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
廣西歌圩是廣西各民族人民喜歡的傳統娛樂形式。但由於流行的地區廣泛,以及各民族傳統習俗不盡相同,因此,無論在內容上、形式上都各有不同。比如苗族“跳坡節”要拉牛上樹,仫佬族“走坡節”還舉行體育競技比賽等。有些地方歌圩活動時間長,有的時間短些,有的規模很大,有的規模小等等,都各有差異。但廣西歌圩作為廣西一種地域和民族文化現象,有其共同特點:一是各族歌圩有明顯的自發性,都是民眾自發性的活動,沒有專門的組織機構,而且各種活動都是集體性民眾活動;二是各族歌圩有很豐富的娛樂性,除對唱山歌之外,還開展民眾喜聞樂見、別具特色的文娛、體育活動;三是各族歌圩有很強的適用性,都是以歌傳情,以歌交情,以歌結情。參加者多為各族青年男女,青年們可以通過歌圩的途徑談情說愛,以至結婚成家;四是各族歌圩有很強的季節性,不管哪個民族、哪個地方的歌圩都是農閒、氣候暖和的季節舉辦的。多在春初和仲秋時,而且都在野外山地上;五是各地歌圩都有很長的歷史性。據史料記載,廣西歌圩始於宋朝,到元代形成了廣西歌圩的鼎盛時期,劉三姐傳說就應當是在那個時期出現的。廣西歌圩的最大共同點,是凡事都以歌表達,多數歌曲現編現唱,所有歌手都有很高的觸景生情、即編即唱本領和對答如流的技能。
起源
關於廣西歌圩的來歷,各地各族傳說不一,歸納起來有四種:一種傳說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某年天大旱,民眾唱歌樂神,果然天下大雨,人們喜得豐收。從此之後便年年唱歌樂神,求得風調雨順,發展成了歌圩;還有一種傳說,遠古時期,某人有三個很漂亮的女兒,上門求婚的人絡繹不絕,但父母都看不上,拒不答應。後來父親想了個點子——讓求婚的後生仔當場唱歌,誰唱得最好,漂亮的女兒就嫁給誰。結果通過唱歌,三個女兒都找到了如意郎君。從此之後,唱歌成了一種男性求偶的形式,並發展成為歌圩;另一種傳說是,有一對戀人很相好,但受到家人的反對和阻擾,最後雙雙殉情。寨子裡的青年們知道後,紛紛前來唱歌憑弔,寄託哀思。後來習以相傳,逐漸演變成歌圩;第四種傳說是,歌仙劉三姐從天上下凡,把歌聲傳到人間,大家都來學唱歌,學的人越來越多,便聚集成圩,有了歌圩。
歷史
廣西歌圩的歷史,在《嶺外代答》《寰字記》《日詢手鏡》《粵曲叢載》及一些地方志上有所記載。《嶺外代答》甚至清楚地記載“靜江人倚蘇幕遮為聲,欽人倚人月圓”,並稱讚當時歌手的才情為“皆臨機自撰,不肯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書中還對男女青年如何在對歌中產生愛情、結婚有所記述。龍州縣誌記載,每年四月間,鄉村男女指地為場,賽歌為戲,名曰歌圩,甚且鄰縣附近亦有裹糧食而來,趕圩助興,每場眾集不下千人。
明代以後,明王朝代表的封建經濟力量和文化影響深入到嶺南一帶,歌圩以對歌互挑以至心許成婚的習俗,與封建社會的道德倫理髮生衝突,改流的土司地區曾有過禁止歌圩的事發生,但最終無法禁止。據記載,思恩知府李彥章禁歌不遂,時人作詩嘲笑之“蘭卿太守真多事,示禁花歌浪費神”。當時還流傳著一首反禁歌的山歌:“天上大星管小星,地上元帥管總兵,只有知州管知縣,誰敢管我唱歌人。”
各地歌圩對歌的程式都大同小異。歌圩那天,男女青年打扮得漂漂亮亮,結伴成群而行。男女雙方見面一般都是男的先以歌提出對歌要求,女的以歌回答。然後互相介紹情況,互問是哪裡人、家裡怎樣、有什麼特長等等。最常用的開頭歌是“唱歌先,工夫不做丟一邊,工夫不做千年在,風流沒有幾多年”,“祝英台,妹想唱歌就過來,妹想唱歌過來唱,要唱過癮才分開”。在唱歌過程中,男女雙方漸漸建立起情感,便唱起戀歌。唱戀愛的態度、戀愛的關係、戀愛的交往及對今後生活的構想等,唱到情投意合時,便相互交換定情物——“妹過來,哥送手巾妹送鞋,哥送手巾用錢買,妹送雙鞋手腳來。”
內容
剛開始唱時,男女雙方離得比較遠,後來慢慢接近,一直到面對面對唱。情到至熱時,雙雙對對分散去個別交談,對歌才停止。最後要分別時,還要唱離別歌,同時約定下次相會的時間和地點。這些歌有的編成套,有的隨編隨唱,有“見面歌”、“初戀歌”、“送禮歌”、“別情歌”和“約會歌”,內容豐富多彩,語言通俗幽默,比喻生動切題,反映出歌者編唱山歌的才能。
意義
歌圩是廣西一張獨特的文化品牌,是一份難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歌圩及廣西民歌是廣西桂學的研究重點,要在廣泛的田野調查基礎上,把廣西歌圩及其民歌系統、完整地研究整理出來,讓其發揚光大。大自然創造了花卉,把它們編成花環的是藝術。要在繼承中弘揚,在創新中發展,讓浩蕩、奔騰的歌海綻放出更加美妙的旋律和動人的風采,為實現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新的貢獻!
現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愛德蒙·木卡拉早在2001年到廣西巴馬縣考察當地的傳統山歌時認為,廣西少數民族歌圩有利於民間文化遺產的傳承。
歌圩是廣西少數民族民眾聚集對唱山歌的活動形式。廣西的壯、瑤、苗、毛難等民族的民眾均有聚集歌圩對唱山歌的風俗。年青人到歌圩對歌是為了傳情擇偶,年長者對歌則是為了展現智慧。對歌內容包括天文地理、神話傳說、歲時農事、倫理道德、戀愛婚姻等,然而傳統山歌正面臨著失傳的危險。
文化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了保護中國民間文化遺產項目的行動計畫,作為計畫的一部分,木卡拉一行到廣西巴馬縣對當地傳統山歌的繼承和傳播情況進行了為期3天的考察。此前他們已經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對中國民間故事的收集整理工作。按計畫,2000年至2002年他們將要完成對中國民歌的考察。
“巴馬縣的盤陽河歌圩是廣西現有的640多個歌圩中較大的一個,參加者既有壯族,也有瑤族和苗族,多的時候人數達三、四萬人,少的也有上千人。巴馬又是著名的長壽之鄉,擁有眾多的70歲以上的老年山歌手,因此這裡是研究傳統山歌繼承和傳播情況的最佳地點。”廣西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韋蘇文說。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劉春香認為,這次考察對保護傳統山歌這一民間文化遺產有著重要的意義。她還透露,在全面的考察結束後,他們將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對傳統山歌進行採錄並刻制光碟,以此來保護這一珍貴的民間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