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平村

北方平村

北方平村位於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僧樓鎮,全村6400餘口人,是河津市人口第二大村,經濟和納稅第一大村。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粽子鋪人原榮立攝影 粽子鋪人原榮立攝影

北方平村有耕地3790畝,黨總之部有黨員112名,並在三個企業建立了企業黨支部。村莊位於市區北八公里處,東與鎮政府所在地樓底村相接,西與209國道接連,北依煤海呂梁山,南有呂王、南張兩條公路,僧樊公路從村中穿過,並有三條南北通村水泥村道,交通網路三橫五縱。北方平村土地平坦肥沃,南北五條洪水澗將5000畝耕地勾勒成規則的方田,一萬五千米黃河揚水站渠道通到每塊田圓,清紅兩灌旱澇保收,千餘年來便有“方平樓底賽長安”之美譽。

歷史沿革

50年來北方平村一直是河津的先進村,59年、60年曾出席全國民兵代表大會和文教、衛生群英大會,糧食豐收,發展多種經營的事跡,曾在“山西日報”、“人民日報”發表,改革開放以來更是人才輩出。以薛靛民、薛永民、張喜民、薛通發、袁青乾為代表的企業家勇為人先、境界空前,成為河津市進軍全國百強縣市、全省首富市的功勳企業家。2007年陽光集團納稅6.7億元,雄居全國民企納稅之首。

眾多的企業勞動了村上建築、運輸、加工、餐飲、商業和種養殖各業的蓬勃發展,勞力充分就業,年人均純收入突破6000元。在黨總之的堅強領導下,廣大村民發揮新農村建設主力軍作用,為村莊建設出資500餘萬元,企業家和帶頭致富的專業戶滿腔熱枕回報村民和社會,為新農村建設捐資1500餘萬元,集體投資800餘萬元,總投資3000萬元,辦實事三十餘件,建成中國小、幼稚園三座現代化新學校,建造九座文化活動中心,打深井、修渠道、上自來水、農網改造、上光纜電視和程控電話,硬化村道、巷道20餘公里,完善了各項基礎設施,解決了村民吃水難、澆地難,用電難、子女上學難、行路難、收看電視打電話難、過紅白事難、開展文化生活難的十多件難事。企業發展、教育、交通、文化中心特色突出,村級班子團結已成為北方平村的特色名片。村風優良,三十年無人上訪告狀,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北方平村正在闊步前進。

運城市授予北方平村“五好黨支部”、“民主法制示範村”、“文明村”稱號,河津市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道路建設先進村”、“教育先進村”、“計畫生育先進村”稱號,十五年來十次獲得河津市信合杯籃球賽農村組冠軍和運城市信合杯籃球賽農村組冠軍。

建村年代考

北方平村始建於何年已無法考證。但據同治五年(公元1866)版《河津縣誌》佛教一章寺院一節所載:“金明昌年間,方平村建清涼寺一座”,可確切斷定,北方平村創建於公元1190年之前,距今至少有800餘年的歷史。同時,根據老人傳說,村內世代相傳著尉遲敬德在村西南胭脂山採掘麻黃,為唐太宗李世民治癒傷寒的故事。若據此說,北方平村創建歷史可提前至唐貞觀年間,即公元627年(貞觀元年)至公元650年(貞觀末年)之間。此事雖屬傳說,不足為憑,但貞觀時建村假設卻勿容置疑。

其依據有三:一據清康熙年間魏家院村重修飛渡橋碑記所載,唐貞觀時已將瓜峪三澗之水澆灌下游,北方平村位居兩澗之中,若大地域,大片良田,其中心不可能沒有村莊。

二據《河津市志》記載,北方平村為全市第二人口大村,若無久遠繁衍歷史,何以至此?

三據“方平樓底賽長安”之說,長安即唐朝皇都,貞觀之治富庶四海,其時方平不僅已有村落,渠道環繞,五穀豐登,而且街市成形,廟宇點綴,其繁榮景象可與都城長安比擬。若非如此,何不比作宋時的汴梁,金元時的大都,明清時的北京?而偏偏要比作唐朝的長安?

因此,唐初建村之說不無可能,若據此說,北方平建村年代可追溯到一千三四百年之前。至於因洪水淹沒,年荒災害,社會變革,滄海桑田,在此之前,此地還有無先民居住,何時湮沒,就不得而知。1953年興平堡人袁宏平互助組在薛家巷打麥場內打井時,發現十丈以下還有磚瓦屋基。由此推斷,北方平村已年長日久,地老天蒼。

北方平村名考

村國小校 村國小校

北方平村原名方平村。以其“地平如鏡,埂直如線,土肥水美,田方地平”而得名。村莊坐落於北坡垣上、呂梁山前傾斜平原中心。向北漫坡而上十數里是山跟,向南漫坡而下十數里是坡沿,向東地勢逐級降低延伸六七里至艷掌溝,向西地勢逐級降低延伸七八里至沙樊頭溝。惟只北方平村,獨居龍脊,得天獨厚,地勢平坦,一馬平川。加之地處洪水灌區,每至夏秋雨後,山洪自瓜峪湧出,分流於天澗、太澗、西長澗。三澗之水除天澗之外,有兩澗之水可澆灌本村大片土地。繞村之渠又由兩條分為六條。村周田園,縱貫南北有渠澗老堰,橫列東西有田埂子堰。平地之上,堰埂高壘,星羅棋布。洪水灌後,方方田園,宛如平鏡。由是村民便將村名命名為“方平”。 後來不知到了何朝何代、何年何月,方平村南建起了一座新的村莊,起名叫南方平村。為了便於區分兩個村莊,因此,方平村又改名為北方平村。但是,至今不少人仍習慣稱其謂方平村。

據傳,北方平村於唐初時就有“賽長安”之別稱。貞觀年間,大量移民遷來居住,帶來了各種工匠手藝和資金,一時間,村中工商業迅速興起,作坊繁多,店鋪林立,街市繁華,生意紅火,極勝似唐都皇城長安。且有八條渠澗縱貫兩村,恰似秦地關中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加之,廟宇、古剎、舞台遍布村中,因而便有“方平樓底賽長安”之美稱。北方平村屬版圖除本土外,另有一塊附屬地。位屬村西北十五里處,在呂梁山前沿的寧家嶺旁。原名張家嶺,現名北方平嶺。此嶺原為河津市許家巷人最早開發,後來租予乾澗人耕種,解放前賣給本村蔡家巷人張羊群父親。張家從外地逃荒來時,先住常好堡溝,後遷嶺上。張氏兄弟為了躲避國民黨第二戰區抓壯丁,解放前避至本村蔡家巷。1956年高級社時,張家加入長興社,嶺名改作長興嶺。2000年《河津市志》刊載全市版圖時,將其稱作北方平嶺。

北方平村初建之時是何容貌,已不得而知,但據1953年在薛家巷打井時所發現的井下房屋遺址,可以斷定,古時本村村落始建於地下40米處地層。隨著歲月的推移和洪水泥沙沉澱,村內地勢逐年增高。久而久之,形成渠堰高於耕地,耕地高於村莊,最早建村之處,為全村最低凹處。同時,依據合作化時,洪水衝垮興平堡袁家祠堂以東街澗大堤時,老堰下有一枯井判斷,北方平村建築規劃,絕非現今所見格局。而是幾經興衰,多次變更。但無論如何變遷,總的來說,隨著年代增長,村莊建了又毀,毀了又建,地基越來越高,面積越來越大。

據傳,方平村最初始建於現今薛家巷所處位置。之後,向南、向北、向東延伸擴展。南至興平堡內,北至田家巷(北岸巷西巷南頭),東至趙家巷(袁家巷後巷),東北至街心、王家巷。判定薛家巷有全村最早建築,證據有三:一,此處解放初為全村最低洼處。成年累月,行水田地,渠長、地長、巷不能長。二,現今掘井發現兩處先民遺址,均在此地。三,由出村道路判斷,解放初薛家巷西口有直通寺莊、樊村道路,東口街澗下有磚洞通往趙家巷。假設由趙家巷向東劃一射線,正好與僧樓街吻合。村莊初建時,薛家巷剛好位於僧樓、樊村連線上。只是後來街心、銀匠巷、鐵爐巷繁華後,東西道路從街心通過,但卻變為弓形。通往樊村,要由街心向西拐往薛家巷口;通往僧樓,要由鐵爐巷口向東南走一條斜路。

金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興建清涼寺前,村莊範圍已由街心擴大到銀匠巷東(巷北空地即是寺院)。隨後,時間不長,又擴建了彎子巷、郭家巷(袁家巷)。

明洪武初年(公元1370年)前後,村內街肆再次興建,街心道路兩旁建起成店鋪、作坊,街市長約四五十米。

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為抵禦明末農民起義軍襲擾,薛家巷以南諸巷居民,聯戶結社,投工投料,圍築起一座土城堡,名曰興平堡(俗稱堡子)。城堡呈正方形,每邊各長一畛地(合300米),洞開南北兩個城門。城牆底寬三丈六尺,頂寬八尺,高六丈有餘。堡內東西橫排四排房院、四條巷道,南北縱列兩條巷道,由南門進入東巷,由北門進入西巷。城門額首各有一塊長方形石匾,南門上書“興平堡”三字,北門上書“北門”二字。內設四眼水,一應俱全,平時可防游散賊盜,戰時可御來犯之敵。歷經明末戰亂、災荒,清康熙年間,村莊又向東擴建了鐵爐巷、蔡家巷、後鐵爐巷。

清乾隆年間,村落民居布局、商業建築步入鼎盛時期。村落版圖空前擴大,廟宇、寺觀、舞台、祠堂星羅棋布。不僅成為河津北坡上的一個大村莊,而且成為這一帶遠近聞名的集市重鎮和文化藝術中心。此時,全村有1街、1堡、11條巷道。商業街道位於現今村委會門前,有大小30餘家店鋪。一堡為興平堡。堡子北門外有薛家巷,因多數居民姓薛而得名。巷東澗下有一磚洞通趙家巷(即今袁家後巷),因為此處曾住趙姓之人而得名。趙家巷南有郭家巷,即今袁家巷,因當時由郭姓人居住而得名。薛家巷澗北是田家巷,因居住田姓人而得名。田家巷以北有北岸巷西巷,因地處村北而得名。趙家巷以北,街市以東為銀匠巷,以其有數十戶銀爐作坊而得名。銀匠巷西北有王家巷,因居住王姓人而得名。王家巷、銀匠巷以北為彎子巷,因其巷道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而得名。彎子巷北有北岸巷東巷。銀匠巷東隔楊樹渠是鐵爐巷,因其有數十家鐵爐冶煉、鑄造鐵業而得名。鐵爐巷北有蔡家巷和後鐵爐巷。因此處蔡姓人居多而得名。其時,全村有四條渠道縱貫南北,一條渠道橫穿東西,將全村隔成數塊。渠堰高壘,矗立村頭,宛如季節懸河,又如座座城牆,平時行走車馬,汛期奔流山洪,古稱“八水繞長安”。各巷堡口皆有夾口關隘,貫通里外。其地形地貌又酷似古都開封。

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一場罕見災荒過後,街心店鋪、各家作坊盡被廢棄,此後,多數店鋪改作民居,不少民居夷為場院、空地。王家巷居民由80戶減至30餘戶,銀匠巷東頭一片廢墟,薛家巷後巷、田家巷前巷均無人居住,大片地基變作糧田。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日軍入侵後,村落面積再度減少,村中空地更加增多,彎子巷居民相繼遷走,銀匠巷與北岸巷之間闢為成片耕地。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河津解放後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村民安居樂業,生產蓬勃發展,人口逐年增多,村落逐步擴大。20世紀60年代,各巷場院空地相繼擴建為民居,至70年代薛家巷北邊空地蓋起成排房屋,80年代後,田家巷南壑園地,興平堡小門前、城西地,袁家巷南近處地,鐵爐巷牆頭地、蔡家巷巷後地,北岸巷洞子地、巷東巷西地,銀匠巷東頭等耕地面積都擴建為民房。90年代後,村落還不斷向四周擴展。直至進入21世紀,地基停劃,村落才停止擴展。至2003年,全村東西長2里,南北長2里,村落面積4平方里,大致呈正方形,繞村一周十里有餘。村內新房成排,門樓高大,座座樓房點綴其間。文化中心、公房、祠堂富麗堂皇,現代化舞台聞名三晉,高標準教學樓聳立村中,無數家商店,修理部、服務部遍布街心和公路兩旁。村東商店企業與僧樓街銜接,村西新建民居與樊村街相望。如今的北方平村又是村落形勝,市井繁華,重現往日“長安”風貌。 (村人原榮立供稿)

地理位置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僧樓鎮的北方平村,距離市區北八公里,交通方便。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0戶通自來水有1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9.82%)。有5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70.18%、98.25%和80.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3戶(分別占總數的61.4%和94.29%)。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2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21輛。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77.65畝(其中:田63.04畝,地414.61畝),人均耕地2.16畝,主要種植馬鈴薯、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046畝;水面面積21畝;草地61.95畝;荒山荒地751畝,其他面積57.6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7.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6萬元,占總收入的55.91%;畜牧業收入9.6萬元,占總收入的34.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21頭,肉牛18頭,肉羊114頭);林業收入0.2萬元,占總收入的0.72%;第二、三產業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8.96%。農民人均純收入81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畜牧業,主要銷售往省外。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8.8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馬鈴薯種植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優質玉米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旱排地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六哨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22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8人,其中小學生36人,中學生22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7戶,共有鄉村人口221人,其中男性125人,女性96人。其中農業人口221人,勞動力127人。該村全部為漢族221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1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1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8公里,距離鄉衛生院22公里。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67.4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勞665個(勞均3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 貼上公告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0人,黨員中男黨員9 人,女黨員1人。團員35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