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淪陷日

廈門淪陷日

廈門原有約18萬人口,戰爭中大量市民逃難,至淪陷時已驟降到1.3萬人。 1938年5月10日,日軍在廈門五通登入後,大肆屠殺村民,造成許多家破人亡的悲慘故事。解放初期,這裡的海灘上挖掘出一個萬人坑,裡面是累累白骨,令人觸目驚心。1997年7月,這裡建造起了“日寇殺人場遺址”紀念碑。碑身高1.9米,平台38平方米。平台兩邊一共10個台階,一邊5個,整個合在一起,意為1938年5月10日,記載著這裡曾經發生的慘絕人寰的罪惡。 廈門市委、市政府和廈門警備區決定:從2002年開始,每年5月10日進行全市防空警報試鳴,以紀念1938年5月10日廈門淪陷日。

基本信息

由來

1938年5月10日凌晨3時在艦炮和飛機的掩護下,日軍海軍陸戰隊約700餘人,從泥金、五通一帶強行登入。國軍四四六團二營當即迎戰,營副和第五連連長陣亡,陣地被突破。隨後,四四五團三營奮起抗敵,將登入之敵一部包圍於江頭一帶。午後,日軍組織力量不斷向守軍發起攻擊,四四五團三營傷亡過半,被迫撤到雲頂山、金雞岩一帶。

5月11日日軍一部分突入市區,守軍退路被截,大部重返前線死戰,一小部分進入市區的義勇壯丁、保全隊與敵展開巷戰。

5月12日日軍後續部隊1500多人相繼登入、占領全市。當晚廈門守軍撤往大陸。

5月13日廈門全島陷落。

在廈門保衛戰三天中,守軍打死、打傷日軍500人左右,而守軍四四五團1500人中,陣亡800餘人,三營副營長和四個連長全部陣亡,全營僅生存6人。廈門保全隊、各炮台守軍全部殉難,民眾在戰火中死傷多達三四千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