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徽章

廣告徽章

廣告徽章,是佩帶在身上用來表示身份、職業的標誌。

廣告徽章
英文:Tin Badge, promotional badge, promostional pins,也稱胸章、襟章、紀念章、胸牌, 徽章等。是佩帶在身上用來表示身份、職業的標誌。一般的徽章採用進口馬口鐵材料製作,有鐵背面和塑膠背面之分(背面的徽章配件別針也有多種),正面為馬口鐵彩色印刷後再復上進口特種光亮膜精製而成。圖樣可根據客戶設計稿的要求印刷不同圖案的LOGO標誌。外形有圓形,橢圓形和方形可供選擇。廣告徽章可用來裝飾各種服裝、褲子、帽子、手袋及各類可掛戴的產品,讓自己的產品體現出時尚潮流的個性化。廣告徽章外觀精美、品質可靠,產品及其配件均採用無毒環保工藝處理,並通過SGS認證,符合出口要求。是一種企業樹立產品形象,品牌推廣的質優價廉的廣告宣傳品。
徽章它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氏族部落的圖騰標記。
 而徽章真正有文字記載,則起源於我國。《戰國策·齊策一》記載:“秦假道韓魏以攻齊。齊威王使章子將而應之……章子變其徽章,以雜秦軍。”這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一例。但此處所指的徽章,與現在意義上的徽章,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它實際指的是旗幟。高誘註:”徽,熾名也……變易之,使與秦旗章同。”。”熾”,通幟,徽是旗幟,章是指旗幟上的標記。
後來到了宋代,據史料記載,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李飛熊盜用驛馬,詐稱使者,陰謀作亂被朝廷識破處斬。為防止再有人假冒使者,朝廷規定給每位使者發一枚刻有特殊標記的銀牌,入朝晉見或執行公務時佩戴於身,作為標識,成為一種加強宮政事務管理的手段。到了金代,女真族派譴使者外出,讓貴者佩金牌,呼為”金牌郎君”,讓次者佩銀牌,呼為”銀牌郎君”。這兩種徽章分別鑄刻有六、七個篆字,證明使者身份和地位。此外,在中國古代,較為著名的虎符、魚符、腰牌等均是現在徽章的雛形,已具備了現在徽章,特別是憑證類徽章的特徵。
但只是到了近代,特別是清代,徽章才真正具備了現代的意義。近人徐珂編撰的《清稗類鈔》第13冊《服飾類.徽章》一文寫到:”徽,幟也。古以旗幟為旌別,故設徽章。今謂凡可為旌別之記號者,曰徽。常用者以金銀銅為之,暫用者以綢絲綾為之。”在中國,真正的徽章始於清朝1863年的雙龍寶星系列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