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漢

廣漢

廣漢市位於“天府之國”成都平原腹心地帶,北臨德陽市區17公里,南距成都市23公里,是四川“擴權強縣”試點市、四川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自古有“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之說。截至2016年,全市幅員面積538平方公里,轄18個鄉鎮,183個行政村,總人口60餘萬。廣漢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聖火展示城市之一,是西部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縣,列四川省第七位,素有“川西明珠”美譽,被譽為“成都的後花園”,亦被譽為“小香港”。廣漢是“四川省經濟綜合實力十強縣”之一,也是成都都市圈、成綿樂經濟帶,成都半小時經濟圈重要組成部分,經濟以工業為主,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廣漢市是國家級旅遊城市,至今遺留有較豐富的名勝古蹟。有聞名於世界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三大國際旅遊精品之一的三星堆遺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雒城和明代古寺龍居寺,還有金雁湖、房湖公園、廣漢文廟、廣漢東禪寺、漢代古墓群、古樹等。廣漢是全國和四川省的綜合改革試驗區和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也是西部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縣之一。廣漢是農村改革起源地,在全國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的牌子,創造了“敢為人先”的廣漢精神。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廣漢老城區夜景遠眺廣漢老城區夜景遠眺

廣漢因“廣至漢水”而得名。 在距今4800年左右,古蜀國的先民們就在今廣漢市南興鎮方圓6平方公里的三星堆一帶辛勤勞作、生息、繁衍,創造出早期燦爛的古蜀文化。專家認為三星堆一帶很可能是早期蜀國的—個重要都邑所在地,極有可能就是“杜宇氏”成“魚鳧氏”的故都,也曾經是古蜀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秦朝時為雒縣。雒縣因雒水(即今石亭江)流經縣境而得名,故城在今北外鄉境五里巷。

西漢高帝六年(前201年),分蜀郡東部與巴郡數縣首置廣漢郡, 轄13縣。郡治乘鄉,乘鄉在漢代建置的雒縣境內(即今廣漢市)。 世曰:“分巴割蜀,以成犍、廣”。

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刺史,此為益州,刺史治雒縣。廣漢郡由乘鄉(今廣漢市境內)遷到梓潼縣。

新莽時期(9~23年),改益州為庸部,部牧駐雒縣。改廣漢郡為就都。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8年),復置益州和廣漢郡,廣漢郡郡治遷徙至雒縣。此時雒縣為益州刺史部、廣漢郡治所。

東漢興平元年(194年)將益州州治遷往成都。

三國時期,蜀漢政權共轄益州二十五郡,廣漢郡隸屬益州。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漢,分益州置梁州。廣漢郡改屬梁州,雒縣仍為郡治。

西晉泰始二年(266年),分益州之地置梁州於漢中,分廣漢郡置新都郡。新都郡屬梁州,統領雒縣(今廣漢市)、什邡、綿竹、新都四縣,郡治在雒。太康六年(285年),省新都郡入廣漢郡。

東晉時期(317~420年),廣漢郡仍屬梁州,徙廣漢郡治在今遂寧市東北,尋還後漢舊治後,復以雒縣為郡治。

南北朝時期(420--479年),廣漢郡改屬益州,郡治雒縣。

宇文覺滅西魏建立北周(557年),方亭縣(今什邡)與雒縣合併,仍稱雒縣。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廢廣漢郡和益州,改置蜀郡,雒縣為其轄縣。

隋代,雒縣縣治遷至現雒城鎮。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分雒縣置什邡縣。武德三年(620年),析雒縣、綿竹縣部分地區置德陽縣。

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於雒縣置漢州,領雒、綿竹、德陽、什邡、金堂等5縣,以雒縣為州治。

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年),前蜀、後唐、後蜀建置仍如唐制。

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滅後蜀,置漢州,領雒、什邡、德陽、綿竹4縣,隸屬西川路,雒縣為郡治。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改西川路為成都府路。南宋時,漢州仍置,領縣與北宋時相同。

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年),復置漢州,領什邡、德陽、綿竹三縣,撤銷雒縣建制,由漢州直轄原雒縣地區,以原雒縣為州治。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國,復置雒縣。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滅大夏國。同年,省雒縣入漢州,仍領三縣,屬成都府。明末,張獻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建置沿舊。

清初,仍如明制。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漢州為散州(單州),不再轄縣,隸屬成都府,沿襲至民國元年。

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改縣,將縣直隸於道。改漢州為廣漢縣(緣廣漢郡而名),屬川西道(次年改為西川道,治成都)。 民國17年(1928年),廢道,廣漢縣直屬於省。民國防區時代為川軍鄧錫侯部防地。民國24年(1935年),結束防區制,廣漢屬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區下轄縣。

【國函字156號】檔案【國函字156號】檔案

1950年屬綿陽專區。1953年改屬溫江專區。

1960年4月29日,什邡縣併入。

1963年1月1日,析出復置什邡縣。

1968年,溫江專區改稱溫江地區,廣漢為溫江地區下轄縣。

1978年初,廣漢縣金魚公社探索試行“包產到組”聯產計酬責任制,成為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發源地之一。

1980年4月,廣漢向陽在全國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用“鄉人民政府”的牌子取而代之。這一驚世駭俗之舉,觸動了《憲法》的修改,改變了農村政治體制,進而在全國掀起了農村改革新浪潮。向陽因此被譽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

1983年3月3日,撤銷溫江地區,廣漢劃入成都市。

1983年4月1日,因相鄰的德陽縣請求設立地級德陽市的報告獲得了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 ,致使省委、省政府做出決定:廣漢縣參加德陽建市籌備組。 6月14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向國務院提交報告。

1983年8月,國務院批覆【國函字156號】檔案:設立地級德陽市,廣漢縣由成都市劃轉德陽市管轄。

1988年2月24日,國務院同意撤銷廣漢縣,設立縣級廣漢市。 以原廣漢縣的行政區域為廣漢市的行政區域。廣漢市由四川省直轄,德陽市代管。

2007年7月,廣漢成為四川首批擴權強縣試點縣(市)。

2008年,廣漢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聖火展示城市之一。

2017年9月20日,德陽經開區管委會代管廣漢市金魚鎮鵠鳴村和白鶴村4個組 ,面積3.94平方公里。

廣漢建制沿革表
時期 時屬地名 隸屬上級關係 備註
雒縣 蜀郡 -
西漢 雒縣 益州廣漢郡 雒縣為益州刺史部所在地
東漢 雒縣 益州廣漢郡 雒縣為廣漢郡郡治,廣漢郡轄13縣
西晉 雒縣 梁州新都郡 雒縣為新都郡郡治,新都郡轄4縣
東晉 雒縣 梁州廣漢郡 雒縣復為廣漢郡郡治
南北朝 雒縣 益州廣漢郡 -
雒縣 益州蜀郡 -
雒縣 劍南道漢州 雒縣為漢州州治,漢州管轄德陽等5縣
雒縣 成都府路漢州 雒縣為漢州州治,漢州管轄德陽等4縣
漢州 四川行省成都路 省雒縣入漢州,漢州管轄德陽等3縣
漢州 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府 省雒縣入漢州,漢州管轄德陽等3縣
漢州 四川省成都府 -
民國 廣漢縣 四川省西川道(治成都) 1913-1928年
廣漢縣 四川省 1928年-1935年
廣漢縣 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區(治綿陽) 1935年-1949年
新中國 廣漢縣 四川省綿陽專區 1950年-1953年
廣漢縣 四川省溫江地區、成都市 1953年-1983年
廣漢市 四川省德陽市 1983年-至今(四川省轄,德陽市代管)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廣漢市行政區劃圖(2006年版)廣漢市行政區劃圖(2006年版)

1991年7月,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四川廣漢經濟開發區。

1997年,廣漢市面積538.3平方千米,人口56.4萬,轄19個鎮、5個鄉:雒城鎮、三水鎮、連山鎮、南興鎮、高坪鎮、向陽鎮、小漢鎮、金輪鎮、興隆鎮、新豐鎮、新華鎮、萬福鎮、新平鎮、和興鎮、松林鎮、金魚鎮、三星鎮、南豐鎮、廣興鎮、西外鄉、東南鄉、北外鄉、雙泉鄉、西高鄉。市政府駐雒城鎮。

2000年,廣漢市轄20個鎮、4個鄉:雒城鎮、三水鎮、連山鎮、高坪鎮、向陽鎮、小漢鎮、金輪鎮、新豐鎮、興隆鎮、新華鎮、萬福鎮、和興鎮、松林鎮、金魚鎮、新平鎮、南豐鎮、廣興鎮、三星鎮、南興鎮、西高鎮、北外鄉、東南鄉、雙泉鄉、西外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577298人。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3年,廣漢三星堆文化產業園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文化產業園。

2004年,廣漢市轄20個鎮(雒城、三水、連山、南興、萬福、新平、和興、松林、高坪、向陽、小漢、金魚、三星、南豐、金輪、興隆、新豐、新華、廣興、西高)、4個鄉(東南、北外、雙泉、西外)。

2005年2月23日,廣漢市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雒城鎮漢口路102號遷至雒城鎮天津路108號。

2005年,廣漢市轄20個鎮、4個鄉:雒城鎮、三水鎮、連山鎮、高坪鎮、南興鎮、向陽鎮、小漢鎮、金輪鎮、新豐鎮、興隆鎮、新華鎮、萬福鎮、和興鎮、松林鎮、金魚鎮、新平鎮、南豐鎮、廣興鎮、三星鎮、西高鎮、北外鄉、東南鄉、西外鄉、雙泉鄉。

2006年4月17日,廣漢市鄉鎮行政區劃建制由原來的20個鎮、4個鄉調整為17個鎮、2個鄉。撤銷雙泉、東南2個鄉和廣興、萬福、三星3個鎮。擴大4個鎮的行政區域:將原雙泉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連山鎮。連山鎮政府駐連山場。將原廣興鎮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向陽鎮。向陽鎮政府駐向陽場。將原萬福鎮、東南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新豐鎮。新豐鎮政府駐新豐場。將原三星鎮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南興鎮。南興鎮政府駐南興場。

2014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四川廣漢經濟開發區更名為四川德陽廣漢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2015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四川德陽廣漢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更名為四川德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2015年9月,國務院以國函[2015]168號檔案同意批覆德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定名為德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規劃面積為7.86平方公里。 擴區後的德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面積為68平方公里,已建成28平方公里,新區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

2017年3月,德陽市編辦發文同意設立廣漢工業集中發展區。 廣漢工業集中發展區位於廣漢市小漢鎮,規劃面積13平方公里。

區劃詳情

截至2016年,廣漢市幅員面積538平方公里,轄18個鄉鎮,183個行政村,總人口60餘萬。城區面積34.3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50%;

中心城區:雒城鎮、新豐鎮、北外鄉、西外鄉

工業新區:小漢鎮、向陽鎮、新平鎮、金輪鎮

旅遊新區:南興鎮、高坪鎮、松林鎮、三水鎮、連山鎮

商品農業區:金魚鎮、西高鎮、興隆鎮、南豐鎮、和興鎮

地理環境

地質地貌

廣漢房湖公園廣漢房湖公園

廣漢市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部龍泉山脈西麓,為沱江沖積平原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緩傾,以平原為主;東部有淺丘,占全市面積的7.7%。海拔一般在450—590米。境內松林鎮、雙泉鄉為丘陵低山地段,平壩因近代河流的長期切割,河間出現長堤形埂子,由西北邊境流入的青白江、鴨子河、石亭江、綿遠河及其支流白魚河、蒙陽河等,形成六河六埂、槽埂相間的地形。全境東西長36.2公里,南北寬27公里,總面積538.28平方公里,其中平壩占92.33%。

土壤

廣漢市境內土壤的成土母質為基岩風化物和鬆散堆積物兩大類。耕地,平壩地區占95%。土層厚度大於100厘米的占總耕地的7.43%,小於30厘米的僅占總耕地的1.5%。大部分土壤或重壤,耕性好,適耕期長,宜種範圍廣,保肥供肥性能較好。據測定,質地為中壤土的占耕地面積的37%,重壤土占26.2%,輕粘土占18.5%,輕壤土占9%,砂壤土占9.3%。土壤反應以微酸性、中性為主。全市微酸性土壤占43.8%,中性土壤占39%,微鹼性土壤占15.4%,鹼性土壤占1.8%,適於多種農作物生長。

土壤共分七級。一級主要是灰棕二泥田、灰色二泥田等土種,占總耕地的27.11%。二級主要有黃泥田、灰棕泥田、灰色半沙泥田等土種,占耕地面積的49.12%。三級主要有灰棕沙田、灰色沙田、白鱔泥田、紅紫泥田以及各種漕田等,占總耕的14.49%。四級主要有灰棕漏沙田、樓板田、灰色漏沙田、紫色沙田、灰色及灰棕沙土、姜石黃泥土等土種,占總耕地的6.45%。五級、六級土種占總耕地的2.83%。七級為坡面陡峻、坡度大於20度、沖刷嚴重、土層淺薄的土種,占土地總面積的1.6%,多系荒坡,未計入耕地。

氣候

廣漢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乾濕明顯,四季分明,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累年平均氣溫16.3度,平灼降水量890.8毫米,平均日照時數1229.2小時,平均無霜期281天。

水文

廣漢市境內四條大河湔江(鴨子河)、綿遠河、石亭江、青白江均屬沱江水系,地表水資源較為豐富。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廣漢市有林業用地6928.7公頃,四旁樹折合面積1732.85公頃,按林地類型分:有林地6209.4公頃,疏林地103.8公頃,未成林造林地37公頃,無林地543.7公頃,難利用地40.2公頃;按經營類型分:公益林面積2881.7公頃,商品林面積3044公頃,兼用林面積962.8公頃,難造林地40.2公頃。

礦產資源

廣漢境內基本無地下礦產資源(除有少量天然氣)。有三個淺丘鄉鎮,經勘查有地下礦泉水資源。有河沙資源和粘土資源等。

經濟

概述

2012年,廣漢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1.9億元,增長14.5%,比德陽市平均增速高1.5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比重由2011年同期的13.7:59.6:26.7調整為12.5:61:2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5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53.6億元,增長18%,其中:工業增加值145.5億元,增長18.9%;第三產業增加值66.8億元,增長11.4%。全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79.5億元,增長16.7%,占GDP的比重為71.2%,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81.7%,人均GDP為42559元/人。

第一產業

2012年,廣漢市實現農業總產值53.37億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種植業26.59億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1.5%下降為49.8%;牧業實現產值23.82億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2.4%上升為44.6%。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12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71.4萬畝。糧食總產量33.07萬噸,增加0.32萬噸;油料總產量2.86萬噸,增長0.5%;肉類總產量7.9萬噸,同比3.1%。新增10畝以上規模流轉面積23391畝,累計流轉農用地面積46251萬畝,占農用地總面積的12.98%。

第二產業

廣漢市區街道廣漢市區街道

2012年,廣漢市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522.72億元,同比增長5.92%;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37.9億元,同比增長21%,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戶,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戶數為271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23.77億元,同比增長3.76%;實現利潤總額76.66億元,同比增長15.77%;利稅總額為94.20億元,同以增長17.72%。

2012年機械冶金、食品、醫藥三大支柱行業累計完成總產值383.63億元,同比增長2.2%,占廣漢市規模工業總產值73.4%,貢獻率達28.1%。其中機械冶金行業完成總產值281.21億元,同比增長6.2%,占廣漢市規模工業總產值53.8%,對廣漢市總產值貢獻率為56.21%,居各行業之首。

2012年,廣漢市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為8.1億元,同比增長2.5%,對經濟的貢獻率為0.6%,拉動GDP增長0.1個百分點。48家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累計實現總產值70.6億元,同比下降20.8%。

第三產業

2012年,廣漢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2.11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其中,基本建設、更新改造和房地產開發分別完成投資66.7億元、40.02億元和11.79億元,分別增長49.7%、3.9%和18%。項目投資完成118.5億元,同比增長27.3%,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97%。分產業看,一產業完成投資0.28億元;二產業完成投資68.49億元;三產業完成投資49.58億元。

2012年,廣漢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2%。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實現零售額56.83億元,同比增長20.3%;鄉村實現零售額33.9億元,同比增長10.7%。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11.49億元,同比增長57.6%;零售業實現零售額60.67億元,同比增長11.2%;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8.6億元,同比增長14.3%。

2012年,廣漢市累計招商引資項目185個,契約引資337.42億元,實際到位外資3550萬美元,利用內資95億元,同比增長42.2%;出口總值6.01億美元,同比增長14.2%;進口總值5.88億美元,同比下降6.5%。

2012年,廣漢市共實施重點交通項目4項,完成投資8.7億元。年末公路里程達1140公里,增長5%。全年公路客運量1466.775萬人,公路旅客周轉量3.5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9.4%;貨物運輸量1125.481萬噸,公路運輸貨物周轉量4.4億噸公里,增長7.3%。

2012年,廣漢市郵電業務總量50987萬元,比上年增長58%。固定電話用戶10.9萬戶,下降2.4%,行動電話用戶9.5萬戶,增長18.8%。

2012年,廣漢市接待遊客346.0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1.08%;實現旅遊收入22.15億元,增長45.72%。

2012年,廣漢市財政總收入32.1億元,同比下降15.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5億元,增長12.4%。其中:稅收收入8.1億元,增長9.4%。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2.21億元,增長7.2%。

2012年,廣漢市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75.68億元,增長13.7%,其中:個人存款195.23億元,增長19.1%。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37.02億元,增長20.1%。個人短期貸款餘額8.27億元,增長5.6%。個人中長期貸款餘額16.52億元,增長17.5%。

2012年,廣漢市財產險保費收入7737.4萬元,增長8.5%;人身險保費收入104755.67萬元,增長7.09%。財產險賠付4047.4萬元,增長12%;人身險賠付28146.23萬元,增長0.83%。

社會事業

科技

2012年,廣漢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組織實施科技計畫項目67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38項,德陽市級3項,本級科技項目25項。科技項目財政投入資金1346萬元,獲省政府科技進步獎5項、德陽市政府科技進步獎8項。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家,國家級高新企業總數達到16家。全年共申請專利339件,增長43.03%,其中發明專利131件。

教育

2012年,廣漢市共有中國小學校80所(含幼稚園),其中:普通國小20所,普通中學27所,中等職業學校2所,普通高校3所;在校學生65829人(含幼稚園),其中:國小23531人,國中14499人,高中8057人,中等職業學校5976人,高校26817人;教師38014人,其中國小教師1649人,國中教師1398人,高中教師536人,中等職業學校221人,高校教師1497人。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坐落於廣漢城區東南,是中國最大的培養民航飛行員的高等院校。全國90%以上的民航飛行員從這裡起飛。

大學(高等教育類) 廣漢市廣播電視大學 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四川廣漢速記秘書學院 四川師範大學(廣漢校區)
高級高中 廣漢中學(國家級示範) 金雁中學(省級示範) 廣漢六中(市級示範) 廣漢四中
初級中學 廣漢市雒城二中 廣漢市雒城三中 廣漢中學實驗學校 廣漢市金廣學校
市區國小 雒城一小 雒城二小 廣漢市實驗國小 廣漢市雒城四小 廣漢市福州路國小
中等職業教育 廣漢市職業中專技術學校(省級重點) 德陽慶玲機械電子工業學校
市區九年制完全學校 廣漢市光華雙語學校 廣漢市宏華外國語學校 廣漢七一學校 廣漢市西外學校

衛生

廣漢---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飛行員廣漢---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飛行員

2012年,廣漢市有衛生機構415個,其中醫院、衛生院共3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1個。各類衛生機構床位數1486張。全市共有執業醫師904人,執業助理醫師1170人,註冊護士919人。

文化

2012年,廣漢市表演團體共演出283場,觀眾達311000人次。年末廣漢市有博物館1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18個,公共圖書館1個,館藏圖書10萬冊。廣漢市擁有1個廣播電台、5個電視頻道,電視覆蓋率達95%。體育場地1個,公共體育設施64.8萬平方米;全民健身路徑53條,增加10條,參與全民健身活動的人數達27.9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2年,廣漢市各類社會福利機構19個,擁有床位2078張,年末在院總人數919人。2012年城市低保累計109814人次,累計支出2067.36萬元,同比增長26.81%;農村低保累計115238人次,累計支出1060.2萬元,同比增長24.29%。

2012年,廣漢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166457人,其中退休人員55198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84043人,其中職工72239人、居民111804人;大學生參保11305人。

交通

陸路:境內有108國道、京昆高速公路、成都六環路(成都第二繞城高速)、成德大道、旌江快速幹線;

鐵路:寶成鐵路、成蘭鐵路、西成高鐵、廣岳線縱橫全境,境內每百平方公里擁有等級公路78公里;

航空:距西南國際航空港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僅有40分鐘車程。

人口

2012年,廣漢市出生人口5182人,死亡人口4219人。年末總戶數229910戶,總人口60639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9063人;農業人口387331人;男性人口301047人,女性人口305347人。計畫生育率達89.3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37‰。

2018年9月,廣漢全市人口約60.4萬人,其中城市聚居人口約32.55萬人。

旅遊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廣漢市旅遊資源豐富,是國家級旅遊城市。

三星堆遺址:三星堆遺址為殷商時期古蜀國都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AAAA級旅遊景區。考古證明,三星堆遺址是長江文明之源,將古蜀歷史前推了2200年,從而改寫了中華文明史。

雒城:雒城系古雒城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轄區內,東至外東順城路、南至房湖公園南側、西起桂花街南段、北至鴨子河南岸,總面積1.6平方公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段家大院:國家2A級景區。

房湖公園 房湖公園是唐代名相房琯貶任漢州刺史時所建。占地528000平方米。

廣漢龍居寺廣漢龍居寺

龍居寺:廣漢龍居寺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漢市近郊。據記載:龍居寺“相傳為唐代禪宗八祖大寂禪師馬祖道一創建的佛寺”,寺廟常年香火鼎盛,寺內中殿有壁畫10幅,內容為佛教故事,繪佛像、十二圓覺菩薩、七十二門徒、供養人像等。

東禪寺:東禪寺位於廣漢市郊區興隆鎮東禪寺村,屬川西罕見的佛道儒三教共榮的大寺廟,自古就有“川西第一禪寺”之說。南臨成都50公里,距舉世聞名的廣漢三星堆古遺址區15公里。

金龍湖:金龍湖位於廣漢市東部金魚鎮龍馬村,距市區6公里,占地面積500餘畝。金龍湖以"五島"、"二亭"、"三橋"而著稱。

炳靈寺:炳靈寺原名炳靈宮,位於廣漢市區北郊,始建 於明朝正統之前,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現存有炳靈寺山門、天王殿及大佛殿、鎣華祖師殿、三聖殿、觀音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室、炳靈王祠等建築。

老君觀:廣漢市老君觀,位於廣漢市老城區東南隅,距市區僅5公里,是在原有清代建築群“益蘭祠”內重建的一座規模較大的道觀,也是廣漢地區最大的道觀。

民風民俗

廣漢保保節

保保節是由民間傳統“游百病”和拉“保保”的習俗演變而成的。每年正月十六,在廣漢的兩個公園裡。即房湖公園及金雁湖公園舉行保保節。用拉保保這種方式來乞求小孩能平安的成長。是當地很有影響力的一個民間習俗,每到這天都要萬人空巷地出門遊玩,為孩子拜乾爹,結乾親家,也就是"拉保保"。“保保”即是乾爹。

保保節是川西平原上一個很有影響力的節日。每年這個時候,來自全國各地乃至海外的遊客都會來廣漢參加保保節聖會。

桃花會

廣漢連山(含今松林鎮和雙泉鄉)盛產水果,淺丘坡腳和坡下平壩區桃樹多,間有少數李樹。每年驚蟄節後,桃花盛開,兼以李花相襯。桃紅李白,素有花果山之稱,招來眾多遊客,於民國年間,形成桃花會。

龍獅燈大賽

廣漢三星堆龍主要有舞龍(俗稱“耍龍燈”)和燒龍(俗稱“燒龍燈”)兩類。還有水龍、火龍、金龍、擺龍等四種分類法。水龍是在水上舞龍,必須藉助於船,後來同“龍舟”結合,成了另一種民間文藝形式,火龍即燒龍燈,金龍和擺龍是舞龍的形式、道具和舞技上的變化,實際上是舞龍的不斷進化的結果,如廣漢興起的50米長龍。

2002年2月26日,馬年元宵日,在雒城廣場舉辦第一屆“廣漢首屆龍燈、獅燈大賽”。

名人

郭賀:漢明帝時任侍中、尚書僕射、荊州刺吏等職。政聲好深得百姓愛戴,荊州民眾有歌云:“厥德仁明郭喬卿”。

張邦伸:歷任輝縣縣令、光州州判、襄城知縣。現存詩篇僅存《雲谷詩鈔》八篇於世。共著有《全蜀詩匯》、《唐詩正音》、《繩鄉紀略》、《雲棧紀程》、《雲谷文鈔》、《錦里新編》等共17部95卷。

繆嘉文:先後任川軍一二五師團附政訓員、旅政訓員、一二四師政訓處長等職。在保衛滕縣的戰役中為國捐軀。1947年,國民政府聯合勤務總部撫恤部,將繆嘉文列入《中華民國忠烈將士姓名錄》。

覃子豪:又名天才、覃基。先後主編《掃蕩簡報》、《前線日報》副刊、《新時代》周刊,創辦《東方周報》、《太平洋日報》等,並創作出版《自由的旗》、《永安劫後》等詩集,1951年主編《新詩周刊》。編印《蘭星》詩刊。先後創作、翻譯出版《海洋詩抄》、《瓶之存在》、《論現代詩》、《法蘭西詩集》等詩集、詩論。被譽為台灣詩壇三老之一,與紀弦、鐘鼎文齊名。

馮灌父:名驤,別號平園,歷任四川陸軍第二軍參議、雲陽縣知事、四川邊防軍第六混成旅行營參謀長、川鄂邊區綏靖公署少將參軍、南溪和奉節兩縣儲運處處長、長壽縣稅捐處長等職。自幼酷愛書畫,山水、人物、花鳥等國畫作品皆精。北京人民大會堂落成後,馮應邀繪《天彭丹景》大型國畫一軸,裝飾於四川廳內。

黃朝林:筆名麥兜兜、莫名,著名作家、著名書畫師、國家級工藝美術師。2012年市級“十佳青年”稱號獲得者。中國青少年作家協會副主席,文學創作專業一級作家。中國少年作家班2008屆畢業學員。冰心兒童文學獎,魯迅青少年文學獎,國際向日葵文學獎等文學獎獲得者。2009年“90後十大作家排行榜”第六名。代表作《青春不散場》、《少年不戴花》、《麥兜兜行走日本》等。

戴季陶(1891年—1949年),初名良弼,後名傳賢,字季陶,筆名天仇。生於四川廣漢,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元老,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理論家和政治人物。早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追隨孫中山,參加了二次革命和護法戰爭。五四期間,思想激進,也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最早的研究者之一。曾先後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考試院院長等職。有蔣介石的“國師”之稱,是蔣介石的忠實“智囊”。

特產

廣漢纏絲兔廣漢纏絲兔

纏絲兔:纏絲兔是南方著名兔肉加工產品,尤以四川廣漢馳名,加工歷史悠久,製作精細。

金絲面:全蛋金絲面已有50多年歷史。用上面、雞蛋和微量蘇打攪勻,手工擀薄切細而成。色澤金黃,下鍋即熟,不留筋,不渾湯。以原湯沖調料,放臊子,盛芝麻油,其味甚鮮。

友好城市

四川省成都市 四川省廣元市
江蘇省啟東市(2013年8月14日) 美國奧本市(2011年11月1日)

城市榮譽

2017年12月14日,廣漢市獲評第四屆四川省文明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