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灌村

張家灌村

張家灌村 位於山東省萊陽市照旺莊鎮鎮政府駐地東南1.5公里,富水河南岸,呈長方形塊狀聚落。村莊南依龍崗,北臨大河,河北岸是一片平原。現有耕地221.5公頃,村民703戶,2500人。

名人

張家灌村是萊陽著名的秀才村,民間俗有“張家灌的秀才多其驢”的說法。幾百年來,先後出過3名進士、5名舉人和貢生、20多名秀才。

張宏德。明天啟五年(1625年)進士,曾任河北肅寧縣知縣和繁蠡縣知縣,後升浙江嘉定府通判,是移居張家灌村的張姓第一代先祖,著有《尚書說貫》《四書說貫》《印石遺稿》等。

張允齡。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恩貢。先任昌邑縣教諭、後升任福州府長樂縣知縣,著有《濠上園別集》《廬鄉集》。康熙初年修《萊陽縣誌》時,張允齡曾將一本家藏萬曆《萊陽縣誌》殘本捐獻。張允齡為康熙版縣誌編寫蒐集了大量材料,“手錄積十五年始成”,做出了傑出貢獻。他有5個兒子,21個孫子,59個曾孫,是張家灌村有名的大家族。

張鑒。張允齡三子,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進士,授內閣中書,改選江南蘇州府嘉定縣知縣。張文焻,清乾隆二年(1737年)進士,任廣西梧州府蓉縣知縣。清朝初期,張家灌村世代出進士。張氏家廟裡題有匾額“世進士”。

文化

張氏宗塾。張家灌村從張允齡起,就設立宗塾,至清末,宗塾擁有的學田已達上千畝,凡張姓子弟,皆可免費入學,個人只需自備筆硯而已。張姓子弟都能夠安心讀書,學有所成的人也特別多。

民國以後,宗塾改成新式學校,取名“如九國小”,是全縣教育示範點。當代著名畫家馮憑曾在此當過校長,教師程大風、於慈青、尹慈忠等都是當時名師學者。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村里每年都有10多名學生考上大中專院校。至今在外工作的人員累計達400多人,其中有3人擔任過省部級領導。

張家灌村村西有一幢二層進士樓和一處十八登台遺蹟,村內青磚院落和假山殘石隨處可見。

梨花書畫社。村里約有100多人愛好書畫,“梨花書畫社”是萊陽最大的民間書畫社,有會員近300名。每年4月20梨花節,“梨花書畫社”都在蘆兒港“梨樹王”旁邊的展廳里舉辦書畫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