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
建陽驛位於荊門與荊州的中心,自古交通便利,區位優越,為古代傳遞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歇宿、換馬的住所。史書記載,在唐代,全國共設定1639處驛站,朝庭政令一經發出,兩個月內就可推行全國。以首都長安為中心,向外延伸出 7條重要的驛道聯通全國。這7條驛道就有南北、東西2條主要驛道在“建陽驛”交匯,京都經襄陽至雲南道、至廣州道、至四川道,其中至雲南道的走向成為現代207國道和焦枝鐵路的基礎。“建陽驛”則是這交匯中心上一個重要的節點。歷史溯源
建陽驛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類就在這裡創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它屬於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時期魏、蜀、吳爭奪最為激烈的戰略要地。它靠近中國十大古都之一荊州,自楚文王熊貲都郢至荊南國王,先後有六個朝代的34個帝王在此一帶建都立國,歷時約五百年,一部三國演義更是把荊州弄的世人皆知。劉備、關羽許多三國歷史故事,便發生於“建陽驛”一帶,可見建陽驛不同於一般的驛站,它還是古代士兵的軍營和中轉站,關羽、張飛二位將軍長板坡大戰迂迴運動中都曾囤兵駐紮於土城建陽驛。20世紀60年代,建陽驛還保存著完好的古城牆。土城牆寬15米,高8米,呈標準橢圓形,周長約4公里,南北建有城門樓,抗日時期被日本人飛機炸毀。土城四周是護城河,河寬20米,深 6 米,僅有東西南北四座吊橋與外界相通,該城易守難攻。由城外東西向里遠望:城牆上綠樹鬱鬱蔥蔥,樹頂白鷺陣陣。城裡城外,土地肥沃,四周水源充足,可謂真正的魚米之鄉。建陽驛的老街建築講究,古色古香,集市生意興隆,熱鬧非凡,人稱“建陽驛”為“小沙市”。文革時期毀掉了大部分城牆,填平了護城河,僅有東南方向古城遺址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