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

延平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
延平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延平區(古屬延平府南平縣)位於福建省中部偏北,建溪、西溪匯合處。介於北緯26°15'-26°52',東經117°50'- 118°40'之間。總面積2659.7平方千米。人口40萬人(2006年)。城區等部分地區通行南平話(屬北方官話方言島),其他地區分別通行閩東語、閩中語、閩北語和客家語。 地處閩中大谷地最低處,東北部以低山為主,北部以中山為主,南部以中低山為主,西部為低山丘陵。屬中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9.3℃,年降水量1669毫米。為南方三大杉木產區之一。有沙溪口、里村、吉溪、峽陽等水電站。鷹廈、外福、橫南鐵路過境並設站,316、205國道於境內交會,閩江、建溪、富屯溪、沙溪可通航,為省內水陸交通樞紐。茫盪山自然保護區設境內。名勝古蹟有南劍州重建州學記碑、九峰山、明建雙塔。 2014年5月27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縣級建陽市撤市設區,南平市政府駐地由南平市延平區八一路439號遷至南平市建陽區南林大街36號(具體待2018年底實施)。

基本信息

歷史

清朝以前

唐虞時期,此地為揚州轄治。三代(夏商周)時期,隸屬於七閩地。

秦代,屬閩中郡。漢代,初隸閩越國,後屬侯官地。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以無諸有功,封為閩越王,境域屬閩越東冶縣。漢建元年間(公元前140~前135),閩越數與東甌相攻。元封元年(公元前110)詔徙其民於江淮之間,逃亡而未被遷徙者,自立冶縣。後朝廷設定侯官都尉屬會稽南部,南平屬其管轄。建安元年(196),孫策遣賀齊代韓晏,領會稽南部都尉,受商升降,分侯官北鄉置南平縣。

三國時期,南平縣為東吳轄地,隸屬建安郡。晉太元四年(379)改南平縣為延平縣。南北朝時期,縣境為南朝所轄。南朝宋泰始年間(465~471),廢延平縣,復名南平縣。歷經宋、齊、梁、陳,南平縣均屬建安郡。

隋代,南平縣仍屬建安郡。唐武德三年(620),置延平軍,轄南平等縣。五代閩開平至同光年間(907~926),改延平軍為延平鎮。閩同光三年至天成元年(925~926),改延平鎮為永平鎮。後晉天福八年(943),易永平鎮為龍津縣。開運二年(945)又將龍津縣改為劍浦縣,隸屬劍州。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改劍州為南劍州,以別於蜀之劍州,劍浦縣隸屬南劍州。元大德六年(1302)改南劍州為延平路,同年改劍浦縣為南平縣。南平縣隸屬延平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延平路為延平府。南平縣隸屬延平府。清軍入關後迅速南進,至順治三年(1646)占領南平全境。清代沿襲明制,南平縣仍屬延平府管轄。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廢府、州、廳,福建省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政制。南平縣屬北路道,為道所在地。

民國3年,北路道改名建安道,南平縣屬建安道,道址仍在南平。

民國14年,國民政府成立,廢道。福建省實行省、縣二級地方政制。民國16~21年,南平縣由省府直轄。

民國22年11月20日,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於福州發動“福建事變”,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同年12月11日,將福建省劃分為四省兩個特別市,南平縣隸屬延建省。

民國23年1月,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垮台。同年7月,實行行政督察專員制度,將全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南平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區。督察專員公署駐南平。

民國24年10月至民國38年,全省行政督察區及其管轄縣份幾經變動,但南平縣均屬第二行政督察區,督察專員公署均駐南平。

現代

1949年5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解放南平城。同年6月5日成立南平縣人民民主政府,9月易名人民政府。1949年6月至1950年2月,南平縣隸屬第二專員公署管轄。1955年10月,縣人民政府改稱縣人民委員會。

1956年11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在原南平縣行政轄區內分設南平市(轄區為市區及近郊)和南平縣(轄區為郊區鄉鎮)。市府、縣府同設在市區,均屬南平專員公署管轄,專署駐地亦在市區。1958年11日縣、市合併,撤銷南平縣,縣行政區劃歸南平市。

1967年元月,造反派奪權,市人委癱瘓,解放軍駐延部隊奉命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1968年9月,成立市革命委員會,行使市人委職權,隸屬地區革委會。1971年,專員公署遷往建陽,南平市屬建陽地區行政公署管轄。

1980年11月,撤銷市革委會,恢復市人民政府,隸屬地區行政公署。1988年底,地區行政公署遷回南平,1989年1月1日掛牌辦公,復名南平地區行政公署,南平市屬南平地區行政公署管轄。

1995年撤南平地區設地級南平市,原南平市改為延平區。

2014年5月27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南平市行政區劃調整,同意撤銷建陽市,設立南平市建陽區,以原建陽市的行政區域為建陽區的行政區域;南平市政府駐地由南平市八一路439號遷至南平市建陽區南林大街36號,但南平市政府正式搬遷到建陽區要等到2018年年底才會開始。2015年3月18日,南平市建陽區成立。(具體待2018年底實施)

區劃

延平區一角 延平區一角

2000年,延平區轄6個街道、13個鎮、3個鄉:梅山街道、黃墩街道、紫雲街道、四鶴街道、水南街道、水東街道、來舟鎮、樟湖鎮、夏道鎮、西芹鎮、峽陽鎮、大橫鎮、南山鎮、洋後鎮、塔前鎮、王台鎮、茂地鎮、太平鎮、爐下鎮、巨口鄉、大洋鄉、赤門鄉。

2002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閩政文[2002]262號)撤銷茂地鎮、大洋鄉,設立茫盪鎮。2002年底,延平區轄6街道13鎮2鄉:梅山街道、黃墩街道、紫雲街道、四鶴街道、水南街道、水東街道、來舟鎮、樟湖鎮、夏道鎮、西芹鎮、峽陽鎮、大橫鎮、南山鎮、洋後鎮、塔前鎮、王台鎮、茫盪鎮、太平鎮、爐下鎮、巨口鄉、赤門鄉。

2003年,黃墩街道辦事處析出安豐村,劃歸茫盪鎮管轄,同時,將茫盪鎮政府駐地由茂地村遷移到安豐村。

截至2014年1月,延平區轄6個街道、13個鎮、2個鄉:梅山街道、黃墩街道、紫雲街道、四鶴街道、水南街道、水東街道、來舟鎮、樟湖鎮、夏道鎮、西芹鎮、峽陽鎮、大橫鎮、王台鎮、太平鎮、南山鎮、塔前鎮、茫盪鎮、洋後鎮、爐下鎮、巨口鄉、赤門鄉。

地理

位置

南平市延平區位於福建省中部偏北,介於北緯26°15′~26°51′,東經117°50′~118°40′之間。東鄰古田、閩清,西接順昌,南交尤溪、沙縣,北連建甌。全境東西長約81千米,南北寬約69千米,土地總面積2652.86平方公里。

地貌

延平地處閩中谷地的最低處,武夷山脈、鷲峰山脈、戴雲山脈會集於此。北部是武夷山脈向東南延伸的支脈南端,東北部是鷲峰山脈西南坡,南部為玳瑁山脈北坡,西部為丘陵地帶。四周峰巒環繞,丘陵蜿蜒,唯有閩江河流侵蝕下切所形成的河谷,留下一條通往福建東南沿海的天然通道。境內有海拔千米以上高峰40餘座,金鳳山為全區最高峰。

氣候

境內氣候屬溫和濕潤的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冬無嚴寒,春早秋遲,夏長冬短,雨季明顯,潮濕多霧,多靜風。平均氣溫19.3℃,無霜期268天,均降雨量1663.9毫米。受地勢影響,氣候垂直差異顯著。

資源

礦產

延平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 延平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

延平區是福建省土地面積最大的縣級區。耕地25.25萬畝,其中水田23.24萬畝,旱地2.01萬畝。境內礦產資源豐富,頗具開發潛力,發現有特大型鈮鉭礦床,中型錫礦床(鈮鑽礦床伴生礦),水泥用灰炭礦床,全省規模最大的透輝石礦,還有重晶石、矽灰石、高嶺土、石英砂、石墨、金甲長石、大理石、白螢石、花崗石、雲母、蛇紋石、輝綠石、磷礦、錫鐵礦、磁鐵礦、鉛鋅礦,優質花崗石、優質礦泉水等30餘種礦產。其中,“青雲石”、“南平黑”、“南平青”等花崗石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森林

延平素有“森林之窗,本甲全閩”之稱,2005年底,全區森林面積282.6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3.6%,森林蓄積量為1794.3萬立方米。以綠色金庫聞名於世,是中國南方三大杉木產區之一。王台安槽下速 生豐產林創下單位積材世界紀錄,周恩來總理簽署的國務院嘉獎令譽之為“綠色金庫”。區內有竹林54.88萬畝,其中毛竹林50.84萬畝,中小徑竹4.04萬畝。區內除盛產杉、松、竹外,還有近百種名貴珍稀樹木,其中南方紅豆杉、柳杉、建柏、閩楠、銀杏等15種樹種,被列為國家級和省級保護樹種。境內茫盪山自然保護區喬木品種比整個歐洲大陸的喬木總數還多。區內森林中其它物種資源豐富,已發現的蕨類植物有33科57屬100種;裸子植物10科23屬62種;被子植物148科622屬1264種,經濟植物中有果樹68種,茶葉7種,其它品種19個,藥用植物資源隸屬102科80餘種。

水電

延平區境內有一江三溪(閩江、建溪、沙溪、富屯溪),七十二支流縱橫交織,水資源十分豐富,水電理論蘊藏量居福建省首位。境內有裝機容量為140萬千瓦的水口電站及30萬千瓦的沙溪口電站;已建成的區給電廠、電站130餘座,總裝機容量33.47萬千瓦,年總發電量7.5億千瓦時,並與福建省電網聯網,電力供應十分充裕。電價全省統一。

人口

延平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 延平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

早在新石器時期,延平區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明正統七年(1442),全縣人口已發展至19614戶67148人。嗣後,戰亂頻仍,民生凋敝,人口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長。至清康熙十年(1671),人口反而比明正統七年減少16055人。清末至民國時期,人口增長緩慢,清道光九年(1829)為123004人,民國38年(1949)為164497人,120年間僅增加41493人,年均增加346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和社會安定,人口增長迅速,1949~1959年,出生人數達68353人,加上外地遷入,扣除死亡數,人口淨增137699人。

1960年,開始實行計畫生育,推廣避孕技術,提倡晚婚晚育和少生優生。但受“左”的思想影響,職能機構和人員不落實,計畫生育沒有被大多數人所理解和接受。

1963年3月,根據上級關於認真提倡計畫生育工作的指示,成立南平市(縣級)計畫生育門診部,開展計畫生育技術指導和宣傳工作。同年9月20日,成立中共南平市委計畫生育領導小組,由中共市委副書記兼任組長。1964年11月29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此後,在省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全面開展計畫生育宣傳工作,培訓醫務人員,實行節育手術。

“文化大革命”期間,計畫生育工作遭受嚴重挫折,人口出生再次處於無政府狀態,人口增長速度失控。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共延平區委、市政府把計畫生育工作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根據國家有關計畫生育工作的基本精神,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一系列人口政策和具體措施,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嚴格控制生育計畫,落實各項節育措施和獎罰規定。至1990年,人口平均自然增長率降為10.2‰。全市總人口466995人。其中,國小以上的文化程度占75.5%,比民國33年(1944)提高65.1個百分點;人均壽命65.3歲,比民國33年提高30.3歲;民族構成也發生變化,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33%,比1964年的99.48%下降1.5個千分點;少數民族人口占0.67%,比1964年的0.52%上升1.5個千分點。

據《南平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延平區人口數為467875,占南平大市的17.69%。

截至2016年末,南平市延平區戶籍總人口50.45萬人。常住人口47.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1.9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為67.2%。2016年常住人口出生率為12.00‰,死亡率為6.6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40‰。

經濟

“十一五”期間,延平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2.33%,比十五時期年平均增幅提高0.68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35090元,年平均增長12.56%,比十五時期年平均增幅提高3.8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15.6:49.2:35.2調整為12.1:55.2:32.7,二產比重上升6個百分點。

2016年,南平市延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9.08億元,比2015年增長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12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146.35億元,增長6.5%,其中工業增加值87.99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113.60億元,增長7.5%。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5.7%,上半年增長6.7%,前三季度增長7.6%。三次產業比重由2015年的12.7:49.7:37.6調整為13.1:48.9:38.0。

農業

2016年,南平市延平區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72.46億元,增長3.5%,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5.68萬畝,比2015年減少0.36萬畝,其中稻穀面積16.74萬畝,減少0.53萬畝,菸葉種植面積9334畝,增加1345畝。全年糧食產量8.46萬噸,比2015年減少0.13萬噸,下降1.4%。全年商品材產量22.43萬立方米,毛竹產量1158萬根,增加114萬根。

工業

2016年,南平市延平區全社會工業完成產值348.06億元,比2015年增長5.3%。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316.46億元,其中南平工業園區220.62億元,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8.0%,製造業增長8.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7%。分輕重看,輕工業增長10.79%,重工業增長6.2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1.71億元,增長7.7%,其中南平工業園區48.32億元,增長8.9%。工業產品銷售率90.8%,比2015年提高2.9個百分點。規模工業經濟效益指數269.0。

建築業

2016年,南平市延平區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58.37億元,比20015年增長4.4%,全區具有資質等級以上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77.23億元,下降15.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21.27萬平方米,下降22.5%;房屋建築竣工面積73.57萬平方米,下降3.8%。

服務業

2016年,延平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10億元,比2015年增長12.2%。其中限上企業零售總額48.11億元,增長16.6%,限下企業零售額84.99億元,增長9.9%。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中,糧食食品飲料菸酒類比2015年增長27.4%,服裝、鞋帽、針織品類增長26.1%,日用品類增長22.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9.1%,汽車類增長31.2%。

截至2016年末,延平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445.88億元,比2015年末增長8.67%,其中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餘額199.46億元,比2015年末增長10.08%;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431.03億元,增長4.7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比為96.82。

社會

科技

清朝末期,延平區提倡務洋學技,但缺乏實際之舉。民國初期,軍閥混戰,科學事業受挫。抗日戰爭時期,福州等地工廠及科研機構內遷,延平區縣開始有公營機械、電工、化肥、紡織、造紙及民營化工、印刷、火柴等生產技術,科技活動亦趨活躍。抗戰結束後,內戰爆發,科技活動難以開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設縣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和支會。1960年成立科學技術委員會。之後,相繼建立農林、水電、建築、化工、造紙、機械、電子等科研組織。

“文化大革命”期間,科技機構癱瘓,設備受毀,人才星散,科技事業蒙受巨大損失。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科學技術重新得到重視。電子技術由零起步,躋身於國際行列。化工、醫療、陶瓷技術飲譽九洲。炭黑行銷歐美、東南亞等地;死嬰鼓膜聽骨移植惠及海內外耳聾患者;油滴黑釉器為宋代珍品,失傳700餘年,1981年發掘研究複製成功,產品多次參加國際博覽會,蜚聲海內外。福建林學院科研成果卓著,尤其是“杉木”和“林價”等課題的研究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

為調動科技人才積極性,充分發揮其作用,1981年成立延平區區科技幹部技術職稱評定委員會。中共延平區區委、區人民政府先後制訂1978~1985年科研規劃和1986~1988年科技計畫。鼓勵支持科技人員進入經濟建設主戰場,實行技術承包,開展有償服務。1984~1990年,留職停薪、辭職、兼職參加經濟實體建設達543人,有力地推動小型企業及鄉鎮企業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科技經費的投入,改無償為有償,加快項目完成速度。

科普教育通過電影、幻燈、畫廊、書刊、實物等宣傳,至1990年受教育者達104萬人次,提高全民科技意識,促進科技事業全面發展。舉辦學術講座,學術討論會,探討延平區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優勢,制定宏、微觀規劃。利用山區優勢,發展多種經濟,保護植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確定茫盪山為自然保護區,調劑小氣候,涵養水源;配合水口電站建設,制定延平區轄段庫區水利綜合開發利用規劃,開拓水域資源經濟。同年底,全區已評定高級職稱299人(含社會科學),中級1677人,初級8327人;同時,重視人才培養,多渠道培訓科技人員1.03萬人,比1950年初的33人增長331倍;完成近200個科研項目,其中獲省級獎38項,地區級獎28項,區一等獎24項、二等獎35項、三等獎28項、四等獎及推廣套用獎33項,多項成果達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同期,延平區區先後有18人(單位)26項申請專利,已公告7項,授予專利10項,引進技術5項,使科技工作逐漸步入區場經濟的軌道。

2010年,延平區新列入省級科技項目3項、市級科技項目12項,中小型企業省級技術創新基金2項。專利申請63件,其中發明6件,實用新型25件;外觀設計32件,完成專利授權量為141件, 其中發明9件,實用新型29件;外觀設計103件。

教育

宋代為延平區古代教育鼎盛時期,英才輩出,鍾靈毓秀。南北宋319年間中進士者達331人之多,其中有北宋元豐五年(1083)狀元黃裳。南宋初期,政治文化中心南移,名人學者薈萃延平區。“獨先天下興州學”更為後人稱頌,有碑記存於西山碑亭內,碑文歷述山城教育之興起、發展及形成中心的史跡。名重天下的“延平四賢”(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曾先後在此創建書院,講學傳道,使延平區成為名聞遐邇的“東南鄒魯”、“理學名邦”。明嘉靖三十一至三十五年(1552~1556),海瑞在此任教諭,整頓地方教育政務,倡導教風,整飭學風,身體力行,作出表率,開一代教育新風。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延平區教育重新調整布局,撤銷國小附設國中班199個,開始重視基礎教育。1988年,實施義務教育,鞏固普及初等教育成果,調整中學布局,壓縮高中,積極發展國中教育和職業教育。1989年,中共延平區區委、區政府作出“科技興區,教育立區”戰略決策,農村17個鄉鎮宣布實施初等義務教育,區區宣布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一個多層次、多渠道、多規格、多形式、多學科、多手段辦學的教育體系日臻完善。

1990年與1949年相比,幼稚園從1所增至26所,區幼稚園成為全區幼兒教育教研活動中心;國小從20所發展到564所,延平區實驗國小和南師附小的教學質量在全區領先;普通中學從2所增至41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10年間,共向大中專院校輸送新生8893人;延平區第一中學歷年高考成績名列全區前茅,國中綜合比率由1987年全省倒數第二,跨入全省先進行列。1990年,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81%,在校生鞏固率99.12%,國小畢業率99.94%,初等教育普及率99%。

2010年,延平區普通高中招生2474人,減少129人,在校生7633人,減少25人,畢業生2480人,減少22人;國中招生5570人,減少808人,在校生17756人,減少383人,畢業生5777萬人,增加350人;普通國小招生5219人,減少85人,在校生30926人,減少716人,畢業生6448人,減少801人;特殊教育在校生64人;幼稚園在園幼兒12662人。

衛生

延平區歷代醫家輩出。南宋有葉大廉,明代有葉會、李士達、黃纖、徐純卿、賴湯銘,清代有謝豐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衛生事業迅速發展。50年代初消滅鼠疫、天花、霍亂。80年代基本消滅絲蟲病,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腦膜炎、乙型腦炎、 小兒麻痹症、傷寒、痢疾、麻風病等得到控制。1989~1990年,全區衛生工作進一步深化改革,醫療衛生水平不斷提高。1990年,全區已有區屬衛生機 構24個,廠礦衛生機構117個,農村衛生所、衛生室273個,個體開業107家;有衛生技術人員1951名,鄉村醫生345名,農村衛生員297名;開 放病床1838張。醫院裝備了B型超聲顯像診斷儀、人工腎機、人工心肺機、電腦尿液分析儀、光束纖維胃鏡、腦電圖機、除顫起搏器、歐波同手術顯微鏡、中風 儀等較先進的醫療設備。醫療衛生水平也有顯著提高,如耳顯微手術、非植入型人工耳蝸治聾術、喉成形術、眼底螢光血管造影、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肝葉切除術、 全髖置換術、心臟直視手術、心臟超聲造影術、搶救廣泛性心肌梗塞、施行腹膜外剖腹產、中風預報、蛇傷、痔瘡的中醫療法研究以及中西醫結合的科研工作等,為 解決疑難和危重疾患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辦法。1990年,經省級考核驗收,瘧疾防治達到部頒基本消滅標準,地甲病防治達到基本控制標準。

2010年末,延平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7個,其中:醫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各1個,中心衛生院2個,鄉鎮衛生院12個。年末全區醫療衛生單位擁有病床390張,其中,醫院擁有180張,衛生院210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28人。其中,醫院擁有131人,衛生院擁有248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擁有30人,衛生監督機構構擁有19人。全年嬰兒死亡率6.04‰,比上年下降0.05個千分點;孕產婦死亡率為0,比上年下降19.65個基點;全區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7.59萬人,參合率98.77%,比上年提高0.46個百分點。

體育

延平區體育運動伴隨著古代的政治、軍事和生產實踐而產生和發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延平區體育發生深刻變化,體育事業列入社會發展規劃,成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先後有延平區造紙廠、延平區電纜廠、延平區水泥廠和大鳳鄉、王台鄉等5個單位跨入全國或省、地“體育先進單位”行列。至1990年,延平區輸送的運動員在國際、全國、全省的重大比賽上,共獲292枚獎牌。與此同時,區級體育活動次數及參加人數也大幅度增加。1979~1990年,先後改建和興建區燈光球場、田徑場、游泳館、訓練房及少體校綜合樓。

2010年,在世界舉重錦標賽和第十六屆廣州亞運會上,延平藉舉重運動員吳景彪均獲得男子56Kg級冠軍。2010年,延平區文體項目獲得省級表彰10項,市級表彰6項。

旅遊

溪源峽谷位於延平城郊西北部,總面積28平方千米,距市區5千米,於2008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區內分為十里畫廊、蕭公祈夢文化、孔雀山莊三大景區,景源主要以奇山怪石的山體景觀,懸瀑飛瀉的水體景觀,奇藤古樹的生物景觀,雲海升騰的氣象景觀和古橋廟宇、蕭公聖跡的人文景觀為主,是自然景觀和民俗文化交融共存的綜合性風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