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溪村

張三溪村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市洞溪鄉,因鄉北部有橋邊溪、楊家灣溪、楊三溪等三條溪流,這三條溪流匯聚於螞蟻潭。本地多出善人,並無張姓人家,原稱彰善清,有彰善撻惡之意,以其諧音稱張三溪,村依此得名。20世紀60年代初,曾名幸福大隊,1984年地名普查時定名為張三溪村。東鄰洞溪村,南抵安理村,西接公坪村,北界金竹山村。轄17個村民小組,共320戶,1030人。總面積14323畝,其中耕地面積1253畝。特產七星椒、烤菸、油茶等。

基本信息

張三溪村簡介

張三溪村委曾多次被洞溪鄉政府評為“為民辦實事先進單位”、“綜合工作先進單位”、“農網改造先進單位”和“五個好黨支部”等。

張三溪村發展

當一個村委書記可以把鄉里書記鄉長叫來訓話

因為張三溪村書記唐必傲的大兒子唐智俊是張家界市財政局預算科的科長,雖然就是個科級幹部,但是鄉里的領導可得罪不起
那個爆破員正是唐必傲的外甥朱子皇,張三溪村唐必順建房需要爆破,因為修公路產生矛盾,硬是不給他爆破,最後唐必順從外地高薪請來爆破人員唐必傲還出面阻止
很多如果不對唐必傲言聽計從的村民如果需要爆破那是不可能的
這個朱子皇承包了所有的張三溪的道路施工工程,從來沒有進行公開招標,洞溪鄉到張三溪硬化水泥路竣工沒到一年就到處開裂,起泡,現在在洞溪進張三溪的路上擺放量個大水泥剁,不讓貨車經過,僅能讓微型車和轎車通過,很多東西只能先運到洞溪卸車,然後用微型車運輸。
張三溪有一條水泥路是通往唐必傲家的為修這條假公營私的水泥路以套用國家扶貧款項修一條簡易公路到荒山野嶺叫做碧兒塔的地方,現在的公路是灌木叢生,從來沒有機動車去過浪費國家大量物資款項,另外這條通戶水泥路僅僅通到唐必傲的三弟唐必馳的屋裡,後面的5戶人家依然是高低起伏的泥巴路,聲稱“老子想修到哪裡就修到哪裡”,“錢是我搞來的,管你xx事”
以修烤菸棚的形式騙取菸草公司工程款,花巨資在廖家灣修一個烤菸棚,占用的抗美援朝戰士唐天關家的地,拒絕補償,脅迫70多歲的老太太,強行施工,最後工程建好了,僅有唐必傲的外甥朱子安烤過幾次,現在荒廢
張華勇系張三溪村村民,自有水泥磚廠,因為張華勇家與唐必傲有過節,就硬讓朱子皇是不給張華勇不能爆破,讓唐必傲的外甥朱子文朱子安開採石場,並不給張華勇的水泥磚廠供應石料,導致張華勇只能到荒山野嶺撿碎石來生產水泥磚,導致張華勇的水泥磚生產無以為繼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49.8畝(其中,旱地349.8畝),人均耕地2.3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43.9畝,荒山荒地170.5畝,其他面積116.9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 ,無路燈。全村有40戶通自來水,有40戶通電,未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戶,建有沼氣池農戶30戶。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24輛。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4萬元,占總收入的35.8%;畜牧業收入42萬元,占總收入的62.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66頭,肉牛5頭,肉羊24頭,雞380隻);農民人均純收入171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人(占勞動力的 13.5 %),在省內務工7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0戶,共有鄉村人口140人,其中男性75人,女性65人。其中農業人口127人,勞動力5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5人;享受低保1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2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3戶,占農戶總數的8%。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三聯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樂豐一、二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公里,距離中學7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5人,其中小學生21人,中學生4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村莊道路破損嚴重,全村總計3公里;2、電力設施差;3、有40 戶人畜飲水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 改善交通道路,加強水利設施建設;2、發展生豬為主的養殖業,計畫養殖生豬400頭;3、發展以優質玉米、優質馬鈴薯種植為主的種植業;4、計畫發展魔芋種植30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