,一邊學習。因工藝品在當地沒有市場,不久就另謀他業。面臨生存壓力,他曾做過鐵路建築材料的運輸,開過家具廠,也開過飯館。無論是商海中的艱難經營,還是藝術道路上的坎坷曲折,他都坦然相對,工藝雕刻與創作從未間斷,始終視雕刻藝術為一生最大的追求。

藝術造詣

銀獎證書銀獎證書
在陝北,人們只知道用石頭打造各種石雕藝術品,如石獅、石馬以及滿足各種需求的特定雕刻等。還有一小部分藝人從事泥塑製作。張小兵獨闢蹊徑,填補空白,從事銅雕、木雕、金銀雕和壽山石等稀有貴重材質的雕刻,在榆林地區乃至陝西從事此行業的人數極為稀少。他心靈手巧,十幾歲時曾多方拜師,求教無門遂立志刻苦鑽研,無師自通。綏德石獅較為出名,他卻早已開始雕刻銅獅。開始他用人工直接對銅棒料加工雕刻,因加工量太大,耗時費力,他就改為先鑄後雕。陝北冬天市民家中大都用鐵爐子燒火取暖,他就自學鑽研冶煉技術,就地取材,土法上馬,自製鑄模,利用家中的取暖爐子冶煉銅水,鑄造銅獅,再經過簡單加工,雕刻修飾,一尊惟妙惟肖的工藝品銅獅便呈現在眼前。
他在工藝雕刻的道路上,歷經二十多年的不斷探索和歷練,對石、銅、木、骨等各種材質都獨有所到,作品也有了質的飛躍。然而,他卻陷入迷茫之中。眾所周知,雕刻的範圍一般較廣,金銀製作工藝他想學,景泰藍的工藝他也想鑽,恨不得把所有的手藝都學到家。正是由於這種心態,長時間找不到明確的方向。在雕刻的藝術殿堂,隨著技藝的提高,考驗的是雕刻者對雕刻藝術更深層次的認識,對雕刻本身思路的重新詮釋,對雕刻理念自我風格的熔鑄。經過一段時間的理性分析之後,他毅然決定從銅雕轉入壽山石作品的創作之中。

藝術風格

作品《九獅繡球》作品《九獅繡球》
壽山石,其材質源於南方,是我國四大名石之首,量少而貴重,質地脂潤,色彩斑斕,品種繁多,柔而易攻,號稱“石中之王”。壽山石對創作者要求很高,根據石形石色把其變為美妙神奇的藝術品,須有極高的藝術修養和高超的雕刻功底。每塊壽山石都有著不同的色彩和形狀,要充分利用石頭本身的色澤去設計,去精雕細琢,刀法講究細潤,線條要求流暢,特別是雕刻時要儘可能保持石質的自然形狀、天然色澤和韻味,充分展示石頭的靈性,一旦雕刻成功,極具收藏價值。在壽山石創作初期,他即不斷學習研究名家的刀法流程,制定總體構造思路,結合早期對銅、玉、石、木等不同材質雕刻時的獨特領悟,特別是對細節的把握,做到料形互補,融為一體,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有時候遇到一塊上好料石,都不敢輕易下手,生怕毀了它,總是日夜揣摩,苦苦尋覓下石的第一刀。這就是用心解讀石頭、用心感受石頭、用心觸動石頭的最高藝術境界。正所謂“心石相通,心手雕石”。天道酬勤,業道酬精。他用心去創作作品,風格獨具,境界更高,其就終成。

藝術作品

《飛天》 href="http://tupian.baike.com/a3_63_67_01300000043165129354676785705_jpg.html">作品《飛天》作品《飛天》
張小兵數年從事雕刻工藝,作品種類繁多,已近千種,有佛教、人物、動物以及山水花卉等題材,有高一米的大件,也有微細雕刻的小件飾品,件件精雕細刻,個個栩栩如生。他的作品崇尚“天人合一”,務求選料與工藝俱精,注重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追求主題與意境俱佳;融詩、書、畫、印於一體,集文、史、哲、美於一身;題材多樣,造型古樸,結構嚴謹,刀功嫻熟,力求提升藝術品的觀賞和收藏等價值,深受國內鑑賞家和收藏家的好評。他雕刻的貴重材質作品做到先大局後局部,再整體,追求古樸大方,並把文學、篆刻、戲劇等藝術相通點融入其中,做到隨心所欲,表現所長。這與他長期的苦練和深刻領悟雕刻精髓是分不開的,也是他長期的生活積累和靈感火花的閃現。就這樣,他的作品才有生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才能脫穎而出得到公認。
他的作品《盜仙草》和《海底世界》,分別在2001年“壽山石杯評選”和2006年“上海國際藝術節”評選活動暨“第八屆中國(國家級)工藝大師精品博覽會”中獲得中國工藝美術金獎和銀獎。作品《石鼓》於2010年由美術協會推薦參加行業最高獎“第十一屆中國天工藝苑•百花獎”評選中獲得銀獎。作品《白菜》於2010年11月中國民協在福州舉辦的“全國<四大名石>文藝山花獎”評選中獲得銅獎。同年應陝西省民協推薦邀請,選送其作品《飛天》、《九獅繡球》參加“中國四大名石雕刻大賽活動暨第十屆山花獎”評選。

藝術成就

工藝美術大師證書工藝美術大師證書
張小兵曾得到國家二級美術畫師劉林生老前輩的賞識,其屢次撰文在報刊上發表贊評。由於陝西雕刻領域從藝人員較少,也沒有相應的認證機構,他曾向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遞交作品,申請評定藝術大師稱號,以期邁向更高的藝術殿堂。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他被陝西省工藝美術協會吸收為會員,2009年,被推選參加陝西省第二屆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經過一系列前期選拔與雕刻手法的考驗,經陝西省第二屆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委員會和專家對其作品藝術價值等各個方面的評選認定,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授予他陝西省二級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榮譽面前不氣餒,他追求的下一個目標是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

藝術前景

張小兵的作品,設計新穎、技藝精湛,富有創新精神和時代感,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也具收藏價值。他還年輕,精力旺盛,心雄志大,準備在原有雕刻系列的基礎上,增加更多的花色品種,並成立“小兵雕刻製作中心”,以傳幫帶,不斷繼承與創新,使這朵南方奇葩,在綏德地區生根開花,根深葉茂,繁花似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