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生祠碑介紹
張公生祠碑記,俗稱四進士碑,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立於東阿縣(現平陰縣東阿鎮)張公

碑高262厘米,寬82厘米,厚21厘米,圭首方跌。額題3行8字“東阿縣張公生祠記”,篆書,平地陰刻。碑正文計18行,滿行64字,共約730字。為柳體楷書,尖地陰刻。正文首行為“賜進士出身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邑人于慎行撰文”。二行為“賜進士第南京通政使司掌事通政邑人孟一脈篆額”。三行為“賜進士第山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邑人喬學詩書丹"。其後記述了為張公建生祠的過程及其政績。
張公簡介

張公生祠碑記,俗稱四進士碑,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立於東阿縣(現平陰縣東阿鎮)張公生祠碑。1984年運至平陰縣博物館。碑高262厘米,寬82厘米,厚21厘米,圭首方跌。記述了為張公建生祠的過程及其政績。
張公生祠碑記,俗稱四進士碑,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立於東阿縣(現平陰縣東阿鎮)張公
出土於東阿鎮東門村,年代不詳。 高2.65米,寬0.8米。 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立。
百忍堂張姓堂號,唐代時,據史書記載,當時的鄆州有人曰張公藝,九代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無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問其故,張公取出一張紙寫下了一百個忍字,唐高...
百忍堂 來歷 家譜五公祠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為一組古建築群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組成,並和蘇公祠 、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先進連成一片,...
規模 題記 簡介 典故 溯源祠是為紀念偉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當於紀念堂)。這點與廟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孫祭祀祖先的處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現於漢代,據《漢書·循吏傳》記...
基本信息 漢字演變 漢字釋義 古籍解釋 漢語大詞典《唐狄梁公碑》作者宋代詩人范仲淹。本詞條主要介紹作者范仲淹其人、狄梁公,以及《唐狄梁公碑》詩文原文展示、詩文賞析。
基本信息 原文 文章翻譯及分析 感慨 作者簡介張謇在民國十三年(1924年)出版的《嗇翁自訂年譜》的開場白自述:“余家自先高祖由石港遷金沙場東五里廟河南頭總……。 在“張謇日記”中有關張謇來金沙祭掃...
黃岡祠,也作黃崗祠。為世界江夏莆陽黃氏總祖祠,別稱莆陽黃祖祠,興化黃祖祠。源自祖籍中國福建莆田,別稱興安。自唐迄清內外素有:“十狀元十宰相”,“六會元三...
黃岡祠簡介 黃岡祠歷代科舉名人 黃岡祠台灣江夏莆陽黃氏世系蔡忠惠公祠,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下藤路150號。倉山區博物館和福州蔡襄紀念館。
景點簡介 地理位置 歷史文獻 相關詩詞史公祠位於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廣儲門外街24號,揚州梅花嶺畔、史可法路南端,內建明代史可法的衣冠墓。 墓分地面和地下建築兩部分,墓周圍繞以短牆,墓前立“史...
史公祠概況 史公祠歷史 史公祠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