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壯族咘沙歌圩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已形成,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咘沙村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扶綏縣渠舊鎮東南6里,居民多為壯族,因村邊有一口含沙的清泉而得名。村西面有一座土山坡,坡度平緩,坡頂長著一棵大天桃樹,地上長滿青草,坡下長著幾棵大榕樹,歷年歌圩都在這裡舉行,人們早已習慣把它叫做歌圩嶺,當地人現在又稱“咘沙歌圩”。
地理特點
咘沙歌圩每年定期在村西面一座當地人稱為“歌圩嶺”土山坡上舉行。歌圩嶺地勢開闊,面積達300多畝,能容納兩三萬人。嶺上的那棵天桃樹樹皮蒼老遒勁,樹幹直徑近兩米,3個大人方能將它環抱。樹葉仍十分繁茂,樹冠覆蓋面約50平方米,成一把天然的大羅傘。這種地理特點具備了壯族傳統“歡埠坡”形成的條件。
節日性歌圩
壯族人民以歌會友,以歌敘情,由來已久。《廣西民族大全》記載:“山歌對唱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壯族先民在社會交際中就有了。”按照壯學宗師黃現璠(扶綏縣渠舊鎮人,年輕時代參加過咘沙歌圩,善唱壯族山歌)所言:“壯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愛唱山歌的民族,可說壯族山歌是壯族文明的源點和重要傳播手段之一。壯話稱山歌為‘家’或‘歡’。唱山歌叫“唱家”。何為‘家’?古代女子無家,女以男為家,故女子的‘嫁’字即由‘女’和‘家’兩字組成,表明女子與男子共同生活始有‘家’。如何‘嫁’人尋‘家’,壯族婦女即靠唱‘家’(山歌)來尋找中意男人成家,壯族古來‘倚歌擇偶’的風俗即由此而來。同時,古代女子受封建禮教束縛,言行受到諸多限制,沒有婚姻自由,無以為‘歡’,從而以唱歌來散發心緒或尋覓知心人結婚成‘家’來謀得‘歡’欣快樂。所以,壯族山歌的傳統表現內容除神話、歷史、政治、道德、地理、天文、傳說故事、社會生活、生產勞動外,絕大多數都是談情說愛的,用以尋‘歡’作‘家’或成‘家’得‘歡’。逢有婚喪喜慶,親朋好友來到家中舉行‘家中歌會’,壯話叫‘歡江欄’。壯族歷來具有定期集會唱歌的風俗,這種風習漢話稱為‘歌圩’,壯話叫‘歡龍峒’(意為到田間去唱的山歌),或‘歡窩敢’(意為出岩洞外唱的山歌),或‘歡埠坡’、‘歡埠峒’、‘歡墟合’、‘歡出岩’、‘歡墟蓬’(埠與墟同義,即指圩市;坡指山坡、坡地;窩為出或去之義;埠坡指野地里的墟市)。”(引自黃現璠、甘文杰、甘文豪著《韋拔群評傳》第37頁)咘沙歌圩屬壯族歌圩中典型的“節日性歌圩”。定在每年農曆四月初三、十三、二十三這3天。初三為頭坡,十三為復坡,二十三為尾坡。來趕歌圩的人最初多為青年男女,後來中老年人也來參加,唱歌的對象是自由選擇的,對歌的人數或三個或五個,為自由組合。
咘沙歌圩這天,附近各村青年男女,個個早起備好行裝,男子都攜帶一把雨傘及必用的錢幣,女子把自己打扮得格外漂亮,個個手裡都提著一隻有蓋的精製竹花籃(這隻花藍是專門用來裝男朋友們禮物的,有手巾、花鏡、絲線、沙糕、油糍、果品,多數的人都會滿載而歸)。男男女女穿上盛裝,步行跋涉幾十里,來到咘沙
歷史沿革
傳說
咘沙歌圩不但歷史久遠,還流傳不少故事。當地有座山叫金貓銀老鼠山,山腳下原來有個山洞,洞裡擺掛著五顏六色的絲綢衣服,是神仙專供來趕歌圩的男女青年穿戴的,歌圩散時須退還,以便來年歌圩時再使用。有一個叫白鼠精的男青年卻屢次犯禁,拿了幾件新衣都不還。他還侮辱婦女,罪惡多端。山神知道後,通知天上派來金貓天將捉拿白鼠精。白鼠精躲到深深的洞裡不敢出來。金貓天將和山神商量,決定把洞頂的一塊大石頭推下來,封死洞口,白鼠精便悶死洞中。現在這座山左面金碧輝煌,現出金貓高大的英雄形象,而山的右面灰白暗淡,有白鼠精奄奄一息的畫面。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參加歌圩的人要彬彬有禮,不要貪財貪色。
發展
咘沙歌圩在民國初期已有很大發展,鼎盛時期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全國解放已10多年,社會穩定,生產發展,民族平等、婚姻自由的政策已經實施。咘沙歌圩也迎來了自己發展的春天。臨近鄉村的男女老少不必說了,遠的上至南寧賓陽,下至龍州憑祥,方圓上百公里的人們都搶著來趕咘沙歌圩。
內容和唱詞
咘沙歌圩中唱歌的內容很廣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風土人情,記人敘事無所不包,愛情歌曲大部分是歌手們即興而成,隨口對答,比喻巧妙,語言生動。唱詞多為七言四句式,句尾押韻。山歌的曲調有多種,既有粗獷高昂的,又有悠揚柔和的,如下所示:
十五月亮圓又圓,山盟海誓真情見。
妹願隨哥結成雙,齊心共建好家園。
有的則是馬拉松式的持久戰,吃了情哥兩籃沙糕也未必談成,正如下列歌詞唱到:
正因花開未結果,幾何得甜到喉嚨。
本來石少難填海,十成都有九成空。
定情物
當日對唱,如男方唱贏女方,女方便送給男方一塊繡花手帕,作為定情物,男方也隨之把事先買好的彩色絲線及一塊雪白的毛巾送給女方,也作為定情物,等待明年見面時再互相回送。女子回送的白毛巾上如果繡上一對美麗的鴛鴦,就表示接受男方的求婚,同意擇良日定婚。如果繡上的是其他花鳥,則表示仍有考驗男方之心。有的一見鍾情,速戰速決,頭坡便決定終身。
熱鬧場景
壯族歌圩既是一場歌詠比賽,又是賽詩會。不僅是文娛活動,也是經濟活動。一般咘沙歌圩成歌圩的前幾天,遠近商賈就提前利用馬匹馱運貨物來搶占攤位。歌圩當天,成千上萬的人匯集於此,熱鬧非凡。日用商品、花紗布匹銷售空前,涼茶水果、米粉軟糕供不應求。那種平日在田間勞作用於遮擋太陽的帳篷,壯語叫“撐篷”,此時有了特別的用途:為唱歌者遮蔭,為買賣人擋雨,形成一幅淡雅的圖畫。咘沙壯族民眾歷來就有敬賓好客的習慣,這天家家戶戶必然宰雞殺鴨,蒸糕煮粉,以豐盛的酒菜,款待賓客。晚餐坐席時和客人邊吃邊聊,還互問家事,十分親切。賓主酒足飯飽後,又徹夜對唱山歌,直到次日拂曉。
讚譽
扶綏縣渠黎一帶現在還流傳著這樣一首壯族山歌:(壯語歌詞)“四月初三咘沙坡,翁老翁嫩都麻約(漢文義:老人小孩都來看),翁老吶飲摟(漢文義:老人得喝酒),青年吶葛河(漢文義:青年人得擁抱)。”表達了人們對咘沙歌圩的讚美。
相關傳說
在渠舊鎮西南面靠近咘沙村的地方有一座金貓銀老鼠山,山上有個還衣洞,這個洞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咘沙村歌圩就很熱鬧了。每年農曆四月初三,附近四面八方的勒貌(指男青年)勒俏(指女青年)都來咘沙嶺上趕歌圩。勒俏們手裡挎著一個小竹籃,籃子裡藏著定情的禮物,身穿新衣裳,腳踏繡花鞋,一個個好像四月天的雀兒一樣,好快樂呵!勒貌們手拿新雨傘,也是新鞋新衣新打扮,一個個精精神神,就像剛放出欄的牛仔一般,好高興呵!他們聚集在一起,對山歌,從早上唱到日落西山。他們的歌聲使得林中的鳥兒也停止了歡唱,他們漂亮的衣服使得山上和蜜蜂蝴蝶也飛來圍著嗡嗡地轉。
咘沙村村子裡有個勒俏叫蔓妹,她的家很窮,只有年邁的老母親相依為命,蔓妹只好天天上山打柴過日子。有一年,歌節快要到了。蔓妹還沒有錢買新衣裳,真焦急呵!她邊砍柴邊想,想著想著,傷心地哭了起來。哭呀哭,轉眼間,日頭快要下山了。蔓妹抹乾眼淚,收拾起柴刀正要回家。忽然一隻金光閃閃的貓兒從樹林鑽出來,張開嘴巴說了話:“姑娘姑娘,莫要哭。山洞裡有鞋有襪有衣服。”說著一跳兩竄把蔓妹帶進一個山洞裡。
蔓妹走進了山洞,睜眼四望,嗬,光閃閃,金燦燦,許多漂亮的衣裳掛在洞壁上,滿地的金銀首飾數也數不完。蔓妹左看看右摸摸,不知怎么辦才好。貓兒又說話了,它的聲音象歌唱:
姑娘姑娘借新衣,
趕坡對歌笑眯眯,
過了歌節送回還,
不送回還天不依。
蔓妹聽完,圓圓的臉上有了笑容,高高興興地下山了。歌圩那天,她領來一幫窮姐妹,各人歡歡喜喜地穿起了漂亮的衣服、鞋襪,戴起首飾,你看我,我望你,真開心呵!大家嘻嘻哈哈地趕歌圩去了。從此,年年如此,每到歌節那天,壯家的勒貌勒俏就到山洞裡借新衣裳來穿,對完歌后又把衣裳送回山洞裡。山洞裡的衣服、金銀和首飾一件也沒有丟失。打那時起,那些窮鄉親姐妹再也不為沒有新衣裳去趕歌圩而發愁了。
苦楝樹花開了又謝了,過了一年又一年,轉眼又到四月初三。這一天,一群勒貌勒俏又到山洞裡借新衣來了。一個貪心的勒俏混在人群里,她看見滿洞的金銀財寶,驚得嘴巴張得大大的,眼睛瞪得紅紅的,手板手心痒痒的。穿上衣趕歌坡,別人唱歌她低頭,別人問東她答西,心裡老想著山洞裡的金銀財寶,雙眼老望著天上的日頭,她覺得這一天真長呵!等呀等,好容易等到日落西山,回來的路上,她一路走一路想:如果我有一塊金子,我就不用做工,日子也會好過了。她慢吞吞地走著,有意落在最後面。
一群勒貌和勒俏,人人還了衣服,高高興興地走了。只有她在掛衣服的時候,趁別人不注意隨手撿了一塊金磚放在衣袋裡。可是,還沒等她的手從衣袋裡抽出來,她的眼前突然間變得一片黑烏烏的啦!分不清東南西北,看不見洞口在哪裡,她喊呀摸呀,一直找不見路走回家。但是,貪心的她,始終不願拿出這塊金磚放回原處。打這以後,那位貪心的勒俏再也沒有了蹤影,山洞裡的金銀財寶和衣服從此也全都不見了。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山洞叫做還衣洞。它的故事也世世代代流傳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