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廣州血管圓線蟲病(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
由廣州血管圓線蟲寄生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的寄生線蟲病。又稱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腦炎。主要臨床症狀為頭痛、項強直、嘔吐及低熱。本病流行於東南亞各國及太平洋島嶼,中國台灣省也有流行,1970~1980年代,在廣州及海南島發現病例。廣州血管圓線蟲首先於1935年在廣州褐家鼠和黑家鼠的細支氣管和心臟中發現,以後世界各地先後發現黑家鼠屋頂鼠亞種、緬鼠及板齒鼠等也有自然感染。1944年在中國台灣省發現第1例人體感染。
廣州血管圓線蟲屬線蟲綱,圓線蟲目,血管圓線蟲科。系中國陳心陶(1933)首先在廣州的鼠類體內發現。雌雄異體,蟲體纖細,雌蟲長30mm上下,雄蟲稍短;成蟲寄生於鼠類的右心或肺動脈內,蟲卵隨血流入肺在毛細血管造成栓塞,並在肺內孵出第一期幼蟲。
成病原理
幼蟲沿氣管移行至咽部,再被吞入消化道隨糞便排出體外。幼蟲在潮濕或有水的環境中可生存3周,若被某些螺或蛞蝓等中間寄主吞食或主動侵入這些中間寄主體內,經兩次蛻皮發育為第三期幼蟲,長期存在於螺體內。某些魚、蝦、蛙、蟹可吞食受染的螺類而帶有第三期幼蟲,成為轉續寄主。當人、鼠食入生的或半生的帶有第三期幼蟲的螺、魚、蝦、蛙及表面粘附幼蟲的蔬菜、瓜果後,幼蟲侵入胃腸壁的小血管或淋巴管,隨血流到達中樞神經系統(主要是腦組織內),經兩次蛻皮發育為童蟲,然後移行至蛛網膜下腔。人類非本蟲適宜的寄主,童蟲停留於人腦部不再發育。在鼠類體內,幼蟲又鑽回血管,隨血流進入右心或肺動脈,在該處發育為成蟲。
在人體內本病病變多集中在腦組織,尤其是小腦、腦橋、延髓,主要為蟲體移行引起的組織損傷、局部血管擴張、嗜酸粒細胞性炎症反應和肉芽腫性炎性反應。潛伏期為 3~36天,主要表現頭痛、項強直,伴有噁心、嘔吐,重者出現驚厥或昏迷,亦可發生視力障礙、癱瘓,偶可導致死亡。腰椎穿刺發現腦脊液壓力增高,腦脊液混濁,白細胞計數多達500~2000/mm3,其中嗜酸性粒細胞常在20~70%之間,少數患者的腦脊液中可找到幼蟲或童蟲。
防治辦法
根據病史、臨床症狀和體徵,結合腦脊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診斷並不困難。血清學檢查或皮內試驗也有助於診斷。噻苯噠唑治療有效。加強衛生宣教,改變吃生螺習慣,不吃被陸生螺類爬過的蔬菜、瓜果,積極捕殺鼠類都有助於本病的預防。
不食生的或未煮熟的中間宿主或轉續宿主動物;生食蔬菜必須洗淨。流行地區應注意滅鼠。
發病症狀
人進食不熟的感染螺後,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腦炎,此時有劇烈頭痛、嘔吐、面麻痹、頸強直、發熱等,有時在腦脊液中可找到幼蟲,也可進入眼部引起視力障礙或失明;嚴重時可死亡。血清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對診斷有一定價值。丙硫苯咪唑可能有效。人感染後約1—3周出現嗜酸粒細胞腦膜腦炎症。99%的病例有嚴重頭痛,呈劈裂樣痛、跳痛或鈍痛,開始為間歇性,以後漸趨頻繁。頭痛部位大多在枕部和雙顳,有頸項強直、嘔吐,可有低熱。少數病人表現精神失常、感覺異常和腦神經病變。面癱常為單側。抽搐、癱瘓、昏迷僅見十少數嚴重病例。16%的病例視力顯著減退,復視或視野異常者占1%,出血和視網膜剝離為嚴重併發症,個別病例眼底檢查有黃斑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